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14/middle/4fae6927gb0fb5940fe3d&690
李家山在一个U型山谷的两侧依山而建,当地人说像一个凤凰展翅的形状,这些人家就建在凤凰的两个翅膀上。山势陡峭,所以房屋错落有致,参差上下,落差很大。
http://s12/middle/4fae6927g78191803cc0b&690
李家山的古村落最为原始的,它错落有致,寂静无声,象躲在深闺里的姑娘一样,秀美惊奇,仿佛与尘世绝缘一样。无论你站在哪个角落说话整个村落都会听的见,这里看来只有说悄悄话比较适合,最让人担心的是,这个村路会不会随着雨水的冲洗和自然的破坏,有那么一天而无法在居住,并且悄无声息的消失。http://s11/middle/4fae6927g781918053f8a&690
这里可以利用的土地真是区指可数,只有可以站的可以走的窄窄的巷道,会随着自然环境的影响道路越来越窄,房子也处于悬崖之上,那里基本没什么修复和整治,古村落的风貌一切保存的完整如初,那房那檐,那门那院,那人那山,那石的建筑和那土窑洞的门窗与山脉仿佛浑然一体,恰如巧夺天工,实在令人叹服!
http://s4/middle/4fae6927g781918086243&690
窑洞可就坡而掏,也可土坏青砖圈垒,真个丰俭由人。穷人无钱,当然就着土坡掏个洞洞就算了,照样冬暖夏凉。有人还就着天然形成的土坑向四面掏去,再修条隧道通向外边,自成一统,住起来十分惬意。http://s10/middle/4fae6927g7819180cf8a9&690
但要看土。土是立土(纵向土纹),大多需要加上几根横木做梁,以免日久干裂土块下来;如是横土,则无须加固。如土质好,象临汾便是如此:用锹一铲,油光锃亮,不用装饰,看着也舒坦。但要圈窑,便要加上大量材料人工。先打立墙,隔墙可简,承重即可;两边外墙要足够厚实,以能承受住拱顶分来的横向推力。然后用木条做出圈顶的弧形,从最里面开始依次向外,用砖石依木模之型,边砌边插楔挤住,边封底灌浆防渗,边外移模型继续下一圈。圈到前面,窑就成型了。做出花边,便是明窑;前面封脸,上砌女儿墙护栏,便是暗窑。顶上续土,厚薄随人。http://s11/middle/4fae6927g78191810040a&690
既可夯实碾平,晾晒粮食,也可铺砖成院,继续建房,什么也不误。李家山这窑不仅磨砖对缝,顶上重新加梁铺瓦,且加三米飞檐,木柱走廊,三面皆如,号称窑洞四合院,远非一般人家可求。那砖要横竖对缝,且横平竖直,才能好看.因此必须严格尺寸,平展光滑,边角无损。砌砖也不再是一般的黄土白灰加麻刀,而是用淋好的灰浆及米汤滴灌。建成真是百年无损,但成本极高。
http://s9/middle/4fae6927g781918148f38&690
这里的民居随山就势,层层叠叠的明清建筑,就是一幅人工创作的秀丽画卷。李家山村有两条向南流的小沟,在村南汇合,注入黄河,两沟之间的山峁,形似凤凰头,左右两山则是风翼了在几百米约
40度的高山坡上,精心设计,精心施工,依山就势,高下叠置,从沟到顶,多达九层,其造型不同,风格殊异。
http://s12/middle/4fae6927g78191817957b&690
李家山村的建筑均以水磨砖对缝砌筑,砖、木、石雕及精美匾额比比皆是。建筑形式多以砖拱顶(窑洞)明柱厦檐四合院为主,且依山坐楼。侧房、马棚多为一泼水和双泼水硬山顶瓦房。街道高高低低,用条石砌棱,用块石铺面。水路布局合理,沟心卷洞,送出村外。
http://s5/middle/4fae6927g7819181aa3e4&690
李家山村民居的形态在八种以上,这些无论豪华的清代建筑群,还是穴居生活的土窑洞,无不附着中华民族的灵魂,它确系民族的东西。正如专家们说,这儿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它蕴藏着黄土民情风俗和丰厚的黄河文化。
http://s14/middle/4fae6927g7819181dac0d&690
村里的三口井,井在沟里,在一片黄色厚土里,水是李家山的重要命脉。
http://s4/middle/4fae6927g781918223f13&690
穿行于高高低低,用石块砌成的路面上,每一座窑洞的院子我都可以自由进出,可以近距离地观看那些砖木石雕及精美匾额。走到沟底向上看,约40度的高山坡上,高下叠置着从沟到顶多达九层窑洞。那些用水磨砖对缝砌筑的窑洞,精心设计,精心施工,依山就势,其造型不同,风格殊异。
http://s3/middle/4fae6927g78191826e902&690
几孔窑洞围成一个院落,可以晾晒农作物、堆放劳动工具和石碾子等,也是邻居串门的休闲场所。大多数窑洞深7~8米,宽高均为3米左右,窑洞分为前后两处,门一般开在左边,进去就是卧房,窑洞里的卧房概念就是一个炕,后处放置着箱柜等生活用品。吃饭可以坐在炕上。窑洞的炕上,女人们在上面做针线活,男人们拎来酒壶,念书的小孩取来课本,可见这炕的功能确实不少。
http://s5/middle/4fae6927g7819182b69f4&690
黄色厚土里的窑洞同样也有着丰富的感情,那窗花上的剪纸竟然是鸡的身上飞着鸟,猴的屁股长着花,窑洞上有一串串红红的辣椒、黄黄的玉米棒子。看着这一切,能不想象窑洞里的人们对生活有着多少浪漫的向往呀!
http://s4/middle/4fae6927g7819182e8c93&690
http://s13/middle/4fae6927g78191833032c&690
http://s1/middle/4fae6927g78191837a580&690
http://s11/middle/4fae6927g7819183dafda&690
http://s14/middle/4fae6927g78191840d8cd&690
http://s12/middle/4fae6927g7819184551fb&690
http://s8/middle/4fae6927g781918487ee7&690
http://s4/middle/4fae6927gb0fb587a9fd3&690
http://s6/middle/4fae6927gb0fb589921d5&690
http://s1/middle/4fae6927gb0fb58c70160&690
http://s5/middle/4fae6927gb0fb5903e9a4&690
http://s7/middle/4fae6927gb0fb595f7816&690
李家山村是中国民居百花园中的又一奇葩。其独特的土地,独特的人文景观,特别是那四合院窑洞,构成的“立体交融式”乡土建筑,在全世界独一无二。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山水的完美和谐。在这里,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人与自然是那么和谐相依。聚中华智慧的清代建筑群、赖以为生的穴居土窑洞,全都附着着中华民族的灵魂,蕴藏着黄土民俗风情和丰厚的黄河文化。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