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乡野风》后记
文/大福
http://s9/mw690/001svpM6gy6RwUipxDqe8&690
(一)
本文通过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一支社教工作队进入大山深处的一个山乡农村,对当地的风貌、地势、人情、事古、风俗,以及社会发展进行了有选择的以一个外人的眼睛所感知的,进行了重墨般地白描。文中重点描写了大山乡野趣横生的一些人,一些事,一些风俗,一些传说,大胆而直白的写真,虽有些伤及风化,但具有一定的野风野味。看了本文的一个个真人真事的故事,有人觉得了好笑,有人觉得碍眼,有人觉得媚俗,但是,读过的人也会长了一些识趣,更会觉得对生活多了三思。山里经济落后,大部分人尚在愚昧,使人痛惜和奋进;山里人的纯真,厚道,实在,则是本人记此故事的的一大初衷。山乡行事简单,直接,大气,却使外界来的人很是羡慕。面对现如今全世界的变化之风,也吹进了山村,好的坏的都有,回忆后便觉得欣喜和无耐之感。
以真实的,间或虚构的故事情节进行白描,构架于大山深处的人物本身,一个个真实可考,如秦川先生本人及其买的那一件玉的明器,当时出价1000元,还借了郎子150元钱哩,现如今已经专家估算,至少可卖出1500万元以上(注:后来卖了1680万元)。来之于切身感受和炕头火炉温暖,贴地行走于山乡,体味着老乡身上的体味和体温写就的文字,多少带着一些泥土的本元之气。这就如东北人之能侃,乃严寒驱使人们围着被子闲唠嗑练就的。西北人故事深厚,来之于民族的大融合,几千年做为战争、文化、外交、丝绸之路所沉淀下来的老底子。
在此刻,猛然想起了大山乡里的那个算命的白发银须老者说过的话,不觉点头认可其相面算卦的准确。
一段土得掉渣的故事,乃生命中的造化所在;一段山乡的酸甜苦辣的人文历史,乃民族悲欢离合的历史印迹。一曲山歌使人魂牵梦想,一段笑料使人精神焕发,读过后不免伤感、触目惊心,大多数人因此记住了文中乡村的大山、村庄、小河、小曲、面条、土炕、山民和毛驴,便有着前去探访一下故事里人物的心愿。只是,十多年过去了,时过境迁,故事里的人,大多数或许已经不在世了;故事中的曲折事情,早已成了今天的历史。
可是,一股山乡的土味和野风吹来的花香,一曲山村野曲的唱起,勾人心魂,欲罢不能,久久回味。
(二)
一晃眼的功夫,距离故事中的岁月已过去二十年了。昨日之事若隔夜之梦,低头昂首中还在眼前不停地晃动,一件件的事儿记在心里不断地产生化学反应,心绪难平;一幅幅的画面映在目中,心中难忘,回想落泪。
此后的多年里,郎子从北方飞到了国外读书,后来也做了一个“海龟”到了南方的一个城市,几经波折,从一个政府官员变成了一个生意人。为了生活和生计,也为了身上的一份责任,郎子交往的地域和人群很宽广但也很有限,他与大山乡人的来往却很少,很少了。偶尔,在南方都市的街头碰上了,大多因人的巨大变化也都认不出了,走过去了感觉似曾相识,返身却已成了遗憾。也只能是似曾相识而已,有兴趣或闲暇之时回味罢了。
写到这里,作者要对读者有个交待,郎子不是大福,大福也不是郎子,乃虚化。当然,郎子的身上,不可避免地带着些大福的观点和影子,这是人生本身的局限所至,切不可以文望文加以定论,以免产生误会。文中的许多人,有真实人物,也有虚拟人物;有真故事,也有听来的传说。对于同别人的文章有撞衫的情形,或许乃讲故事者的思路在此刻进入了同一个时光遂道罢了,切不可当真论理。若认真分辩起来,便是两败俱伤,两方都失了大家气派。文中的个别人,在后来的岁月里真正与郎子有过一面之交的,或是书信来往者,只有很少的几个人:
桃子姐,她是一个白白净净的高挑个儿的年轻女子。本人很是上进和踏实,后来因了工作上努力出成绩,加之上级领导的赏识,从乡妇女主任一路直升,现已是土塬(地)市妇女联合会的党委书记和主席。
金玉儿,她是一个漂亮女子,曾经的书记和乡长的儿媳妇和相好,后来离了婚,专心练习唱歌。历练了10年后,在广州的一个文娱晚会上,郎子再一次地见到了她。这时,她已经是有着大名在外的歌唱明星了。
四妮子,也是两个娃儿的娘了,但她家的生意做的不错,在当地也是数得着的大户人家了。
张亚军,乃大妮子的小儿子,郎子离开时还是个穿开裆裤的小娃儿。这小子很出息,长大后参了军,穿了制服很是威武。没有几年,他便军校毕业了,在解放军里任了一个连长,还娶了一位军级干部的漂亮千斤。
张冠军,高中毕业后,回乡伺候着几亩苹果树,做了一个地道的山野乡里的农民。
(三)
一阵野风,一个好梦,一段经历,星转斗移,物是人非,都是社会在进步,历史在前进。
本文故事里的事体,说是就是不是也是,说不是就不是是也不是,都是神灵安排造就好的喜怒哀乐。
此刻,朗子正透过窗户看着夜幕中的星辰闪烁,耳边听着音响里飘来王二妮激情演唱的《山丹丹花开红艳艳》民歌。听着,听着,思前想后,往事历历在目,心里的酸楚一下子就翻滚了出来,提笔写下:
多少次地仰望,
透过星辰看到了夜幕的黑暗。
把心头凝固的沉默和惦念投入山乡的铁锅冶炼,
让所有的兄弟都体味到其中的酸甜。
临了,在锅底画上自己的名片。
多少次地谋划,
在土坡上的山寨竖立大旗一杆,
调好情素,迎接着启迪未来的明天。
把程序一样的爱灌入深藏于心的移动硬盘,
招兵买马,风展红旗打江山。
大福
2011年1月1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