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魔方森林”鹿特丹立体屋

(2015-10-30 12:27:40)
标签:

鹿特丹

立体方块屋

立方体

魔方

摄影师

http://photocdn.sohu.com/20151030/mp38770057_1446176729694_1_th.jpeg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鹿特丹遭到德军的狂轰滥炸,导致全城建筑损坏殆尽,勤劳聪慧的鹿特丹人从瓦砾中重新建起现代风格的建筑,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鹿特丹被认为是现代建筑的实验场。靠近旧天堂(Oude Haven)附近的【立体方块屋】就是最著名的典型之作。

  http://photocdn.sohu.com/20151030/mp38770057_1446176591973_2.jpeg

  魔方是由匈牙利人发明的,而荷兰人皮伊特?布洛姆却把建筑也变成了“魔方”。鹿特丹方块屋的设计者,荷兰建筑师Piet Blom是这样解释他创造这个非同寻常的住宅的动机的:在鹿特丹这个工业城市里,缺乏高质量的交流场所,人们一天到晚都只顾着埋头工作,城市里缺乏活力和生活气息,所以他要创造一个趣味性很强的建筑,为城市增添一点生气。布洛姆将自己的设计抽象为树的形态,而将整个建筑群看作一片森林。

  http://photocdn.sohu.com/20151030/mp38770057_1446176591973_3.jpeg

  http://photocdn.sohu.com/20151030/mp38770057_1446176591973_4.jpeg

  布洛姆希望在大城市内建造一个村庄,一个功能多样的安全港。

  http://photocdn.sohu.com/20151030/mp38770057_1446176591973_5.jpeg

  每个住户单元由一个倾斜呈45度角的立方体与一个六角柱交接形成。仅靠一个角像单臂倒立似的站立在一个六角形的柱子上。住户单元之间通过平台连接,圆柱底部为开放的公共空间,有很多生活服务设施。比如商业网点和小型工作室。目前,已建成使用的这片“魔方森林”共有51座立体方块屋,38座为私人住宅,其他的则成为办公场所、服装店、小吃店和咖啡馆乃至学校的一部分。在唯一对游客开放的“示范屋”里,大家可以一探究竟。远观立体方块屋,只见一个个巨大的立方体连接在一起。

  http://photocdn.sohu.com/20151030/mp38770057_1446176591973_6.jpeg

  走近观察,发现每个立方体都是一幢单独的房屋,有三个面朝向地面,另外三个面上朝天空。其中三个面朝向地面,另外三个面朝向天空。使立方体处于一种不稳定的状态,打破了人们对立方体的视觉惯性,从而产生一种动感,具有强烈的视觉效果。

  http://photocdn.sohu.com/20151030/mp38770057_1446176591973_7.jpeg

  作为建筑设计而言立体屋是成功的,是完美的,但是对于居住者来说却是华而不实的。有幸和一位留学中国的本地人攀谈,他说,立体屋的设计太强调设计、个性及视觉效果。屋内的墙壁都是倾斜的,却房屋内部空间狭小,有效使用面积严重缩水。

  http://photocdn.sohu.com/20151030/mp38770057_1446176591973_8.jpeg

  更重要的是一般家具店的家具很难摆放,只能订制家具。对于人工昂贵的欧洲来说,这是个不小的开支。因此本地人都不愿意在此居住。立体屋成为鹿特丹名副其实的最不适合居住的著名民居。

  http://photocdn.sohu.com/20151030/mp38770057_1446176591973_9.jpeg

  版权所有!如转载请注明出处,严禁用作商业用途!

  刘 杰

  旅游摄影师、自由撰稿人、人文风光摄影师、摄影旅游项目领队、国家高级摄影师、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摄影著作协会会员、中国民俗摄影家协会会士、中国国家地理专栏作者、Gettylmages签约摄影师、CFP签约摄影师、全景视觉等多家专业网站签约摄影师。

  QQ:1034490242

  微信:photographer_liujie

  新浪微博:http://weibo.com/u/1337381531

  如需合作请私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