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白铁军:最有前途的老末[转]

(2008-06-08 22:10:59)
标签:

《士兵突击》

钢七连

白铁军

娱乐

分类: 钢七连的那些兵们

 白铁军:最有前途的老末[转]

 

平常乐观心

    吴哲说平常心,是因为他太优秀,需要把平常心这三个字挂在嘴上,提醒自己,时刻保持一颗平常心,保持对周遭事物一个清醒的判定。白铁军当然没有说过平常心,但他有一颗平常心,而且乐观。

    在以拼争和第一为选择的七连,做一个老末不容易。我相信白铁军肯定有拼争的想法和行动,而且在新兵连他也算得上优秀,否则不会被选到尖刀中尖刀——七连。但一个连、一个班即便再强,总会有一个老末,你在进步,别人也在进步,你资质过人,他人天赋更高。面对这样的现实,白铁军没有过于计较。当然不是说他不努力,而是指在他在努力的同时对努力后的结果保持了一个平常和乐观的心态

    这很重要,我甚至觉得这是为什么他和甘小宁那么好的主要原因,他俩在本质上有一点很像:看清自己的位置,不放弃自己,乐观地活着

    在尖子扎堆的地方,这样的心态尤其重要。突然想起马加爵,还记得这个名字么,事到今日我无意也很难再评论什么,因为那是一场简单又无比复杂的悲剧,每个人都是那场悲剧的受害者。

我只是在想,如果我们从高中尖子成长为尖子扎堆的大学里的普通学生,当学习成绩不再成为我们的骄傲,那么试着多一点平常和乐观,也许就不会有那么多的悲剧发生。

 

 

最幽默的绝情坑主

    白铁军在剧中一出场我就记住了他,那张充满喜感的脸着实让人过目不忘,笑起来倒八字的眉毛下一双丹凤眼努力的往上走,只凭这一形象,我就忍不住要乐,心想有了这家伙,许三多艰难融入七连的最初,一定不会那么难过,至少,我们看起来不会那么难受。

    演白铁军的左腾云也着实是个好演员,还记得他出场的笑,一个镜头一晃而过后,他就只在屏幕的左下角露了三分之一的脸,在那三分之一的脸上,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他一直保持着那充满喜感的笑容。

    很多媒介评价说《士兵突击》的奇迹之一在于这部电视剧成就了从主角到配角一批演员,但何尝又不是一批演员成就了这部电视剧,作为观众的我,感到幸运的是,在一个正确的时间,让这部戏找到了这些演员;在一个正确的地点,让这些演员找到了这部戏;而在一个正确的时间和地点,让我遇到了这部戏。

    接下来,充满喜感的老白说出了他的第一段经典对白,关于成才的三包烟,十块的塔山给排长、连长,五块的红河给班长,三块的春城给战友,他说,每个连都有几个这样的兵,可,七连,就这么一个。老白就这些话的时候脸上第一次出现了不屑,也是他在剧中唯一的一次不屑。这不屑还是一不小心透露了老白内心的骄傲,身在七连,傲骨是用分分秒秒的时间铸就的,它是一个烙印,即使看上去有点滑稽的白铁军,也深深的烙着这样的印记。

 

    在书里,白铁军当绝情坑主时,是有点情绪时,大意是说班里来了新人(许三多),怎么还要我去当坑主。电视把这段省略了,我理解书里白铁军的情绪,不过电视里省却这段,确实也让白铁军看上去更讨喜。

    “绝情坑”,如同《神雕侠侣》里的“绝情谷”,都不是什么好地方。历来说绝情的,往往是个多情人,没有多情,又何必绝情?

    好在身为坑主的白铁军,没有公孙止的花心,也没裘千尺的狠毒,当然更不可能象公孙绿萼那样爱上不该爱的人。他的多情和绝情,都恰到好处。

    他闭上眼也能听出那是“七三破甲弹”还是“装甲弹”,能盘算出这弹药还可以打多久。他的唐山话,第一次透出深深的落寞,还好,这落寞虽深,却不催人泪下,因为,白铁军还恰到好外的绝了情,他还可以用他的幽默来应对这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我们的世界很无奈的落寞。

    说实话,我第一次看到这一段确实心酸,但也只是心酸,再往下又走不到心伤或者哽咽落泪的份。

    我甚至生出了要珍惜的感觉,珍惜来之不易的工作,珍惜来之不易的环境,珍惜来之不易的生命。

   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如白铁军般恰到好处的绝情,所以,在当坑主之前,请珍惜不是坑主的日子,如果当了坑主,也请用白铁军的幽默和乐观来应对。

 

 

白铁军和甘小宁

    这一对活宝,很多网言留言问我,为什么不把他们放一块写啊,嘿,当然要放一块写,如果不是他们,《士兵突击》要少了很多乐趣。

    我喜欢看他俩一起出现的场景,除了意料之外的乐趣,更打动我的,是建立这份乐趣的基础——两个人的默契。那是成长阶段朋友间特有的默契,这种默契有时候是一个会心的眼神,一个未约的微笑;有时候是你说上句,我总能接出你要的下句;还有的时候,是口头上都得占尽对方的便宜,心底里,却无比关心着对方。

    那些眼神清澈的年代,那些白衣飘飘的年代,我们都曾经遇见过这样的朋友,直到很久之后,我们都彼此珍惜着对方——你的生日,不管多远,他总会有一句简单的问候;某个辗转反侧的午夜,你会想起来,给他一个骚扰的电话。

    所以甘小宁看白铁军擦鞋,会很不爽的问你给谁擦,知道是自己的鞋,才心满意足的说句“继续工作”,白铁军也会在这时给一个鄙视的眼神,做一个没人看见的打人动作。

    所以白铁军闹甘小宁看许三多绕腹杠时,甘小宁会冲着白铁军吼“你给我SHUT UP!”而白铁军会半本正经的回“唉呀你说你那英语,平时我是咋教你的,你说的不对。”

    当然经典的还有两个人逗失去班长痛苦而愤怒的许三多笑,这一段就很难用笔墨描述了,只能看,看一次笑一次,看多了笑多了又开始佩服王宝强,居然可以在这两个活宝中,淋漓尽致的表现出用眼神杀死你这一上乘武功。我最想知道的是,拍这一段,王宝强究竟有没有笑场,又或者笑了几次场。

    特别提醒如果谁要学这对活宝的段子,那么白铁军的话一定要用唐山话说,否则那话里的喜剧感少了九成,他的话还特押韵,看他怎么说一次次从杠上掉下来又爬上去的许三多:“这孩子还真不差,让摔几下摔几下。”哈,有点快板的味道,又有单口相声的韵味,老白,人才啊!

    我们需要你这样的人才,也需要你们这对活宝。

 

 

笑一笑,不带走军营的迷彩

    古龙的七种兵器里,有一种叫离别钩,我喜欢他写杨铮用离别钩的理由:

   “你为什么要用如此残酷的武器?”

   “因为我不愿被人强迫跟我所爱的人离别。”  

   “我明白你的意思了。”

   “你真的明白?”

   “你用离别钩,只不过为了要相聚。”

   “是的。”

 

    只可惜,真正的离别,根本不需要兵器。

    对于自己的走,白铁军心里是有数的,可他一直装着。他说许三多要感谢他的事很多,哪个季度的事;他说要许三多给他洗袜子,还得擦鞋,最后他说许三多看得他发毛,汗毛倒竖。许三多开始学会关心人了,可这关心太外露,那眼神,是得让人生出几分寒意,可最重要的是,白铁军装不下去了,再幽默,再乐观,人都有个死穴,离别,是谁都逃不过去的坎。

    于是餐厅大门打开,看全连人等着他和许三多,听着全连人的掌声,白铁军终于忍不住哭了,他说“咋又是我啊?”“咋就这么快啊?”

    为什么是我,为什么离别来得这么快?没有为什么,相聚就是离别,人生就是战场,我们总在奔赴一个又一个的战场,要说宿命,这就是宿命。

    好在,即使离别,我们也可以记住一些人,运气好的话,也可以被一些人记住。

    白铁军运气好,他能被我们记住,我们记住的,是他一声连长,等连长高成伸出双臂准备接受拥抱,他只给出一个标准的军礼,然后掠过连长扑进指导员的怀抱。

    太搞笑了,我几乎忘记了这是一场离别。

    在我的印象里,只有两个地方的离别可以如此恸容,一个是大学毕业,或者高中毕业,一个是战士退伍。原因?因为我们共同经历了风雨,因为那时我们都还纯粹,即使我们以为自己已经长大了,其实也都还纯粹。

   

    第二天一早,白铁军一个人起床,收拾好行李,离开三班的时候他决定最后回头看一眼他的班他的战友,他看到的是大家都醒着,目不转睛的看他,于是他挤出一个标志性的笑容,倒八字眉向下,眉下的丹凤眼一条缝的挤向上。

    画面就此定格,如果可以,我希望时间也就此定格,而他,从来都不曾离开过那个门。

 

 

最有前途的老末

    网友婉然说“白铁军是个想得开的兵,活得很洒脱,有点像局外人。又甘于低姿态,这样的心态在社会上混,一不小心就成功了。”基本赞同,婉然这番话,用两字概括,或者就叫“中庸”,在儒学里,“中庸”其实是很高的境界,我有时看着都有点天人合一的味道,随着时间的演变,中庸渐渐成了中性词,如今就是贬义的多了,我这里理解的中庸,是润滑剂。

 

    不知道朋友们有没有看过美国一个著名的真人秀节目《幸存者》,很有意思的一档节目,这个节目每一集结尾会举行一个部族会议,在节目中失利的部族会进行投票将一个部族成员淘汰出局。

    留下来的成员,通常是两类人,一类是领袖,一类是润滑剂。《幸存者》的环境其实就好比是竞争激烈的职场,领袖,即公司的核心人物,其地位一般比较稳固;团队中善于协调多方关系的人,即润滑剂,通常也不会在竞争中处于劣势。

    为什么呢,这里有个团队逻辑:领袖留下来,是因为团队需要他来取得胜利,而润滑剂留下来,是因为团队需要他们来更好地协作,发挥集体的力量。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能力并不强的人能在职场中游刃有余——他们会在团队合作中进行沟通,也会在适当的时候“混拍子”,他们能够帮助团队获得胜利从而保全自己,即便团队失败,他们也能用自己的形象和关系,凸显出团队中某些人的不合群。

    白铁军的润滑剂作用体现在哪里?你一定还记得许三多和伍六一比拼一万米比拼俯卧撑后高成让“帮凶”白铁军发表感想时他的讲话吧,他说:“班长、副班长这种敢打、敢比、敢拼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说得多好的话啊,谁也不得罪,既抬了许三多、伍六一,又缓解了高成的怒气;既不会让许三多伍六一写检讨,也达到了高成要压压这邪气的目的。

    这样的白铁军,确实是个人才,部队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尤其战士,谁都会面临一个走的问题,就白铁军个人发展来说,走其实是好事,他的润滑剂特点,定会让他在地方有番作为。

 

 

灾难后,多点白铁军的乐观

    汶川地震已经过去了8天(5月22日),我想“5.12”和汶川,我会永远记住这个时间和这个地名。

    我很想奔赴前线,用自己不算优秀的文字试着去记录汶川的故事,用自己不算优秀的文字试着去温暖灾难下我们受伤的心。

    我记得5月19日晚,重庆电视台播出一条消息:“汶川附近会有6-7级余震,重庆地区会有明显震感。”

    我想电视台的是好意,是告诉市民们无需心慌,可市民们哪能不心慌,不少人纷纷走出房间,在空旷的广场或地面上搭起了帐蓬。

    我觉得很难过,我们的心理尚且如此脆弱,那灾区人民的心,恐怕就更需要我们在捐钱捐物之外的帮助了。

    当然,已经有心理干预的人员有组织的进入了灾区,虽然我没有心理师的资格,但我也很想去,可惜我还有工作,我必须得干好自己的工作,为社会、为祖国的稳定献小小的微不足道的力量。

    所以,我想在这里说,希望受灾的朋友们多点乐观,早日走出心理上的阴影,幸福,一定是属于我们大家的!

    相信我,好吗?!

 

 

后续

润滑剂

    有网友提醒我漏了白铁军的一个经典细节,在老A收拾七连的战斗中,白铁军为“死去”的伍六一、甘小宁等等点燃了三支烟,然后大发言论,“我老白在阵地就在”,结果他充满激情的“你们来两个,我哒哒,我打死两个”的话音刚落,真就一声“哒”响,他身上冒烟,是的,他被打“死”了。

    哈哈,确实是相当经典和搞笑的一段,而这一段,也再次印证了白铁军的意义:润滑剂。

    他是《士兵突击》这部电视剧的润滑剂。一部没有女主角的军旅剧,如果没有白铁军这样的角色作润滑剂,电视剧的色彩会太凝重。其实有没有女主角都好,一部优秀的电视剧都需要松驰有道,有放松,才有真正的高潮。总是高潮,那就不叫高潮,都一样哪能分出什么高低呢;总是放松,看着就乏味、没劲、想睡觉。白铁军,就是这部电视剧的松,有了他在那瞎嚷嚷的放松,才有许三多追逐袁朗的紧张。

    他也是对抗中遭受重创的七连的润滑剂。与老A的对抗中,七连遭遇前所未有的败绩,连队上下,情绪异常沉重,可能这会只有两个人是高兴的,一个是成才,没遇到袁朗的他还在得意着他的射击;一个是白铁军,他得意于他还没“死”。有了白铁军这一闹,就抹去了七连的一部分沉重,给留下的人更多的信心和勇气。

    我喜欢白铁军这样的润滑剂,有这样的朋友也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

    我始终记得高考前的两三个月,心理压力很大,会莫名其妙的心烦,睡不好觉,偶而还失眠。所幸我遇到了一个白铁军这样的朋友,他很会搞笑,和他在一起,听他讲那些天南海北不着边际的事,我会抛开一切烦恼,觉得生命里除了高考还有其他的色彩,除了没完没了的试题原来我还可以放声的大笑,很感谢他陪我走过那段总是被家长和老师告诫我们是人生分水岭的日子,那样一个艰难的心理关,至少我可以过得不那么艰难。

    后来我这位朋友高考成绩不太理想,他没有气馁,也没有参加补习班,直接找了份工作,凭着自己的努力,如今早已是千万富翁。我挺佩服他的,我以为,他成功的原因之一,是他的乐观,是他的润滑剂特质。对了,电视剧后来也借甘小宁的口说过,白铁军开了个小公司,每天吃香的喝辣的,呵,这也算是润滑剂的成功吧。

    润滑剂特质的人,在团队中是推广型的人,他们是一群长袖善舞、擅于交际、生性乐观、充满活力,在任何场合都是带来欢乐润滑剂的人。这是学界的定义。

    这样的定义也适合今天我们所遭遇的这场灾难。我看着奥运冠军邓亚萍、高敏等奔赴灾区,用自己冠军的经历鼓励孩子们找到活着的勇气,她们带领孩子们笑,带领孩子们歌唱,带领孩子们运动,在潜移默化中告诉孩子们要好好活着,坚强的活着,充满希望的活着。此时的邓亚萍、高敏,何尝不是发挥着润滑剂的作用。

    看着孩子们绽放天真的笑容,我觉得,他们比我坚强,或者说,他们比我们想象中坚强。有时候,我们不要去刻意挖掘和放大在他们身上所遭遇的惨痛,给他们一个相对平和、乐观的环境,或者更有利于他们的成长。

    白铁军说他的信条是“好死不如赖活着,只有活着才能战斗下去。”

    我的信条是得好好活着,活着才有希望,才有希望重建汶川的碧水蓝天,才有希望面对我们的子孙微笑,那片土地带来的创伤,我们一起,一步一步,渐渐,结疤,愈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