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尧舜史迹考》22

标签:
历史 |
“尧”字原始为何义?
唐尧帝,姓伊祁,名放勋,“唐”是最初受其兄帝挚之封的诸侯国号,“尧”是其死后的谥号。那么,这个谥号之“尧”字,其原始的含义是什么呢?
”,与“光”字相似,“光”字,在甲骨文中的字形是“
”,其表意为“火在人上,则皆有光明之感”
甲骨文的“尧”字之后,形状变作“
”,小篆作“
”,变化也不是很大。其字形的表意亦是在人之上有物,示意为高。这同后世的解说是一致的:
《说文》曰“尧,高也。从垚,在兀上,高远也。”段玉裁注云:“尧本谓高,陶唐氏以为号。《白虎通》曰:‘尧犹峣峣。峣峣,至高之貌。’”
《史记·集解》言:“《谥法》曰:‘翼善传圣曰尧。’”
这就是说,放勋之所以被上谥号曰“尧”,是因为他忠实地、很好地传承前圣之言,治国安民,选贤任能,克己利国,都站位很高,看得很深很远,其言至善。
我们知道,轩辕黄帝以哲学理论为指导,密切联系社会实际,有着完整政治理论,而唐尧则能很好地继承和发扬光大:
轩辕黄帝提出了以民为本位的治国思想,强调去私立公、——————————
徐中舒编:《甲骨文字典》,四川辞书出版社,1990年版,第1118页。
贱身贵道。而唐尧时想民之年想,急民之所急。他说:“吾存心于先古,加志于穷民,痛万姓之罹罪,忧众生之不遂不不也。故,一民或饥,曰此我饥之也;一民或寒,曰此我寒之也;一民有罪,曰此我陷之也。仁行而义立,德博而化富。故不赏而民劝,不罚而民治,先恕而后行”;
轩辕黄帝提倡治理国家,要选贤任能、爱地亲民。而唐尧身体力行,为了选贤禅位,先咨询于四岳之长,后下嫁二女为舜妻,观察、培养虞舜的治国能力。将帝位禅于一介平民,而不传于己子丹朱。因为,他认为己子丹朱不肖。曰:“终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此等大公无私的精神,在中国四千多年的历史上无人能及!
轩辕黄帝治国,提倡法制,在《黄帝经》中有“以道立法、刑德相养、执法有度、循名责实、执法守法”等论述。唐尧对此践行不误。他“能明驯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便章百姓。”同时,他又亲自主持“五刑”的制定,对于不守国法、祸国殃民的人,进行必要的处治;
轩辕黄帝的经济思想中,有“人本在地、顺时而树、赋敛有度、富民强国”的论述。唐尧承先启后,分命羲仲、羲叔、和仲、和叔观察日过四象四仲中星的准确时间,修定历法,敬授人时,以为“顺时而树”……
凡此,无一不是对轩辕黄帝政治思想的忠实传承。所以,唐尧的谥号本身,就是历史赋于他一个忠实传承轩辕黄帝政治思想的典范之所谓。
——————————
贾谊:《新书·修政语上》。
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