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成大事者,都有这个特质,审时度势,顺势而为

标签:
文化 |
曾国藩:成大事者,都有这个特质,审
时度势,顺势而为
从古及今,成大事者,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但除了这些原因,有一个因素也非常重要。曾国藩资质平庸,却位极人臣,全始全终,被誉为近代唯一的圣人。他的成功对于普通人而言,具有十足的借鉴意义。
曾国藩认为,成大事者,最为重要的品质就是审时度势,顺势而为。世间万物自有规律,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一、道贵制人,不贵制于人也;制人者握权,制于人者失命。
解释:谋略最重要的是掌握主动权,一旦掌握了主动权,就能主导局势的走向。一旦丧失主动权,就会处处受制于人,将自己的命运置于他人股掌之中。
“谋”的作用,就是是帮助我们占据主动权。以谋求势,以势定谋,然后谋势相合,占据制高点。说话做事,最重要的就是制高点。居高临下,进退自如,柄权在握,是防是守全由自己说了算。
一个杰出的领导者,最重要的就是明白形势,顺势而为,立于不败之地。
二、抱薪趋火,燥者先燃,平地注水,湿者先濡。
解释:抱着柴草接近火,一定是干燥的部分先燃烧;往平地上注入水,一定是低湿的地方先浸透。
事物的内因和外因是相互作用的,有其规律可循,找到其中的联系,作为切入点,就可以事半功倍。比如游说别人时,可以多关注一些细枝末节,看对方的神情、肢体动作。动心的人和不动心的人,身体会透露他的信息。对症下药,有得放矢。
每个人都有担心的地方,抓住这一点,打消对方的顾虑,自然能收获奇效。
三、世无可抵,则深隐而待时;时有可抵,则为之谋。
解释:对付不了世上的事情时要躲起来,等待机会;等到时机成熟时,再大显身手。
成大事者,都能看懂时势,运用时势,做时代的弄潮儿。楚庄王在内忧外患中继位,沉迷声色三年,不问朝政,一朝得势,就励精图治,任用贤良,诛杀小人,成为春秋五霸之一。这就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司马懿在曹爽的打压下在家养病五年,一旦曹爽离开京城,就发动高平陵之变,占领洛阳,成为一代权臣,这也是等待时机,一鸣惊人。
时势造英雄,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万物皆有规律,强者预知规律,顺应规律,掌握规律,顺势而为,故能成就常人难以企及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