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结婚,所以对于老公家里来说,就是添了新人,按照他们家乡的习惯,要带新人回家做冬至。我一开始不明白什么是做冬至,还以为回家团聚,吃喝玩乐一下,结果一打听,是去扫墓!
成了人家的媳妇,就要听话呀,我对于扫墓没有多少兴趣,按规矩办事好了,但是对于老公的老家,很有兴趣,没有去过,反正乡下应该有很多好玩的东西吧。
老公和我周六中午出发,开着车先去老公妈妈家,休整一下,和姐姐舅舅们在一起聚聚,第二天再把他们一起带到老家做冬至。晚上我和老公在姐姐家打四人斗地主游戏,一直到11点多,不亦乐乎,根本忘记明天要早起,最后还是我坚持不住,才决定回宾馆睡觉。
第二天早上七点,我们两口子+姐姐+舅舅和他的孙子、孙女,一共6人,开车去轮渡口,向江北出发!

一切都很幸运,一个小时一班的轮渡,我们到了以后,十多分钟就等到了,二十分钟的轮渡,上岸后再开半小时车,就到了二姨家,那小楼盖的和宾馆一样,很不错哟!

车后备箱被塞满做冬至的用品,我看了一下,纸钱、香、鞭炮、烟花、酒、烧的鱼肉还有酒杯、筷子、两袋水果、红帐子、糖果。。。真是够齐备的。

首先去了土地庙,挂了红帐,老公的妈妈念念有词,保佑我们平安幸福,我就按要求磕头,穿的多,跪下来有点费劲。。

土地庙那里放鞭炮以后,我们上山,去祭拜祖先。老公拎个篮子,我跟在后面,给他照一张特色照片。因为很多人聚在山上做冬至,所以冷不丁就哪家在我身边放个鞭炮,让我耳膜和心脏都承受不小考验!
给奶奶的墓碑上缠上红帐子,老公很仔细的在做,我就给他拍照,然后躲避突然开炸的鞭炮,像过年!
鱼肉还有酒都派上了用场,本以为就放这里,后来才发现,大家都是把东西放一下,拜完再扛到第二个要拜的墓地上,原来是重复利用的物品。
从早上九点,一直弄到十二点,这里有规矩,十二点前要祭拜结束,因为有些墓地很分散,我们要走不少路前往。我作为新人,自然少不了磕头的活,磕了几十个头,站、跪、跪、站,人都晕了!想想城里好像都在地上划圈,烧些纸的吧,多省事呀!
然后结束了祭拜,最后还要在家门口树上挂红帐,这个事情自然落在老公身上,他还非要比别人挂的高,看上图就知道,我家老公一直爬到树顶,我都担心死了,结果他还满不在乎,忽然感觉他像个不服输的小公鸡!
从树上下来,发现老公脸上和手上,多处被树枝划伤,大家都慰问了一下,但是都没有那么在意,也许觉得男子汉这点小伤算什么,老公也是这么认为的,只有我屁颠的跟在他后面,问他疼不疼,老公还很不耐烦的摆手说:“没什么!”,我心里想笑,男人都爱充英雄好汉!

在树底下,还有个好玩的东西--拖拉机,很酷哟,我赶紧拍一张。我的举动,让老公的家里人,觉得我太可爱了,像个啥也没有见过的城市小丫,大家都很自然围在我身边,给我讲农村里的事情,感觉对我同样她们也充满好奇和羡慕!
到吃饭时候了,大人们用尽力气大声在喊孩子名字,然后就看见一群跑的满身灰土的小孩子聚拢过来,脏脏的小手就想伸过来抓菜,被我给一个个拎到水池那边洗手,顺便把他们把衣服上灰尘掸干净。我的举动,被大家连声称赞,只是我觉得当我走后,孩子们依旧会不洗手去抓菜!习惯是要养成的!

一桌子好吃的菜,也不能怪孩子们的激动,我也很激动,埋头苦干了一番,还偷了不少肉圆和骨头放给门口那条小黑狗,让他也开心一下吧。。。
乡下的姨娘们都很热情,但是到了他们的孩子或者孩子的孩子,明显就和老公他们生疏了很多,就像老人说的,一代亲,二代表,三代了。。。
老公离开前,和我感慨说了一句话:我们有生之年还会常回来看看,到我们的孩子就不一定了!是呀,我们的孩子,他只需要认得父母还有父母的父母就够了,再上一代也没有办法认识了!把活着的父母长辈孝顺好,我觉得比人死后大张旗鼓或者按章办事的去做些事情,更来的有意义!
愿死去的人安息,活着的人健康顺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