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大山深处,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为大山孩子默默奉献自己的青春,他们不在国家编制之内,他们也不被法律所认可。几年前,他们被勒令清退,但到了今天,他们依然存在,因为他们不可代替。过去他们叫做“代课老师”,现在他们被称呼为“临聘老师”,其实他们就是一群山区老师,同时他们也是一群农民,而在我心中,他们是真正的大山脊梁。

麦田二小,位于四川马边大山腹地,一个叫烂池子的村落,距离乡镇需要徒步五个小时的险峻山路。学校原来在一间破旧篱笆房子里,2006年底麦田计划在这里兴建了新的学校。学校落成那天的感人场景依然历历在目。当时,学校有两个代课老师,39名孩子,四个年级。2009年10月,在没有通知的情况下(其实也无法通知,烂池子村“两不三没有”:不通电,不通邮,没水,没电话,没信号),我们突然回访学校,目的是检查学校的使用情况。

虽然有心理准备,但我们依然有些措手不及。学校里还有一个代课老师,两个班,15名学生。

让我们难过的是,一些本该在学校读书的孩子却在学校附近游荡,有些面孔还是那么熟悉……

学校有了,学生有了,今年电也有了,却依然没有让所有孩子都读上书,原因却那么简单,一是有些孩子家贫,需要在家里帮忙干农活,而另一个最主要的原因是没有老师,因为工资实在太低,无法维持基本生活,另一位代课老师最终于今年初离开了烂池子,导致二年级和四年级的孩子全部失学了……

这是代课老师李易坤,一直在烂池子村学校坚持了七、八年。当年他发现孩子在猪圈里上课,就决心留下来任教。后来搬到了原来的篱笆墙学校,再后来搬进了麦田学校。他每天上课,来回要走四小时山路,每月300元工资,而他一直坚持到现在。

要不是他,这里的15个孩子也将失学,所以学校和孩子需要他,我们也需要他。


麦田十小,在高寒地区接受着风雨的洗礼,学校一共有三位代课老师,他们非常期待有经验丰富的老师给他们指导。

代课老师曲别曲布和吉克布尔

善良而美丽的代课老师吉那仁子

相聚时间很短,我能感受到吉那仁子对我们的期待

还有那群可爱的孩子

麦田七小代课老师阿洛格哈

盘家湾校点代课老师牟长安

麦田九小代课老师任朝清

贵州册亨,两年前麦田曾经在这里资助过一批代课老师,今天我们是来回访的。

雨雾中的田坎村学校

学校的孩子们

志愿者的走访

探访代课老师候登文的家

这是一所破旧的木头房

老师说,家从不用关门,因为家里无东西可偷

家里唯一闪耀的是老师两个弟弟优秀成绩的见证

卧室

老师年轻的妻子和可爱的孩子

候登文,生于1988年,这个80后的代课老师,父母双亡。从15岁开始至今,已经做了6年代课老师。现在每月300元工资,要照顾自己一家三口,还要照顾父母遗留下来的两个弟弟,他们还要读书和生活。我们能够想象他的生活有多么艰辛。但他依然热爱这个岗位,他说,只要学校还存在,只要学生还需要,他就会留下来。

岑福任、候朋、王应珍
王仕吉、岑光富、王永德、韦定兵

韦正梅、杨界、侬彩元
岑南华 、罗朝海、罗朝阳

去麦田八小要翻越几座大山

还要过一座桥

就在桥的那边原来有一所帐篷学校,还有一群孩子和一位代课老师

代课老师叫阿西克波,是当地公认最有学问的老师

2008年3月,记忆中他有一头白发

记忆中,他的手很粗糙很粗糙,上课时他是一位有经验的老师,放学后他也是一个朴实的农民,因为300元工资无法养活一家人。

后来,我们为孩子建了一所学校,麦田八小


今年,我们又对学校作了回访,发现老师年轻了,花白的头发变得乌黑

我们在教室没发现粉笔,老师小心的从衣服口袋里掏出一个小纸盒,里面有几根短短的粉笔头。

记得临别时,老师跟我说了两个愿望,一是希望能帮另一个班的孩子募捐15套新课桌,后来衢州麦田实现了他的愿望。第二个愿望就是帮他大学毕业的儿子找一份工作……

从此,我记住了那一张张可爱的笑脸




从此,我记住了那一份专注的神态

记住了那些在鲜红国旗下默默奉献青春的代课老师,他们是大山的脊梁!
后记:我们为山区建了学校,为孩子募捐了学习生活费用,然而如果没有老师,孩子照样面临失学。对于现行的国家政策,我们不知道代课老师(临聘老师)未来的命运,但今天,我们知道老师有多么重要,现在麦田还有能力,我们着手解决麦田二小的缺老师的问题,并帮助这些代课老师,争取学生回到学校。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