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想把我的顺产经历写下来,以此来鼓励那些对生孩子有着特殊恐惧的姐妹们。但有了宝宝后忙碌充实的生活,总是让我提不起笔。今年母亲节,当那段经历已经过去一年多的时候,我终于打开了心扉。我希望这个充满期待的过程能够定格在某个时空,当我女儿有一天也即将去迎接一个新生命的时候,能成为她坚强的支柱。当然在这之前,我会先告诉她:妈妈从来都没有用别人惯用的“痛苦”两个字来形容那个日子,每当妈妈回想起那一天,心头涌起的,除了幸福还是幸福。
我的怀孕过程出奇的顺利。起初当这个计划中的小生命开始以一张早孕试纸上两条红线的形式宣告她的到来的时候,我的第一反应是接下来我也要开始承受那种茶饭不思、恶心呕吐的日子了。然而我的宝宝显然没有让她的妈妈痛苦。我除了白天比往常更要嗜睡一点,几乎没有任何异样。正因为如此,在接下来的2个多月里,我始终对于肚子里到底有没有宝宝心存疑虑:说不定那个试纸也有出错的时候呢。直到孕16周当医生把胎心仪放在我的小腹上,而里面立即传出清晰而有力的跳动声时,我终于流着眼泪相信:我的宝宝,她在我肚子里呢!
怀孕让我变得异常的勇敢。在这之前,我是个接到体检通知说要抽血都会提前几天睡不着觉的人,但怀孕以后对于每次检查都必不可少的抽血不再有所恐惧。此时每当看到旁边神色紧张的老公,我总会冲他微微一笑,告诉他:我是一个无所畏惧的妈妈。
如果说孕期还出现过什么插曲的话,那是在孕28周以后。一次常规的B超检查显示,我腹中胎儿颈部脐带两周。医生明确告诉我们:这没什么解决办法。至于以后,也许,会绕得更紧,也许,有一天,就松开了。
现在想起来,接下来的日子是我整个孕期里最难熬的。我几乎一整天都在关注胎动。如果有段时间没感到宝宝动了,我会左摇右晃着身子,让宝宝动动,哪怕是轻轻地伸伸胳膊、踢踢腿,我的心里都是一阵狂喜;甚至半夜里一觉醒来,我也会叫醒宝宝,她微微的交流能让我再次酣然入睡。
我的身材不高,怀宝宝之前体重不过80斤,又瘦又小,加上又是脐带绕颈两周,这是非常危险的,当时自己都想没什么顺产的可能了。那么,就剖吧,为了一个健康宝宝能够顺顺利利来到我的身边,这应该是上上之策了。
然后孕晚期的又一次B超检查证明我的担心是多余的:我的宝宝,我亲亲的宝宝,她居然自己解开了绕在她脖子上的脐带,她成功了!而医生也告诉我,胎儿已经完全入盆,位置很好,大小适中,我完全具备了顺产的条件!
这个令人激动的消息完全打乱了我原来的计划。我本来想着等到时候挑个日子挨一刀就好了,所以从未做过自己努力生宝宝的准备。但现在看来我要重新考虑这个问题了。于是,12月初,离预产期还剩22天的时候,我请了假,一心一意在家养身子待产。
我知道多做运动能缩短产程、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意外,于是从休假的第一天开始就坚持不懈地散步。每天吃完中饭,我和我妈妈就从住地出发,翻越一座万松岭,来到风景秀丽的西湖南线,在湖风里尽情地呼吸,并告诉我的宝宝:现在妈妈带着她正置身于一个世界上最美的环境里;或者,当我们吃过晚饭,到古香古色、人来人往的河坊街去逛逛。因为我想,我的宝宝不仅需要美景,也需要和人多多地沟通吧。
不上班的日子安逸却特别的漫长。那时候我一天天地数着日子,算着离预产期还剩几天了。我特别希望人们说的那种痛苦的阵痛能早点降临,那么我就能见到9个月来我朝思暮想的宝宝了。
2004年12月15日,离我的预产期还剩一个星期。早晨起来惊喜地发现:见红了!走到户外,感觉和平常不太一样,原来一直顶着胃的肚子好像一夜间下降了很多,让我感觉神清气爽、步履快捷,异常的轻松。更重要的是,我的心情特别愉快。因为医生说过,见红以后一般24到48小时后就会有分娩征兆。这么说,我的宝宝,她就要看妈妈来了!
17日凌晨2点,阵阵宫缩把我从睡梦中叫醒。其实宫缩从孕晚期开始就偶而会有,不过是无痛的,但是今天却伴着隐隐的痛。我知道,这些就是临产的征兆。
一开始,宫缩很有规律,5到6分钟一次,而且宫缩时也不见得有多疼。想想,这阵痛也不过如此,怎么人家就会痛得死去活来?听医生介绍过,当间隔时间小于5分钟的时候可以去医院了。想到这,我到冰箱里找了点东西填肚子,以免到宫缩更紧时吃不下饭了。
早晨6点,宫缩间隔时间缩短到4到5分钟,而且很规律,我下定决心去医院。
然而等我把老公叫起洗漱完,奇怪的事情发生了:我发现好久没有宫缩了。很长时间以后,总算等来一次,但和上次已经隔了约20分钟!这下子我又犹豫了,我听说20分钟一次的宫缩离正式生产还早着呢?可是之前有规律的宫缩又该做何解释呢?思虑再三,为了肚子里宝宝的安全起见,我和老公还是决定先去医院看看。
到了省妇保时才7点多,离上班时间还差得远,但医院里已是人满为患。由于没有经验,我和老公傻乎乎地在挂号窗口前的长队里排了很久想挂个急诊,等轮到了却被告知先去急诊室。想想也是,真要看急诊的哪有时间去挂号呢?
急诊室里人不多,几个医生穿着蓝色马夹,让人联想起救生员。听了我的描述,一个医生把我带到里面的一个房间里在一张床上躺下,拉下布帘,戴上一次性手套,看来,这就是摇篮妈妈说的万分难受的肛检了。
果然是名不虚传!其实肛检倒是不怎么疼,主要原因在于有异物进入到身体的深处探索引起的不适。虽说时间很短,也就一、两分钟的样子,可感觉上就像过了一、两个钟头。
检查结果是:宫口开一指。
我有些欣慰。按照宫口开全要十指算,我这也算是十步当中迈出第一步了,重要的是没觉得有多痛苦。后来才知道,这仅仅是前奏而已。
肛检完毕时已经到了医院上班时间。一位接班的医生过来看了看我的病历,说:“住院吧!”就这样,开始了我平生第一次住院生涯。
医院的床位很紧张,我幸亏来得早,当天上午5个将要出院的病人空出来的床位,我恰好轮到最后一个,在我之后进来的大概就要睡走廊了。果然,正当我办好入院手续等人腾床位的功夫,护士长就过来和我商量看能不能今晚先在走廊上过一个晚上,把床位让给一个刚刚生了孩子的产妇。作为交换,明天她会给我从原来安排的5人间换到3人间。我说没关系,我反正没什么问题,家住得也近,就回家待产得了。但护士长说这样是不行的,因为我现在宫口已经开了一指,也许很快就要生了。我就说老公回家去拿生活用品,等他回来再商量吧。
宫缩时松时紧的,有时20多分钟一次,有时又3、4分钟一次。我无聊地坐在电梯口等着老公。住院部里暖气开得很足,护士、医生都穿着短袖,像我这样穿得严严实实地从外面进来的过不了多久就出了一身汗。电梯口还兼做吸烟室,几个男人旁若无人地吐着烟圈,把这个不大的地方弄得烟雾腾腾。自我怀孕后,老公就被勒令不许在我所在的地方抽烟,单位里抽烟的同事也对我避而远之,很久以来还真是没怎么尝到过被动吸烟的滋味,眼前这情景不得不令我咬牙切齿。
等待的时间过得特别慢。我机械地翻着刚才护士给的一本《孕产妇保健手册》,一边看着旁边的一个孕妇一会儿被告知床位好了兴冲冲地走了,一会儿又垂头丧气地搬着东西走回来瞎折腾。最后老公终于带着婆婆拿着大包小包从楼梯上来了。那是我早就准备好的待产包,老公一件不落统统运过来了。
一听说我要发扬风格把床位让给别人,老公急了:“那怎么行!”说完就往护士站的方向去了(我想情有可原的吧,自家老婆嘛,呵呵)。不过可能护士没敢再对他提起这回事,因为他回来说,床位马上就好,再等等。
当我们三个终于获准把大大小小几个包搬进611病房的时候,已经是上午快10点了。
平生第一次住的病房显然让我失望:五个人的大开间,一个大电视机悬在门对面,播放着莫明所以的肥皂剧,非常的嘈杂;阳台上堆着杂七杂八的东西,有换洗衣物、脸盆等;洗手间在阳台的一角,里面湿漉漉的,到处都是水。
天哪,五个病人加上五个陪床至少有十个人共用一个马桶呢!但这又有什么办法呢?
收拾好东西,我赶紧换了套薄衣服,这才不像刚才那样胸口憋得慌。紧接着又是做胎心监测、胎儿心电图等一堆检查,等我和老公手忙脚乱地应付完回到病房,肚子早就饿得咕咕叫了。
午饭时间已经过了。我们只好走出医院找地方吃饭。医院旁边没什么饭店,走了一段路才在一条巷子里找到一家东阳人开的饭店,也是人满为患。还好十分钟后有人翻桌轮到我们了。
菜在我们望眼欲穿之时终于上来了。酸菜鱼、炒猪肝,味道还不错。我大口大口地吃着,希望尽量多吃点,多备点体力到生孩子时能派上用场。
因为饥饿被我暂时忘却的阵痛在我肚子刚刚得到一点满足的时候又回来了。现在的疼痛比原来的更厉害些,如撕裂一般。但这并不影响我享用美食。我俩一边吃一边看间隔时间,倒也忙得不亦乐乎。
吃完刚回到病房,和老公同部门的一个阿姨来了,但没说两句就走了,说是去找她在医院里的一个同学。不一会儿,就听到对面护士站里一个护士在打电话时提到我的名字。然后,阿姨就带着一个跟她年纪相仿的男医生一起来到我的病房里。
后来才知道他是检验科的,和老公的同事是很好的朋友。一见到我,他就说:“人介小,肚皮介大!”我有些不好意思,只能“嘿嘿”地笑。
男医生出去又拉了一个年轻的男医生进来,这就是我们病房的主治医生。原来这个男医生非常热心,阿姨去找他时,他先是打了个电话到护士站交待这个主治医生,放下电话还是不放心,就亲自赶过来了。
主治医生给我做了个检查,说:“位置很好,胎儿头已经下去了。”老公问他大概有多大,说是六斤左右吧。又问什么时候会生,他说这可说不好,但小孩在后半夜出生的多。
吃完晚饭,老公带着婆婆回家去了,回家后他还要用自行车带着会晕车的妈妈过来陪夜。我一个人实在无聊,就在病房里到处找人聊天,实在没东西可聊了就去爬楼梯。住院部共有16楼,我腆了个大肚子从1楼上到16楼再从16楼下到1楼来回了几趟,总算带着一身臭汗回到了病房里。
老公带了妈妈刚到。妈妈还不忘给我带上我最喜欢吃的藕饼,房间充满了藉饼的香味。但我舍不得都吃完,准备留下来明天过饭,因为医院里的伙食实在不敢恭维。
住院的第一个晚上让我终身难忘。老公回去了,虽然妈妈在身边,但由于处在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中,特别没有安全感,更何况病房里吵吵嚷嚷的,我变得心烦意乱。
我的宫口已经开了一指,所以每隔一小时护士就要来为我检查胎心。前面的几次还没什么问题,但9点多,一个脸蛋圆圆的护士在连续听了3次后急得满头大汗。旁边的1床说,我的胎心都已经到了180一分钟了。我一听很着急,正常的胎心上限是160哪!忙问这是怎么回事。护士反问我下午有没有吸氧,我有些心虚地回答说“没”,因为我觉得吸氧是可有可无的,给我的鼻塞都还没有开封呢。护士说先吸会儿氧,过会儿再来听。
吸氧以后,胎心降到150多,勉强通过。
该准备睡觉了,我拿了衣服去洗澡,却发现没有热水了。不禁有些窝火,只好胡乱地擦了擦身子睡下了。
然后就开始了我的难眠之夜。难眠倒不是因为我那时有时无的宫缩,以及一小时一次的胎心检查,而是病房里如雷的鼾声。鼾声来自同病房里的一个产妇以及一个住院保胎的孕妇的丈夫,此起彼伏,没一刻消停,在静静的夜里显得非常刺耳。我实在难以忍受,就起身走到走廊。妈妈倒是在旁边的躺椅上睡得正香,说实在的,那种跟医院租的帆布躺椅肯定不舒服,真是难为妈妈了。
走廊上空无一人,只有护士站里一、两个护士忙碌的身影。由于白天爬楼梯耗费了我不少体力,加上晚饭没吃什么东西,我又累又困,走了一圈还是回到了病房里。
后半夜换成了一个瘦瘦的护士,她的脸安祥、淡然,看到她我就平静不少。见我眼睛还睁得大大的,问我怎么不睡觉,白天病房吵了晚上该多睡的。我朝她笑笑,说我这病房里白天比晚上安静。这时刚好一声雷鸣般的鼾声传来,护士也皱了皱眉头,同情地看着我。我无奈地耸了耸肩膀。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