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最近发展区的方法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上 曾茂林 王
(2009-08-29 17:55:43)
标签:
最近发展区应用方法教育 |
分类: 教育学原理研究新进展 |
关键词:现有发展水平;可能发展水平;教学重点术平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757(2002)0l-0006-02
自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最近发展区概念以来,一直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并积极结合各自教研和教学实践作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但长期以来困扰第一线教育工作者的是最近发展区的确定,以及怎样由心理上的最近发展区来推导出教学起点水平、教学重点水平等问题,本文正是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一、确定最近发展区的方法
在教学与发展的关系问题上.维果茨基认为“儿童的教学可定义为人为的发展”,他强调教学应走在发展的前头,并提出“最近发展区”的思想。他认为在确定发展水平与教学的可能性关系时.必须要确定儿童的两种发展水平:一种为现有的发展水平;一种为借助于启发帮助可以推进而达到的较高水平。在这个可能达到的较高水平与现有水平之间的距离称为“最近发展区”[1]。为此,必须首先确定出这两种发展水平,才能准确确定最近发展区。
(一)现有发展水平的确定
l、现有发展水平的界定
根据维果茨基关于最近发展区的定义,首先是要准确诊断出学生现有发展水平。学生现有发展水平不是指学生现有水平,而是指学生在现有水平的基础上,依靠自己独立自主的发展所能达到的水平。对于知识教学而言即是指学生凭借过去的学习经验、积累的知识,在没有任何人指导之下,通过独立自学所能达到的水平。
2、从能力测试角度考察学生现有发展的一般水平
现有发展的一般水平,主要指学生现有的一般能力水平。就现有心理测量手段看,主要是应用比纳-西蒙智力量表等对学生现有智力进行测量,所测得结果即可认为是学生现有发展的一般水平。为了更准确地测量出学生的一般能力,可先进行个别测量再进行团体测量,井将结果进行综合处理,以期更准确地把握好学生的一般能力。但对于教师而言.最重要和最具有操作性的还是对学科最近发展区的确定。教师也可以通过对各学科最近发展区的确定,来综合推测学生个体的一般学习能力。其实这种作法在教育实践中早已为教师所采用。
3、从知识、经验积累角度考察学生特定方面的现有发展水平
了解全班学生和学生个体现有发展的一般水平,只能从大体上把握学生的一般智力水平,如果还需进一步了解学生特定方面的现有发展水平,则需分析学生在该方面已经掌握的知识和经验。现以智育中的学科教学为例加以说明。
奥苏伯尔(D.P.Ausube1)关于有意义学习条件之一认为:“学习材料对学习者应具备潜在的有意义性”[2]就是说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应具有同化要学习的新知识的适当观念,即学生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适当的知识与新知识进行联系。由此可见,学生现有知识水平和结构状况,直接决定着同化新知识的水平。凡是学生凭借现有认知水平就能直接同化的知识,都是学生能够独立自学的,这样的新知识所体现的水平才是学生现有发展水平。所以,一般讲学生现有发展水平普遍高于学生现有水平。
通过考试、作业等方式,就可以检测出学生掌握各知识点的情况,比较准确地测出学生现有知识水平,不过这只是对学生过去学习结果的反映。如果我们以此作为学生现有发展水平进行施教,那么有很大一部分学生通过自学就能掌握的知识,也由教师教给他们。结果,一方面教师做了无用功;另一方面学生形成了依赖思想,探索创新精神受到压抑,这就从根本上违背了维果茨基教学要走在儿童发展前面的初衷。因此.教师还需进一步确定出学生现有发展水平。可在学生现有水平基础上,通过指定高中低不同层次的新教材,让学生自学。待学生自学完一个相对独立的知识单元后,教师通过出不同层次的试题进行检测。学生能达到90%以上正确度的知识层次则为学生现有发展水平。对这一层次的知识可以让学生自学,并以这一层次的知识为教学起点水平,对该层次以上的知识进行施教。
(二)可能发展水平的确定
1、可能发展水平的界定。在学生现有发展水平基础上,凭借学生发展潜力和现有教育资源,通过教师的教学、辅导,学生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
2、可能发展一般水平的确定。发展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的心理发展是有阶段性的。各个阶段有其独特心理特征。皮亚杰(Jpiaget)将儿童从出生到成人的认知发展阶段分为: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其中后三个阶段与学校教育密切相关,是我们应重点研究的内容。皮亚杰把前运算阶段分为:前概念或象征思维阶段(1一4岁)、直觉思维阶段(4—7岁)。直觉思维阶段是知觉活动阶段向运算思维阶段转化的过渡阶段,这一阶段的心理特征是幼儿教育应重点研究的内容。具体运算阶段(7-11、12岁)的特点:思维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支持;获得了可逆性;具有了守恒概念。形式运算阶段(12岁后)的特点:学生的思维已摆脱具体事物的束缚,把内容与形式区分开来,开始相信形式推理的必然效力,形式思维能进行假设——演绎的推理;能实现现实与可能之间的逆转。皮亚杰的这一划分,为我们了解各学龄段学生的一般发展水平提供了参照标准。教师可据此判断所教学龄段学生认知发展可能达到的一般水平。
对班级进行可能发展水平的确定,还应根据同类地区能力测量常模作参。对没有达到常模标准的可以常模为可能发展水平;对已达到常模标准的可以最优标准为可能发展水平。对学生个体而言,需进行能力倾向测验,专门测试个体潜能,深入了解其长处和发展倾向,以此确定学生个体可能发展的一般水平。
3、特定方面可能发展水平的确定
确定学生特定方面可能发展水平,主要是通过对最优条件下学生在该方面充分发展的结果加以测定。对教师而言,主要是对学科可能发展水平的测定。学生可能达到的学科发展水平主要由学生潜力、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师生情感的协调、教材、教学手段五个因素决定。我们确定学科可能发展水平时,除了应重点考虑上述五个因素外,还应综合分析其他多种因素的作用,尤其应集中精力对起瓶颈作用的制约因素进行有效突破,以提高学科可能发展水平。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通过最大努力,提供最优质的服务、最优秀的教材、最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针对特定发展目标对全班学生或学生个体,就某一特定方面,如:学科中的某一知识单元进行施教。通过一个阶段师生密切配合、全力以赴,经测试学生所能达到的最佳发展水平,即是学生在这一教育环境中该方面的可能发展水平。
(三)最近发展区的确定
由最近发展区的定义可知,一旦确定了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和可能发展水平,就可根据二者表现出来的差异所围成的区间,确定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1、一般发展水平意义上最近发展区的确定。将前述学生一般能力测试成绩与同类地区常模参照或与最优标准相对照,也可与皮亚杰认知发展的相关阶段对照,找出二者之间的差距,就是学生一般能力的最近发展区。
2、特定方面最近发展区的确定。就学科而言,主要从考试、评估及平时作业的反馈中来实施。将学生现有发展水平与可能发展水平对比,从知识和技能层次上找出二者之间的差距,即是学生某学科的最近发展区。实际实施中,教师通常是以学生现有发展水平与考纲要求的差距来确定最近发展区,或与过去所教成绩好的班级或学生对比.找出其中的差距作为班级或学生个体的最近发展区。这样做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最近发展区的意义,但是由于考试标准或过去的优班、优生很可能不是现有学生的可能发展水平,这样就会导致学生的实际最近发展区可能高于或低于教师认定的最近发展区。因此,正确的做法是必须以学生特定方面的可能发展水平为依据,求出其与学生现有发展水平之差距,以此作为学生该方面的最近发展区。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