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第二节自我管理的机制及目标

(2007-12-25 22:59:43)
标签:

集成智慧体系

教育

分类: 智慧教育理论
 

自我管理有别于其它管理方式的不同点,就在于管理的主体与客体出现矛盾时,充当调节角色的还是自己。

一、自我管理机制及效用

自我管理的主要特征:是将个体内环境、个体与环境看作一个开放的系统,把管理当成一个系统工程来协调各部分的效用,以求得统一的观念、统一的行为,使部分服从于全局,并使各个部分更具互补性、协调性,达到最佳运行状态。

非常有趣的是,自我管理的管理者与被管理者是同一个体系,它的管理完全来自于主体内部,从目标的建立到计划的执行、从监督机制到控制机制,都来源于自己的大脑:自我管理智能。外界对自我管理体系的影响,主要是舆论的监督作用。

自我管理的动力:来自于内部,是自己对自己的一种要求,是一种自觉自愿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活动。所以它的“主观能动性”极强,但同时也注定了它不受外界约束的“主观性”,因此有时会出现与客观不适应的地方。一般来说,自我管理目标与人生目标是一致的,有时也会出现矛盾,解决的方法是自我管理目标应服从人生目标。

在自我管理的过程中,自组织成效来源于个体内环境、个体与外部环境的同步化、和谐化。通过对个体内环境、个体外环境构成要素的更新和调整,使个体内环境和个体外环境,始终处于动态平衡状态。具体的方法是周期性更新法:更新计划→自组织实施→成效评估→自我监督机制→更新计划。

二、自我管理目标

自我管理目标,可以根据你所处的年龄段特点来制定。人的一生可以分为:幼儿期;少年期;青春期;青年期;中年期;壮年期;老年期七个不同的时期,每个时期都有各自的特点,应该根据每个时期的特点,进行科学管理。

1、幼儿期自我管理目标(1~6岁)

⑴建立良好的生活规律和时间观念。

⑵进行生活自理能力训练,建立安全意识。

⑶开发智慧与建立学习观念,建立想象和进行幻想训练。

⑷建立初步的人际关系和群体意识。

⑸建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法律意识等。

⑹为基本观念建立期,智慧开发期。

2、少年期自我管理目标(6~16岁)

⑴以学习与实践活动为主体,侧重于打开眼界,进行亲身感受学习,丰富实践经历。

⑵掌握学习方法与自学能力,强化文学艺术学习,培养良好的艺术修养。

⑶培养爱好、兴趣与好奇心,进行科学幻想训练,建立科学研究意识。

⑷学会与人沟通,建立社会交往意识。

⑸有爱心、学会关心他人。

⑹与大自然亲密接触,建立环境意识。

⑺强化道德观念与法律意识。

⑻为重要观念建立期,智慧发展期。

3、青春期自我管理目标(16~22岁)

⑴以理论学习与科学试验为主。

⑵进一步掌握学习方法与自学能力。

⑶掌握将所获得的知识转化为智慧的方法和能力。

⑷注重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

⑸强化综合素质,培养良好的修养。

⑹强化爱好、兴趣与好奇心。

⑺进行全面的科学实践活动与严格的思维训练。

⑻策划一生的奋斗目标并进行恰当的调整。

⑼学会与人合作并建立团队意识。

⑽强化道德观念和法律意识。

⑾进行性知识和爱情教育。

⑿这个时期为重要观念的强化期,智慧成熟期。

4、青年期自我管理目标(23~39岁)

⑴以工作和解决实际问题为主体,进行有目的的科学创造活动,实施策划的目标与任务。

⑵积累相关信息、资料、撰写科研论文、著作。

⑶寻找机遇并把握机遇,根据科技和社会的发展动态,科学地调整终身策划方案。

⑷不断更新观念,更新的基础科学理论知识,更新基础科技手段与工具。

⑸强化专业理论知识学习,更新专业技能。

⑹寻找你的爱情并建立幸福家庭,培养和教育子女。

⑺有责任感,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⑻为成就事业期,智慧巅峰期。

5、中年期自我管理目标(40~50岁)

⑴以获得工作和创造的成果为主,扩展和发展专业领域。

⑵进行第二次全面的知识更新并紧跟时代的发展;

⑶为创新和创造的第二个高峰时期;

⑷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非常丰富;

⑸强化家庭观念和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⑹为事业的再创造期,智慧维持期。

6、壮年期自我管理目标(51~65岁)

⑴进行第三次全面的知识更新并紧跟时代的发展。

⑵重点在总结经验,进行最后的科技创造。

⑶注意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保持良好的用脑习惯和脑保健。

⑷工作与休息相结合,进行最后的事业冲刺。

⑸为事业的总结期,智慧缓慢退化期。

7、老年期自我管理目标(66岁以上)

⑴主要管理好自己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防止重大疾病的发生。

⑵向年轻人传授丰富的经验和智慧,强化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

⑶安度晚年并做一些社会公益事业。

⑷为事业的传授期,智能快速退化期。

自我管理的目标是利用管理机制和手段,管理自己的内心活动和行为活动,使两者尽量协调一致,尽量减少因两者不协调所造成的心理能量损失,获得更多的创造和幸福。

三、心理健康与自我管理

心理健康的自我管理:是指个人为维持心理健康的需要自己所进行的健康活动。包括自我发现、自我认识、自我处理为改进个人生活环境和维持个人心理稳态而采取的一切行为与措施。心理健康的自我管理比心理健康的自我保健范围更大,更突出心理健康的促进和自觉性。心理健康的自我管理是健康自我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人人需要健康,健康需要自我管理。社会心理卫生实践应教育服务对象加强自我心理健康管理,增强自我心理健康意识和提高自我心理健康能力。鼓励服务对象积极主动参与各种心理健康活动。

心理健康的自我管理包括:

⑴学习有关心理健康的医学知识:这是自我心理健康管理的基础,如修养、处理人际关系等。

⑵培养良好的性格,提高心理素质:主要指个人应付、承受及调节各种心理压力的能力,如情绪是否稳定、愉快,意志是否顽强、果断,人际关系是否和谐,反应是否适度。

⑶改变不良行为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建立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这是免除一些疾病的根本方法,如生活规律、经常运动、不吸烟、少饮酒、戒毒、戒赌,胸怀坦荡,工作生活有张有弛等。

⑷创造良好的小环境;主要指家庭的物质、心理环境,如生活、学习。休息和娱乐条件,家庭成员问和睦相处、关心照料等,这对保持良好的心理环境有着积极的作用。

⑸建立个人心理健康档案,制定心理健康计划(目标、措施),并做好定期自查,以大存栏。

四、自我管理的内部冲突

在自我管理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内部冲突,有时是心理活动与行为活动之间的矛盾,有时则是心理活动自身不一致的矛盾。

不管如何,这种不协调,对自我管理是极为不利的,必须想办法消除这种不利因素,才能使自我管理目标得到统一。

调节心情是主要的方法,在你获得的时候要学会放弃,得失是你自己选择的,完美无缺是我们永远的渴望,是一种心理境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