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漢禮堂国醫-泉榽魯先生
漢禮堂国醫-泉榽魯先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5,392
  • 关注人气:28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阴跷穴调和任督二脉——鲁豫营养之呼吸以踵

(2009-06-08 05:28:07)
标签:

阳气养生

阴跷脉

会阴穴

养阳

调和任督

呼吸以踵

鲁豫营养

水枪哥哥

健康

分类: 健康国医养生

    阴跷穴又名阴跷脉

    为内丹家所说的八脉之一。此穴是任督二脉的总枢纽,即今之会阴穴位置,被认为是人身生气之所。督由会阴而行背,任由会阴而行腹,冲由会阴而行足少阴,此窍一动,三脉皆通。李时珍曰:“凡人有此八脉,俱属阴神,闭而不开,惟神仙以阳气冲开,故能得道。“上通泥丸,下透涌泉,倘能知此,使真气聚散,皆从此关窍,则天门常开,地户永闭。尻脉周流于一身,贯通上下,和气上朝,阳长阴消,水中火发,雪里花开,所谓天根月窟闲来往,三十六宫都是春。”此窍为青春活力萌动之处,生殖系统内分泌的源头。王沐讲:“阴跷以会阴位置为体,以生精采药为用。”它的重点在动态,静极之中随机而动,则具有蓬勃发展之生机。修炼中,“得之者,身轻体健,容衰返壮,昏昏默默,如醉如痴,此其验也。”

        阴跷穴调和任督二脉——鲁豫营养之呼吸以踵

    《易经》曰:“潜龙勿用”,是皆指涵谁洗髓之诀。实则指真意元神沉潜于海底肾水之中以洗之也。如此在两目神光的照顾下,用和气以薰蒸烹炼,使之处于空虚寂静的玄况中,从而逐步地使元神去掉杂质,进入洁净纯真的境界。“凝神聚气,念不妄动,一守冲和,无微不烛,久而久之,群阴咸化,国泰民安而身治矣。”

  先天大道是:“一无作为,二无奇异”的返本还源之道。在修炼中循正途而进则不入于旁蹊曲径。凡有所见闻,均应以“不动”二字付之。因行动中出现的一切见见闻闻均是虚幻之境,心生则种种魔生,心灭则种种魔灭。心若不生,境自无了。如是精体而修,则功日进而无好胜神飞之患,也无见见闻闻之险。要点为:一、修真之道,不过炼阴还阳而已,阴尽为成,阳纯为道。当两目神光聚存海底则阴遭阳炼,精气溢身。“阳胜则道,阴胜则凉;阳胜则通,阴胜则滞。”身煖气通,如云如雾,即丹功正道也。二、“凝神海底,一念默注,勿飞其心,全神注守,通塞痛痒,概置勿顾,生死存亡,悉置度外,如是则万无内外魔猖獗之患也。”

  凝神入穴的实质即是由有意而守到无心而照;从知止而定到由定而忘的过程。能定能忘即能聚能凝,所以“凝神入穴则气穴煖而真火旺矣。真火旺而关辟无魔。”如此修持则丹道有望、圣胎有室,婴儿得养矣。

  端坐习定涵义:因道以勤修为要,六时专一有勤义寓焉。“绵绵若存,用之不勤”。勤义即不忘其所守耳。静功之要在乎目。“昔人谓人之一身皆是阴,惟有目光独属阳。须常常收摄,微微下照,自然阴气消尽,阳气常存,犹之太空日照,云雾自消也。”功中如出现痛、痒、麻、跳、温、凉、冷、热……等象,均应“虚我气机,冥其闻见,心存海底,不起一念,专守下极”。如此,“阴自求耦”,我则加以定守之功,真火益旺,阴得阳烘,油然纯活,随神聚气于下极,日积月累,群阴咸化,真阳始纯,仙道可望矣。

  《欲保长寿,先补亏损》。“阴跷种阳”之诀:全身放松,开始可呼出浊气一二口,随即收心神于命门。不事他顾,专一于此,勿令念起他散。如此每日行持一小时,如觉两腰间辘辘跳动不已时,即以意送入阴跷。既至阴跷,又觉其中掣掣跳动,嗣更觉浑身通泰,心如迷醉,遍体脉络皆觉活动,暖融融如坐春风中。亦不理它,只身专心致志,将虚灵不昧之神安居其中。如此跳止、凝定,久之则神自化气,气自化精也。其功效:神入肾水以纯心;平庸无奇能制魔;凝神入穴真火旺;端坐习定阳化阴;阴跷种阳还童少。它在筑基阶段可生精补亏,在炼精化气阶段为采药之处,年迈之人还可接命添油。所以它是命功有为的总枢纽。

  阴阳相须之诀,在功境中表现出来就是:阴阳交媾,如磁吸铁,神气相恋,妙合而凝。久之,口中自然生出一种甘津,清凉爽口,异乎寻常。此因身中团聚三热力,薰蒸下焦水气,循经络而上升,至口中遂化为甘津。此津由炼气而生与常津不同,吞入腹中大有补益。

    真人呼吸以踵,脚跟处正是阴跷脉的起始端,再结合 “当呼吸之机,我则从阴跷迎归炉”激发阴跷穴最大潜能的方式就在静坐的时候。先找一个相对安静的房间,坐在地上或普通椅子都可以,然后下面垫一个坐垫,可以保证身体不后仰;百会、颈椎、尾椎成一条直线,可以调整头的角度,体会一下全身放松的感觉;好比橡皮筋,不是扎得很长,也不是松松垮垮,而是略微扎一下,这样的松紧度就是整个身体略微往上抬一下,再往回收一点的那个状态,这样就坐好了。

  就这样每天静坐15~30分钟,不必追求身体的反应,一切顺其自然。待用功日久,真气充裕以后,就会感觉腰间像有个暖水袋捂着一样,热呼呼的,异常舒适。这时只要把这似有还无的一物以意送入阴跷穴即可。不要纠缠什么腰间到阴跷的路线,更不要琢磨什么路线的宽窄。人身本处处贯通,并不存在什么特定路线。只要一闪念,腰间热力便已到阴跷,如同在山中一叫,四处都有回声。

  当真气已经灌注到你的阴跷穴时,会感觉像小草发芽般有微微的动感,说动却不对,又像是下小雨时阴阴静静的光景,那种感触非动非静,在动静之间。只要阴跷中感觉一到,你就不要去管它,只安安稳稳地坐下去,阴跷中的感觉自然会反射到全身。这时全身如泡澡般舒泰,腹内的感觉好像刚饮了酒,这是精气神在蒸腾互化,此时只管静心享受,自然就有源源不断的阳气升起,这便是古人的种阳法。

    还有养生桩是目前发现的养阳最快捷有效的方法。人之生长壮老,皆由阳气为之主:精血津液之生成,皆由阳气为之化。“阳强则寿,阳衰则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