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7年旧闻】丨150余家中医药上市公司最全解析!

(2018-08-08 13:56:46)
分类: 生命健康产业

收藏丨150余家中医药上市公司最全解析!

2017-07-03 16:10卫生医疗健康/医药

日前,新华社《经济参考报》与民生证券在北京联合发布《中国中医药上市公司发展报告(2017版)》(以下简称“《报告》”)。据悉,本《报告》是国内首份关于中医药上市公司整体发展报告,全面梳理了中医药上市公司的生长环境、发展路径和未来趋势。据了解,本报告覆盖了在境内外上市的150余家中医药上市公司,所用指标均来自各上市公司2016年年报、Wind平台以及卫生药监系统等网站数据。

《报告》指出,在已上市的中医药企业中,公司主营产品可分为处方药、OTC药品、中药材及中药饮片以及植物提取等不同类别。其中以处方药为主的企业占比达到54%,占据绝对优势地位,OTC企业和中药饮片及中药材种植企业紧随其后,基本与目前中医药各细分行业的市场规模相匹配。

《报告》显示,在中成药上市公司市值的前十名中,既包含老字号企业,也包含新兴的中药饮片及成药企业。其中康美药业与云南白药的市值分别排名一、二位,处于第一梯队的行列,两者总市值达到1771亿元;步长制药、白云山、天士力、同仁堂以及东阿阿胶位列三到七位,形成第二梯队,该五个上市公司的总市值为2300亿元,其中步长制药的市值在第二梯队中较为领先;片仔癀、济川药业及吉林敖东组成第三梯队,总市值仅为860亿元。

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703/1be98e325abc4c7c8add5fc364f92338_th.jpg

在中成药上市公司营业收入的前十名中,营业收入上200亿的有云南白药、康美药业及白云山,三家都有很大部分的医药商业收入。在净利润的排名中,康美药业和云南白药同样包揽了前两位,净利润均在30亿元左右。东阿阿胶、步长制药等六家公司的净利润在10亿元到20亿元,属于行业的第二梯队。

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703/0521b4a60b3a4ed8b01383972e2e0b47_th.jpg

在毛利率较高的公司中,中小型中药公司占比提升,主要是大型中药公司中都有相当比例的商业收入,拉低了整体毛利水平。中成药独家品种多,产品有独特疗效、独占性强,产品毛利率相对较高。而且,还可通过中药保护品种、品牌化等方式,延长市场独占时间,在较长时间内保持较高毛利水平。

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703/7a91dc1d8233444ca77d76e5bb8dbc23_th.jpg

研发投入方面,大型中成药公司是研发投入的主力,老字号企业研发投入相对较低。销售费用方面,中成药以及大健康产品规模较大的公司排名靠前,步长制药的销售费用居首,白云山拥有中药上市公司中最多的销售人员。

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703/37db239c969c4bf8aec6dfdc148bb951_th.jpg

《报告》认为,中医诊疗服务未来发展潜力巨大。目前中医诊疗服务的医疗资源还主要集中在公立中医医院,民营中医医院及诊所的诊疗服务量占比较小,市场化程度不高。上市公司中涉及中医诊疗服务的企业,一是如同仁堂、浙江震元、人民同泰等拥有中医老字号的企业,采取“前厅坐诊、后堂抓药”的坐堂医模式,中医诊疗一般都是在药店内完成,通过开设药店形成连锁。另外,还有一些中医药企业通过成立或收购中医诊所,打造中医连锁诊所模式,如红日药业、太龙药业等。

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703/7bcc4ae34bd84038b5fcb18e59eb72f2_th.jpg

《报告》还认为,大健康领域是目前整个行业的发展重点,在中医非诊疗领域,日用品和医食同源产品等大健康产品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和开阔的前景,且不乏勇于创新并取得了一定成功的先行者。除此之外,特色康复、运动护理、健康养老、文化旅游方面对于中医药公司更是大有可为。

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703/511e6dd20d22490fb3ff7c4c4c73b3e4_th.jpg

《报告》指出,近年来,互联网在慢性病和健康管理的应用场景提升较为迅速。现有医药公司的主要互联网投资方向包括B2B、B2C、O2O等,对于中药材流通、远程诊疗、医患管理和慢性病维护等领域都有所涉及。对于市场乱象,国家亦出台了相关政策加以规范。《报告》称,坚持创新坚持特色,中医药借助互联网东风将发展出更多的应用模式。

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703/f4199407017d426ca0e69384cdd2ca05_th.jpg

《报告》称,国内企业也在践行“走出去”战略。国际多中心临床研发、FDA临床研究等等项目均在推行中。但整体上看,国内中医药企业整体研发能力薄弱,2016年我国中医药申请新药数远远小于化学药物和生物药物,相关上市公司对于中医药本身的研发投入不足,特别是在药物本身缺乏机理和新产品研发。

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703/f58a5b384ede457a8893c7da5432c373_th.jpg

《报告》认为,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中医药事业发展面临一些新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中医药服务能力不足,特色和优势发挥不够充分;现行医师管理、药品管理制度不能完全适应中医药特点和发展需要,一些医术确有专长的人员无法通过考试取得医师资格,医疗机构中药制剂品种萎缩明显;中药材种植养殖不规范,影响中药质量;中医药人才培养途径比较单一,人才匮乏;中医药理论和技术方法的传承、发扬面临不少困难。

其中,《报告》强调,中药材质量标准的提升,关乎中医药发展的未来。中药材质量的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和行业的广泛关注,中药材质量标准的提升工作已经迫在眉睫。《报告》预计在形成不同质量标准认定后,必然在销售、招标等环节执行不同质量标准的差异化价格,避免出现“劣币逐良币”的情况。具备优质中药材资源的企业,在中药材、饮片和中成药等产品上都将极大获益。

来源经济参考网 记者丨李保金

收藏丨150余家中医药上市公司最全解析!_搜狐财经_搜狐网  http://www.sohu.com/a/154056168_475928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