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棵棒子(短篇小说)
(2009-08-26 23:31:24)
标签:
小说农村作协短篇祝鹏夜晚杂谈 |
分类: 小小说 |
五棵棒子
吴晓鹏是个文学青年,上初一那会儿就在县级刊物《晨光报》上发表过作文。他的梦想就是当一名作家,写出家喻户晓的小说,流传千古。然而,由于他们家生活在农村,家境贫寒,才十六岁的小鹏就辍学在家,帮着父亲吴大财种田了。
种田之余吴晓鹏依然坚持创作,前不久他写的《农村那些事儿》在华州市《华州晚报》上发表了。华州市作家协会主席张秋生看到那篇文章后,拍案叫绝。张秋生在报社主编那里得知这篇文的作者才十六岁,而且和自己还是老乡,虽然不是同一个村的,但是是邻村,两家挨得还不算远。
张秋生借着回老家之便到了吴家庄看了看吴晓鹏,并鼓励他说好好写吧,以后会有出息的。张秋生临走时,语重心长地地对吴晓鹏说:“小伙子,下周末到趟市作协里,我帮你加去华州市作家协会。”
也就是张主席这一句话让吴大财愁眉不展了:人家堂堂一个市作协的主席,不图这不图那地帮助小鹏,俺该给点什么礼呢?吴大财一直为一周后的礼品犯愁。家里没钱,买不起什么贵重的礼品。要是送点农家产品吧,可是这夏末秋初的,又什么东西都不熟。
日子一天一天逼近了,吴大财整天也不下地了,在屋里时而踱着步子,时而坐下唉声叹气地抽袋烟。
这天张主席给老家打了个电话。问了问家里的情况。张主席的妻子住在张家庄,由于作家挣不到几个钱,所以张主席也没在市里买房子。妻子汇报工作似的说了一下家里的情况,重点说了说自己家的春棒子(春玉米),长势可好了,现在都能煮嫩棒子吃了。张主席高兴地说,那好,你看好了,等有时间了我回趟家,你煮给我吃。
这边的吴大财已经火烧眉毛了。明天自己的儿子就要去市里了,听说市里人都很势利不送点礼根本就不给你办事,这次怎么是好。这时太阳已经渐渐西斜了,最后一束光收起了它长长地尾巴,休息去了。天很快就黑了。吴大财咬了咬牙,磕了磕烟袋锅披上一件黑大衣出门去了。吴晓鹏见状,不解地问,爹你上哪里去,这么晚了。吴大财连头都没回地说,你甭管了,睡你的觉吧,明天还要去市里呢。
早上吴晓鹏背着书包坐上了去往市里的客车。
正好这天张主席不忙,办公室里只有他一个人。吴晓鹏敲门后,就进来了。一番交谈后,张主席更加欣赏吴晓鹏了。
吴晓鹏打开了书包,正要从书包里往外拿棒子时,张主席的电话响了。吴晓鹏隐隐约约地从电话地听到了骂街声:也不知是那个断子绝孙的不要脸的狗娘养的偷了咱家的棒子,整整五棵大棒肘子都给劈下去了,他吃了也不怕撑死……
吴晓鹏心头一颤,赶紧把书包的拉链拉上了。他的脸通红,仿佛那些话都是直接骂给自己的。
张主席挂了电话,带着小鹏办好了入会证,又吃了小鹏吃了午饭,下午才送他坐上了车。
汽车在颠簸的土路上停下了,离村子还有几百米的路。土路不通车所以,所以长段路要步行。吴晓鹏四处看了看,没人。他偷偷地钻进了一块棒子地里,打开了书包,这时里面的熟棒子已经捂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