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模范村--徽州唐模村

标签:
徽州唐模村唐朝模范村摄影徽州旅游 |
分类: 徽.赣 |
http://s7/mw690/001stFIjzy7lyEhYQome6&690
唐模村素有"风雅山水田园、徽派古建长廊"之称。 唐模村徽文化底蕴十分浓厚,拥有人文特色和古园林特色,被游人誉为“中国水口园林第一村”美誉。
http://s10/mw690/001stFIjzy7lyEuKdbb59&690
http://s4/mw690/001stFIjzy7lyEv7Fm3b3&690
经过几代人的辛苦劳作,先后建立了中汪街、六家园、太子塘等建筑物,逐步形成了一个聚族而居的村落。取名“唐模村”。(另一说按盛唐时的模式、风范、标准而建成)。
http://s3/mw690/001stFIjzy7lyEgiSQif2&690
1087年,郡北许村的许贵一、许贵二兄弟俩投靠唐模村姑父家。经过几代繁衍,许氏比当地的汪、程、吴三姓人丁更为兴旺,成为唐模村的大姓望族。但他们不忘姑父的收养之恩,仍沿用“唐模”这个村名。
http://s9/mw690/001stFIjzy7lyEg2Xvq78&690
唐模村庄的形成、命名,是古代的徽州人重视风水与忠君思想结合的产物,深深地烙上了历史文化的印制。
是江南乡村村头理景最具代表性实例。
http://s5/mw690/001stFIjzy7lyEgLO2oe4&690
http://s12/mw690/001stFIjzy7lyEhSe5Jfb&690
清代的
《入地眼图说》卷7一节中说:“入山寻水口……凡水来处谓之天门,若来不见源流谓之天门开,水去处谓之地户,不见水去谓之地户闭,夫水本主财,门开则财来,户闭财用之不竭。”
http://s15/mw690/001stFIjzy7lyEvdEU6be&690
徽州人之所以热衷于在村口建造水口,主要是因为受风水理论的影响,他们认为水是财富的象征,为了防止财外流就应该修建“水口”,将水留下来,才会“户闭”则财用之不竭。
http://s14/mw690/001stFIjzy7lyEvCwNf2d&690
水口多选于山脉转折,流水环绕的地方,此外在水口还会辅助建造些富于人文气息的建筑,以庙、亭、堤、桥、树为主,据说可以加深水口的锁匙气势。
http://s8/mw690/001stFIjzy7lyEyVInda7&690
一条小溪穿村而过,溪中有一座清代建造的高阳桥。高阳桥连同建于其上的廊房现已改建成茶室。 http://s1/mw690/001stFIjzy7lyExGkeYb0&690
特别是唐模的古老水街,令人备感吉祥平和。
http://s2/mw690/001stFIjzy7lyEviJ2xb1&690
在唐模这个中国田园诗画乡村,游览小西湖、兄弟翰林牌坊、檀干园、水街等景点。
http://s11/mw690/001stFIjzy7lyEuno9kca&690
还可以游览《天仙配》拍摄区。 http://s3/mw690/001stFIjzy7lyEg63uy42&690
唐模村堪称为一座园林式古建筑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