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鹧鸪天】集锦

(2020-04-16 19:06:39)
标签:

杂谈

【鹧鸪天】集锦

【鹧鸪天】集锦


【鹧鸪天】集锦


【鹧鸪天】国祭感怀

蒋贵龙(江西)

可恨瘟神祸世虫,江城两月惨云封。同袍殒命天垂泪,勇士捐躯地动容。

旗半下,体全躬,神州默默悼英雄。齐心协力驱冠毒,祈盼环球现彩虹。


【赏析】

这个清明节,因为疫情而显得不同以往。是日,举国上下同默哀,降半旗,鸣长笛,躬身拜,献鲜花,一切都显得意义非凡。作者很好地抓往了今年清明节的特征,进行了全方位的扫描。尾句祈盼全球取得抗疫胜利,不仅充满了正能量,更拨高了整体词意的高度。


【鹧鸪天】致春姑娘

文/刘元炳(江西南昌)

待字闺中有几何?东君执意扣窗珂。 洪崖顶上莺争树,赣水河边燕戏波。

吾壮矣,汝知么?相思洒满北山坡。迎亲定在春分日,揭起头巾尽兴歌。


【赏析】

整词用比喻、拟人手法将春天化为东君和春姑娘之间的情爱故事,给人于不一样的感受,引人入胜且让人耳目一新。尾联”迎亲定在春分日,揭起头巾尽兴歌。”更是掀起了一波高潮。用词生动形象,两个三言句使用问答句,不仅巧妙而且对仗难得的工整,唯“洪崖”句按词意应只取“崖”之意,“洪崖”一词不知是取自地名还是传说中的仙人名,唯此难解。



【鹧鸪天】春之咏叹调

文/刘元炳(江西南昌)

鼓未敲时钹未鸣,闺房一派笑嘻声。红衣绿袄方裁出,粉黛蛾眉已绘成。

风伴嫁,雨相迎,羞羞答答几多情。何曾识得佳人面,转瞬骄阳照落英。



【赏析】

同是选自于刘老师的咏春作品,此作品朗读起来轻快明亮,更像题目所题的咏叹调。词意采用拟人手法,描写春之媚态,既形像、生动,又传神、到位,且笔法老炼、细腻、得当。可惜尾联收结句情绪急转而下,“照落英”的收尾感觉有点伤景,把前面铺垫的洋洋喜气氛围冲淡了。


【鹧鸪天】青涩

文/杨柳岸(湖北宜昌)

朗月疏星风入松,心头撞鹿水叮咚。桥头相拥听蛙鼓,槐下相依望桂宫。

云吞月,水生风,桃花人面两朦胧。那番情景何曾老,总在山盟海誓中。


【赏析】

作品对曾经的一场人约黄昏后进行了细腻、深入的描写,既动情又感人,引人无限遐想。曾经月下山盟海誓,依稀心头撞鹿云云,把人拉回到青春少年时。用词精炼,语句流畅,章法严谨,意境高雅,一气呵成,实属鹧鸪天词作的佳品,推荐收藏学习。


【鹧鸪天】仲春抒怀

文/郑长山(湖北红安)

紫燕翻飞绕画梁。鹃花绽放漫山庄。桃红柳绿阡原醉,日暖风和渔米香。

情切切,意茫茫。征鸿几度寄愁肠。清明临近浮云倦,布谷声声唤返乡。


【赏析】

好一幅莺歌燕舞,山花烂漫的仲春美景。几度愁肠,应节缅怀。布谷声声,一片祥和。立意深远,表意直达。佳作推荐。


【鹧鸪天】节近中秋

文/家在五柳堂(河南信阳)

仙桂初成丛菊新,时来秋月共烟村。青山有意题佳句,细柳知音化彩云。

尽醉酒,出凡尘,巡天遥看物华亲。樽前三径今犹在,且赴桃源寄率真。


【赏析】

题目节近中秋,词意亦一片的秋意。在刻意的打造下,词的上阕充满了诗情画意,下阕笔锋一转,直接用第一人称的视角进行描述,使得读者的代入感极强,仿佛自己正带着半熏的酒意翱翔于天宇之间。作者更进一步使用暗喻归隐之路的三径和桃源仙境相呼应,将情感发挥得淋漓尽致,拓展了词意的视野和内涵,推荐精华。


【鹧鸪天】桃花

文/江东艾草(南京)

粉黛缤繁绽靓容,风情万种笑眉中。香君扇底骚人羡,陶氏源头雅客逢。

情烈烈,意浓浓,痴男怨女趣相同。采来瓣蕊妆娇艳,葆得青春羞赧红。


【赏析】

作品上阕采用拟人、引用等修辞手法,烘托出桃花之美,下阕添加进青年男女之间朦胧而热烈的情愫,延伸了桃花象征爱情的含义,也提升了词意的高度。用语简练,描绘生动,引典合适,“痴男怨女”用词稍有瑕疵,痴可以,怨字不够精确,瑕不掩瑜,推荐精华。


【鹧鸪天】乘舟

文/落尘(甘肃)

习习春风荡柳烟。粼粼湖面映春天。两三芦鸭波光戏,四五扁舟竹影牵。

呼斗笠,坐渔船。笑迎鸥鹭水中穿。翁摇橹桨歌声起,白发银须不老仙。


【赏析】

一首画面感极强的作品,词意流畅,意境优美,作者笔法娴熟,对春天江面上的景物和悠然自得摇桨的老翁描绘得生动形象!读之仿佛置身其中,醉人心扉,佳作推

【鹧鸪天】中秋吟

文/柳诗音

满地胭脂泪染红,相思一缕入怀中。樽前独伴天边月,篱下偏吹塞外风。   

听过雁,数鸣蛩,庭园默默望苍穹。西窗剪烛当年事,侬解秋声谁解侬。  

 

【赏析】

作者一开始就没打算约束自己的感情,”满地胭脂泪染红,”开篇就直接就把相思之苦抛洒一地,是啊,触景生情,把苦闷的相思倾泻一下也是理所当然的。所谓相思过处皆寂寞,一句西窗剪烛将回忆轻轻导入,”侬解秋声谁解侬”的结言结而未尽,意尤袅袅。


【鹧鸪天】第35个教师节感怀

 文/张邦发

遥想当年执教鞭,茅庐初出置身旋。黎明虔读贤言著,半夜查询疑惑篇。

亲表率,重身传。一腔热血讲台捐。回眸耕作黉门地,不误农时心不悬。


【赏析】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就是人民教师的真实写照!作品相信也是作者的亲身感受,才能写得这么情真意切。“亲表率,重身传。一腔热血讲台捐。”这讲得正是从青年时期一直执教到老的人民教师一生的高度概括,当看到作者因为自己不误黉门地的耕作而宽心时,不由得要对作者,要对所有的人民教师敬上一个礼,谢谢老师!

【鹧鸪天】白乐天之快意人生

文/婉馨(广东韶关)

杨柳樱桃歌舞欢,笙簧琴瑟色声缠。妙龄红袖添香伴,独宠娇人仅素蛮。

花向晚,夜阑珊,江州司马悯贫难。琵琶一曲肝肠断,湿透青衫在客船。


【赏析】

这是一首对诗人白居易和《琵琶行》进行解读的作品。当然,想要通过几十个字就对两者做出解读也是不可能的,所以作者巧妙的把白居易在九江郡任司马的生活片段和琵琶行里的情景,通过准确的提炼来把两者交融在一起,使人通过对白居易先生和琵琶行长诗的了解自行脑补,构思巧妙,令人叫绝。

第二句“素蛮”指白居易的两个家伎樊素、小蛮,词中“香伴(名词)对素蛮(名词)”倒也对仗工整,点赞学习!


【鹧鸪天】访燕子楼不得入

文/枕云卧月(江苏)

春半闲游燕子楼。小桥曲岸泊扁舟。金钟蜀锦争春色,铜锁朱门映客眸。

池水皱,柳丝柔。东君岁岁惹离愁。古今多少诗文客。借此空楼说事由。


【赏析】

古诗词对事物和景象有直描或侧写手法,该词作正是通过访燕子楼不得入而进行的侧面描写。要读懂该词就不得不先了解一下燕子楼的历史。燕子楼原为唐朝贞元年间,武宁节度使张愔为其爱妾、著名女诗人关盼盼所建的一座小楼。张逝世后,关矢志不嫁,张仲素和白居易为之题咏,遂使此楼名垂千古。后历代诗人咏诵不绝。了解了历史就会明白作者尾句”古今多少诗文客。借此空楼说事由。”的慨叹了,佳作推荐。


【鹧鸪天】叹春(晏几道体)

文/桑榆(北京)

碧野清风三月柔。百芳怒绽耀双眸。雁翔莺舞引吭啭,花颤枝摇掩面羞。

情脉脉,意悠悠。怜香恋翠欲春留。怎知自古东流水,花落花开人枉愁。



【赏析】

一首正当时令的惜春作品,拟人的手法细腻,意象描述恰当,下阕将情感轻柔的输入,情景相融,“怎知自古东流水,花落花开人枉愁。”结束语拔高了词意,意蕴悠远,佳作推荐。


【鹧鸪天】老少上坟吟

文/唐德(山东)

松柏苍荫映空天,携孙策杖赴阡原。微风毛雨濛濛路。慵雀凄鸦寂寂言。

添新土,去青蕃。坟前化纸泣声咽。苍天举事何公道?纵让翁童悼壮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