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http://blog.sina.com.cn/u/1336942103
首页
博文目录
关于我
个人资料
微博
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博客等级:
博客积分:
博客访问:
关注人气:
获赠金笔:
0支
赠出金笔:
0支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
中
小
唐朝模范村--徽州唐模村
(2018-07-15 15:37:58)
标签:
徽州唐模村
唐朝模范村
摄影
徽州
旅游
分类:
徽.赣
唐模村,始建于唐代。培育于宋、元、在明、清盛兴。
因经济活跃和民风纯朴,被誉为"唐朝模范村"。
唐模
是徽州历史悠久,人文积淀深厚的文明古村。
唐模村位于黄山市徽州区潜口镇境内,毗邻歙县棠越牌坊群。如今为国家级AAAAA级旅游景区。
檀干溪穿村而过,全村夹岸而居,村内以其千年古樟之茂,中街流水之美,十桥九貌之胜及"一村三翰林"之誉而闻名中外。
唐模村素有"风雅山水田园、徽派古建长廊"之称。
唐模村徽文化底蕴十分浓厚,拥有人文特色和古园林特色,被游人誉为“中国水口园林第一村”美誉。
唐模村原为歙县所辖,现属徽州区。为唐朝越国公汪华的太曾祖父叔举创建的。
公元923年,汪华的后裔汪迁回故乡,
他用八卦相中了山泉寺对面的狮子山,而且那里有太祖叔举种植的大片郁郁葱葱的银杏树,认为在这里居住可以发子发孙,于是率儿孙迁到狮子山居住。
经过几代人的辛苦劳作,先后建立了中汪街、六家园、太子塘等建筑物,逐步形成了一个聚族而居的村落。取名“唐模村”。(另一说按盛唐时的模式、风范、标准而建成)。
1087年,郡北许村的许贵一、许贵二兄弟俩投靠唐模村姑父家。经过几代繁衍,许氏比当地的汪、程、吴三姓人丁更为兴旺,成为唐模村的大姓望族。但他们不忘姑父的收养之恩,仍沿用“唐模”这个村名。
唐模村庄的形成、命名,是古代的徽州人重视风水与忠君思想结合的产物,深深地烙上了历史文化的印制。
是江南乡村村头理景最具代表性实例。
水口是风水学中一个重要的要素,所谓“水口”是指水源所从出之洞口,在徽州村落建设中是一项重要设施,对绿化和生态环境优化有着典型的意义。
清代的 《入地眼图说》卷7一节中说:“入山寻水口……凡水来处谓之天门,若来不见源流谓之天门开,水去处谓之地户,不见水去谓之地户闭,夫水本主财,门开则财来,户闭财用之不竭。”
可知水口有两种:“一为水流入之处,一为水流出之处,前者要开敞,后者当封闭。
徽州人之所以热衷于在村口建造水口,主要是因为受风水理论的影响,他们认为水是财富的象征,为了防止财外流就应该修建“水口”,将水留下来,才会“户闭”则财用之不竭。
水口多选于山脉转折,流水环绕的地方,此外在水口还会辅助建造些富于人文气息的建筑,以庙、亭、堤、桥、树为主,据说可以加深水口的锁匙气势。
这个是同胞翰林牌坊。
为纪念清康熙钦点许承宣、许承家兄弟俩同入翰林而建。
因其工丽典雅,雕刻精美极至。被誉为唐模村的门户和象征。
唐模村落在选址和布局上非常讲究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田园风光幽雅别致。
亭坊街桥古韵悠悠。
如今村中还保存着较完好的青石板路。
一条小溪穿村而过,溪中有一座清代建造的高阳桥。
高阳桥连同建于其上的廊房现已改建成茶室。
特别是
唐模
的古老水街,令人备感吉祥平和。
水街两岸分布着近百幢徽派民居和夹溪而建的街道市井。
唐模
堪称徽派气息浓郁的典型古村落。
绝大多数南方人家冬季没家里没取暖设备,家里比外边还冷,孩子穿的跟面包一样。
唐模村如今为
中法合作乡村旅游示范区,是
国内唯一充满徽式的法国浪漫情怀的民宿。
唐模法国家庭旅馆是安徽省旅游集团与法国弗朗什孔泰大区合作开发的国际乡村旅游示范项目,获得法国家庭旅馆联合会授权。
这是该品牌首次在欧洲以外地区使用。唐模法国家庭旅馆以弘扬徽文化为载体,突出徽派古建筑风格。
叠加现代元素、中西文化元素充分融合,格调品味高雅。
在
唐模这个
中国田园诗画乡村,
游览小西湖、兄弟翰林牌坊、檀干园、水街等景点。
还可以游览
《天仙配》拍摄区。
唐模村堪称为一座园林式古建筑物馆。
这是
许氏大祠堂。
凡有违反族规,则在这里被教育和受到处罚,直至驱逐出本族,所以也可以说祠堂是封建道德的法庭。
有的宗祠附设学校,族人子弟就在这里上学,正因为这样,祠堂建筑一般都比民宅规模大,质量好。
有权势和财势的家族,他们很讲究祠堂的建造,高大的厅堂,精致的雕饰,上等的用材,成为这个家族光宗耀族的一种象征
。
和别的徽州一些大祠堂相比,唐模许氏大祠堂在建造上区分的更为严格。
下篇我们就去景德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