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捏脊与保健——鲁豫营养之捏脊健康

(2009-06-08 06:49:56)
标签:

养生

保健

中医

捏脊疗法

小儿

成人

推腹

鲁豫营养

水枪哥哥

健康

分类: 健康国医养生

    生活中常有不少小儿因体质虚弱,抵抗力低,经常感冒发烧,咳嗽,反复发作,成为医院里的常客,甚至要经过输液、打针、吃药等一系列的治疗才可痊愈。但由于小儿年龄小爱哭闹,无论是给其吃药还是打针、输液都很麻烦,不但小儿痛苦,家长更是心疼着急。这里介绍中医小儿治病健体法——捏脊疗法。

        捏脊与保健——鲁豫营养之捏脊健康

  捏脊疗法又称捏积疗法,是中医小儿推拿术的一种,就是连续捏拿脊柱部肌肤,来防治疾病、强身健体的一种治疗方法,常常用于治疗小儿的慢性营养不良症。小儿的慢性营养不良症常常表现为患儿大便稀,不想吃东西,精神差,爱出汗,爱哭闹,身体逐渐消瘦。捏脊疗法通过调节小儿的脾胃,从而增强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所以用来治疗本病,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

  那么,捏脊为什么能治病健体呢?这是因为在人的脊柱正中有一条重要的经脉——督脉通过,在捏脊时,可以疏畅督脉,而且通过督脉影响其他阳经,可以使经脉疏利,气血流畅,使身体机能得到改善。另外,在捏脊时,不仅捏拿了脊柱正中的督脉,而且捏拿了脊柱两旁的膀胱经,而膀胱经上分布着各个脏腑的俞穴,所以有助于改善各个脏腑的功能。因而无病可以健体,有病可以治病。捏脊,还有健身防病的功效,特别是对于身体较弱的儿童,通过捏脊,可以改善食欲,调理胃肠蠕动,促进消化吸收,提高抵抗力,从而减少疾病的发生。

        捏脊与保健——鲁豫营养之捏脊健康

  捏脊时,要让小儿俯卧在床上,脱去上衣、露出背部,应该尽量让小儿卧平卧正。操作者两手半握拳,食指抵于背脊之上,再用两手的拇指和食指,合力夹住肌肉提起,拇指在前,食指在后。然后拇指向后捻动,食指向前推动,做翻卷动作,两手同时向前移动,自长强穴(在尾骨端下,尾骨端与肛门连线的中点处)起,一直捏到大椎穴(在后中线上,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即可,连续三遍,然后,捏两下提一下,连续六遍,共九遍,之后从命门穴(在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中)向肾俞穴(在腰部,当第2腰椎棘突下,旁边的1.5寸处)推20遍。每天一次,连续6天为一疗程,休息1天,再做第二疗程,可做三疗程。另外,在操作时,室内的温度应保持温暖,捏完后应及时给患儿穿上衣服,防止感冒。

    捏脊一般在洗澡后进行,注意给小儿保暖,不要受凉,手法轻柔,轻重要适中。孩子情绪不稳时不要强迫他(她)配合捏脊。捏脊一般在空腹时进行,饭后需休息2小时再进行。体质较差的孩子捏脊时间不要过长,每次以3~5分钟为宜。当孩子脊柱部皮肤破损或患有疖肿、皮肤病时,不可捏脊。伴有高热、心脏病或有出血倾向的孩子更要慎用捏脊疗法。

    养生家指出人体背脊、腹部是重要的保健区。特别是成年人加强这些部位的保健,可以促进血脉流畅,调节气息,滋养全身器官,是强健体魄、祛病延年的有效保健手段。特别是睡前捏脊、推腹保健,轻轻松松达到健身的目的。

    捏脊:一方俯于床上,暴露整个背部。另一方沿脊椎两旁二指处,用双手食指和拇指从尾骶骨开始,将皮肤轻轻捏起,然后将皮肤慢慢地向前捏拿,一直推到颈下最高的脊椎部位,算作1遍,由下而上连续捏拿4—6遍,算作1次。第2或第3遍时,每捏3下须将皮肤斜向上方提起,如提法得当,可在第二至五腰椎处听到轻微的响声。最后,再用双手拇指在腰部两侧的肾俞穴上(在第二、三腰椎棘突之间旁开4.5厘米)揉按一会儿,每晚1次。长期坚持,可健脾养胃,使人胃口好转,面色红润,并可防治营养不良症的发生发展。

    推腹:睡前平卧于床,搓热双手,手在胸骨顺下推300下,注意力量适中,现代医学证实坚持摩腹可以促进血液和淋巴液的循环,改善胃肠功能,有利于肠蠕动和消化液的分泌,利于胃的纳谷和消化。而且可以刺激末梢神经,促进肌体代谢,能够防止和减少腹部脂肪的形成、堆积,是减肥的一剂良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