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儿茶酚胺敏感性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

周末,通过微信朋友圈看到关于儿童晕厥的学术活动。
在网上,也遇到一篇报告,学习一下。
题目是:
RYR2受体C7580T>G突变导致儿茶酚胺能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的延迟诊断的6岁男患一例
作者段泓宇、 周开宇、王川、华益民,作者单位: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儿科(成都)。
这个作者群的文章见过
该研究是儿童晕厥临床特点与直立倾斜试验结果相关因素分析,分析儿童血管迷走性晕厥(VVS)的临床特征与直立倾斜试验(HUTT)结果的关系,结论是性别、年龄、有晕厥家族史、有晕厥病史是直立倾斜试验阳性的相关因素。
话归正题
本例报告
患儿,男,9岁,自3岁起反复出现运动诱发晕厥并伴有抽搐。最初(3岁)在当地当作癫痫给予诊治。
后根据多形性室性早搏、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和室上性心动过速,初步判断为心源性晕厥。
患者先后接受普罗帕酮、胺碘酮、胺碘酮+美托洛尔,以及美托洛尔单独治疗,此类药物用药史长达6年。
此次来诊,鉴于常规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反应不佳、运动诱发晕厥、QRS形态学特诊和心脏结构正常,疑似诊断为儿茶酚胺敏感性室性心动过速。
通过运动试验中发现变性为室颤的多态性和双向性室速。
该患者的运动试验心电图表现。(A)以窦性心动过缓(HR,46bpm)、正常房室传导和室内传导以及正常QT间期(QTc 438
ms)为特征的基线心电图;(B–E)运动期间,以二联室性早搏和多态对联(B)开始,非持续性多态和双向室性心动过速(C和D),以室颤(E)结束;(F)运动终止后室性心律失常恢复为窦性心律期。
通过基因检测鉴定了RYR2杂合突变体C.75 80T>G。
最终诊断:儿茶酚胺敏感性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
由于氟卡尼这种药物不易得到而且父母拒绝植入心律转复除颤器,该患儿继续接受口服美托洛尔的治疗。在4个月的门诊随访中,治疗效果不佳。
儿茶酚胺敏感性室性心动过速是一种高度恶性的遗传性心律失常,多发生于心脏结构正常的儿童和年轻人,在运动或情绪激动时诱发心动过速尤其是多形性室速或双向室速,引起晕厥甚至猝死。该疾病准确发病率尚未明了,预计为1:10000。
儿茶酚胺敏感性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好发于青少年,延迟诊断和误诊现象较普遍。
儿童儿茶酚胺敏感性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多表现反复情绪激动或运动后晕厥,动态心电图及平板运动试验阳性率高,详细的临床病史和平板运动试验有助于改善患儿的早期诊断和干预。基因检测对于及时准确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背景知识】
这些特征是易变的,不是儿茶酚胺敏感性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诊断特异性指标。有时可能会把晕厥归咎于神经系统异常表现如癫痫,而耽误儿茶酚胺敏感性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的诊治。
【阅读花絮】
concerning 用法 可用作介词,也可用作形容词
a delayed or missed diagnosis of CPVT in
children is common and concerning.(本文);
Though recent studies concerning AIRE deficiency have begun to
elucidate the molecular pathogenesis of
organ-specific autoimmunity in patients with APS-1, the autoantigen
responsible for hypoparathyroidism, a hallmark of APS-1 and its
most common autoimmune endocrinopathy, has not yet been
identified.
N Engl J Med.
Cardiometabolic effects of second-generation antipsychotic
medications are concerning but have not been
sufficiently studied in pediatric and adolescent patients naive to
antipsychotic medication.
JAMA
另外,该文发现一处拼写错误,应该是exercise
【永军朗读】
永军朗读
来自永军医学笔记及英文朗读
00:0001:29
前一篇:新生儿川崎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