雪山,又名大仙山、大山、檀特山,位于莒县果庄镇政府驻地西约3公里,海拔428米,为沂水、莒县两县界山,也是莒县的文化名山之一。从山顶上往西看能沂水县城清晰可见,往东则可以看到果庄镇全貌。
雪山并不是通常意义上对高山积雪的称谓。关于雪山的来历,有此一说:此山岩石有雪花样纹理,远望如雪,所以得名“雪山”。又因为当年山里有很多狐狸,传说常化为仙,所有又称“大仙山”。
关于檀特山的说法,地方志乘的《嘉靖莒州志》、《莒州志》两志均载:“檀特山,城西北六十里,洛水、黄华水发源处”;“洛水出檀头山,流入于沭。”“黄华水,在莒州西五里,亦名沙河水。沙河水首受西湖,湖受黄华诸水是也。合洛山诸水瀦为湖,下流亦称灞水,南流入沭。”;“在障流山西三十里,络山之峄下即浮来山,再下为公婆山(东南十五里鹤水北岸亦有公婆山),再下为珍珠山。”《重修莒志》:“拉山,在县治西北六区,南为雪山,东为檀特山。”今雪山山脉主峰大山即为檀特山。
另《嘉靖莒州志》、《莒州志》均载:檀特山西麓,有善寂寺遗址,始建于北魏永熙(532—534)年间,距今约有1480年的历史。善寂寺与浮来山之定林寺东西辉映,并为六朝之名刹。现今雪山上有老母殿,
据中华民国四年(1915)所立“大仙山重修老母殿碑”载:“莒西北大仙山,旧有老母殿,风雨倒塌。后因壬子年间(1911)秋旱,乡民上山祈祷,果蒙时雨之化,遂捐资重修老母殿。”老母殿西南有一道士冢,由冢前民国23年(1934)所立的石碑得知,这位长眠山顶的人是老母殿的住持佟法师,道号圆来,字翛然,1914年自海外归来,托体山下,村人察其“吉行纯如”,招其为大仙山老母殿住持,这位法师遂在此构筑茅屋静居,“耕田而食”,直到1933年底仙逝,并葬身于此,与青松白云为伴。
以前的老母殿历经风雨和各种运动,已经了无踪迹。现在的老母殿是2013年重修,如今香火不绝。
历史上,雪山是以檀特山为名,檀特山称谓让这座山凭空多了一些佛教文化色彩。莒城西郊大湖村人周兴南在《游檀特山记》一文中说“檀特山,莒名胜也”。至于檀特山的得名原因及时间,不可确知,可能与佛教传说有关。依据佛陀本生故事的传说,佛陀前世为须达那(一译须大拏)太子修苦行时所住的山即为檀特山。檀特山乃印度佛教传说中的仙山。
佛教于晋代传入莒县,东晋时山东出过不少很有成就的著名僧尼,其中就有莒籍高僧竺法汰(320—387)、我国早期著名僧尼之一安令首,俗姓徐,东莞(今山东莒县)人,还有梁代高僧释宝亮(433—509),亦为东莞(今莒县)人。据《魏书•释老志》记载:孝文帝时期,佛教空前兴盛。这一时期莒县也建有许多寺庙。浮来山定林寺,檀特山善寂寺,东莞宁泰寺,黄埠寿圣寺等,均系这一时期建筑。昔有谚云:泰山神多,莒州庙全。清末民初,莒县存庙360余座,庙宇之纷繁,可谓盛极一时。
十月十八日,时值秋高气爽,因为征集一些资料,和县政协的史主任在果庄镇有关人员的陪同下,登临了这个莒地文化名山。
山不在高,有仙则灵,雪山最高峰海拔428米,算不上险峻,但雪山基本上是从平地里拔地而起。雪山之上,苍松翠柏覆盖,雪山顶峰怪石林立,千姿百态,加之风雨侵蚀,如鬼斧神工雕凿出万般景象,或人或物,令人称奇。雪山有“雪山七十二景”之说,《嘉靖莒州志》称“孤峰特起,涧水潺湲,亦胜景也”。举目四望,大地尽收眼底,田野如彩绸,水库如明镜镶嵌在果庄镇这块热土上,熠熠生辉。听着导游的解说,伴着深秋的山风,历史的烟云有如画卷,在脑海里逐页翻卷。
雪山的景点传说非常多,有仙人路、凉炕热炕、骆驼石、怪坡等“雪山七十二景”,有关雪山的人文传说也非常多,一个个动人的故事和美丽的传说让雪山成为名副其实的文化名山。蒲松龄《聊斋志异》中的名篇《婴宁》相传就与雪山有关。《婴宁》开头第一句就说:“王子服,莒之罗店人。”这罗店就是洛山东边的罗米庄,而王子服也确有其人,清代修转头山子庙时,王子服曾捐纹银10两,庙碑尚有记载。洛山洛水曾经在描述雪山的史志中明确提到过。
果庄镇是“山东书画文化之乡”,书画文化一脉相承,翰墨之香合着雪山文化,让这块热土上的3万多勤劳人们的日子除了殷实,还多了些诗情画意。
二十年前从事销售工作时候,无数次从山下路过。从莒县到果庄,走沂水四十里镇往北一条砂石路是最佳路径。每到秋季,路的两边开满了密密麻麻的格桑花。那时候这个花儿在当地还不多见,所以这条开满格桑花的小道给我深刻的印象。2014年10月4日,曾经和影友去过一次,纯属野游,对此山的名胜古迹不甚了解。
这次自檀特山下来后,重新走过这条道。道路两面的田野依旧是当年的模样,黄褐色的土壤,看起来不是很肥沃的那种,当年的砂石路变成了水泥路、沥青路,道路两面起了好多了门面房,但是路两边那长长的两条格桑花带已经了无踪影。或许是檀特山距离当年的那条开满格桑花的小路较近的缘故,时光流逝,那些漂泊的格桑花种子一路北上,最终在这个山上落地生根开花。现在的雪山上,也有好多丛生的格桑花,是这个季节雪山之上最亮丽的色彩,不过格桑花比上一次登山时候少了很多。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