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N”感受式语文阅读教学

(2009-03-08 21:35:32)
标签:

校园

语文

素养

情境

读书活动

朝阳

分类: 论文

             “1+N”感受式语文阅读教学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对阅读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学实践中,阅读教学围绕 “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维目标来设计展开。如何让学生在阅读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指导学生有效阅读呢?“1+N”感受式语文阅读教学是学生在情感驱动下的感性化的直觉性阅读理解过程,最直接最快速使学生与文本产生共鸣,目标性强,时间短,效率高,极大的丰富和拓展了学生的阅读视野,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全面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1”代指课本中的一个主题单元,“N”代指与这个主题单元相关的广泛而经典的课外主题丛书阅读。

初中生学习压力比较大,课业负担重,很少有时间大量阅读,且课外阅读倾向也有偏差,缺乏指导,缺乏生活的体验。为进行素质教育,我校根据实际进行了较有力度的改革。“1+N”感受式语文阅读教学,正是对学生阅读现状分析、实践、探索出来的结果。

根据语文教学的特点,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由学校提供大的环境条件,教师规划设计,针对每个单元的主题设计教学,让学生亲身感受,体悟学习单元内容,并及时指导有关的课外阅读。这样单元目标明确,扩大了学生的阅读量,增加了学生的阅读体验和生活体验,全面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二、教学过程与步骤

(一)主题丛书阅读,丰富学生“N”的感受和认识。

伴随我市“朝阳读书”活动的不断深入开展,我校建立了一套较为完整的读书体系。学校开设读书超市,各种书目齐全,还配发了各科各单元的拓展阅读材料及市主题学习丛书,建立健全了班级图书角,营造了“时时处处有读书”的单元阅读氛围。为更好地配合语文教学,教师定期和不定期组织学生进行阅读,不断查找资料,拓展、深化课本内容。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根据所学单元主题,教师有目标有方向地进行有效指导,组织学生进行先期阅读。如设定一个大体的阅读范围和几个重点篇目,要求学生认真做好读书笔记和批注阅读。让学生调动自身的情感体验,感知、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表达技巧,品味、揣摩文章的语言特点,形成对文章的初步认识。同时,对于好的段落,要求学生背下来。有感想时,也可以写下来或进行反思,提出自己的见解,进行个性化解读。

在引导学生进行多样化的阅读实践活动中,我们以阅读实践活动为纽带,让学生把掌握阅读方法的过程与提高阅读能力的过程有机结合起来,指导学生注意把自主性阅读与合作探究性阅读,接受性阅读与创造性阅读,理解性阅读与欣赏性阅读有机结合起来。

(二)单元精华采集,采用竞争机制,实现“1”的引领作用。

初中苏教版的语文课本一至六册是按单元来分类教学的,分为35个单元,10个专题和6个名著推荐与阅读部分。每个单元的几篇文章都有共性,也即本单元的学习主题。如“亲近文学”、“信息传播”、“多彩四季”、“小说之林”、“精彩演讲”、“爱国情怀”等。教师把握好每个单元的主题,明确单元的教学目标,就使本单元的阅读教学有了一个基本点和指导方向。

新课标要求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同时,要求学生“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尊寻这些原则,我采用“课内精华采集”的方法,引领学生进行单元感受学习,如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单元阅读的主题是咏物抒怀,学生通过先期的主题阅读,已经大量接触了运用象征手法的文章,获得了丰富的感性经验,这时再通过分析《海燕》《白杨礼赞》,学生会很容易在朗读散文的基础上,理解象征手法,掌握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获得深刻的理性认识;通过分析《石榴》和《紫藤萝瀑布》,掌握散文的语言特点。学生在主题阅读的基础上,再通过以上采集式感受学习,学生丰富了的情感体验,解决了课外阅读时遇到的各种疑难问题,把握了表现手法的基本规律,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益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在学习方式上,我们扣住教学目标,将竞争机制引入课堂,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对单元主题的情感体验。学生阅读和学习主要以小组的形式进行,以学生自主探究、互助交流为主,老师发挥指导作用。在竞争比赛中,学生们有了主人翁精神,感受到了竞争比赛的激烈和刺激,愿学而且乐学。如“多彩四季”这一单元的阅读教学目标为:

1.欣赏散文优美精辟的语言,体会课文表达的感情;

2.学习写景抓住景物特点的方法;

3.学会观察景物的特点,并能描述出来。

由目标确定提问的问题:

1.“你欣赏哪些美的句子?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

2.“课文抓住了景物的什么特点进行描写的?” 

3.“试着写写你观察到的美景?”

让学生们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看哪个小组回答的又多又好。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在短时间内完成了单元目标。学校大力支持,以语文教研组为主组织设计单元感受式阅读教学方案。根据语文教材编写的体例和特点,研讨出51个实施方案,又在每个方案后附上相应的精选的习题,设置了36个情境,让学生亲身体验,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创新,并举办多项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单元考察形式多样,创设情境亲身感受。

针对各个单元目标的不同,教师在阅读教学上精心准备。阅读教学必须以学生为本,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到生动活泼的语文活动当中。创设情境亲身感受,只有通过他们自己的活动,才能让学生学会主动获取知识,从而培养能力,养成习惯,发展个性。在51个实施方案中,都设置了一个情境活动的环节,让学生亲身感受到所学能有所用,巩固和拓展了知识,注重了实际应用能力。如:“多彩四季”单元设置一个评最佳导游小组环节,让学生根据这一单元所学、所看、所搜索的资料,写成一篇导游词,带领大家游览一番,既巩固了知识,又锻炼了能力,具有实战效果。如“狼”专题,设置一场辩论会,这样学生阅读搜集资料有了方向性,并积极地去找,去思考如何在辩论中能获胜。还有“写调查报告”、“给市长的一封信”、“当一次记者”等等。教师策划的这些情景教学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同时学校大力支持广大教师积极投入到课改当中,并举办了一系列读书活动。如:“读名著品人物”、“诗朗诵”、“读书知识竞赛”、“读书手抄报”、“演讲比赛”、“读后感征文比赛”等,举办报告会、讲座、故事会,还鼓励教师、学生多投稿,参加“奥运征文比赛”等,并颁发了证书和奖状。这样丰富了学生的比赛内容,让学生亲身体验到阅读的乐趣。

三、取得的成效

学校通过实施“1+N”感受语文式阅读教学以来,具有传统加创新的特点,在校内发展了教科研队伍,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全面发展了学生动脑、动手、动口、动笔的能力,提高了语文综合素养。具体表现在:

——丰富了学生学习内容,结合实际锻炼了能力;

——学生亲身感受,激发了他们的热情,养成积极读书的好习惯;

——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单元感受式阅读教学的开展,使广大师生热情高涨,并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在全国迎奥运作文大赛中,我校无论参赛人数还是获奖率,都在全市名列前茅,居全区第一,有一名同学获全国特等奖,并到北京人民大会堂参加颁奖活动,我校获得优秀组织奖;在市区主题学习活动中,我校积极参加,多次举行区公开研讨课;在潍坊市朝阳读书演讲比赛活动中,我校获得优秀组织奖,参赛同学获得市演讲比赛一等奖;另外,我校还配合朝阳读书活动组织了作文大赛、手抄报比赛、读书笔记展评,被评为潍坊市十佳学校;组织出版校刊《未名园》;每班都建立健全了朝阳图书角,做到每学期对图书进行定期更换。特别是同学们的“朝阳读书”笔记已形成系列,这在市区两级教育系统中反响很大,并在市区语文教研活动中多次作为典型经验介绍推广,在省教科院组织的课题培训会上,我校高瑞华老师代表潍坊市在会上做典型发言。这不仅在全校形成了浓厚的读书氛围,而且对同学们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具有重要作用。

四、操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1.结合实际,发挥优势

在各单元的阅读教学上,都有不同的侧重点,所以设置的教学活动要根据实际,了解学生的特长和优势,本着“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原则开展,发挥学校设施齐全,师资力量雄厚的优势,力争做到最好。

2.整合学科,优化资源

一些地方课程如:主题学习、实践活动、人生规划、未名雅韵、乡土历史等,与语文学习是分不开的。加强学科整合,优化资源配置,能更有效地进行教学,发展学生的综合素养。单元感受式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形式多样,与其他学科整合,发展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3.课内课外相结合

在方案实施过程中,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课内课外相结合的形式。既不影响学生学习,又丰富了学生的业余生活。有条件还可全家总动员,让学生和家长一起动起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