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更名乃滑天下之大稽
文/flowl
刚刚在新浪博客专题中看见石家庄市科技局副局长、省政协委员陈玉建议为石家庄改名,其理由是:随着省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和对外交流的增多,“石家庄市”这个名字,与今天的社会发展、省会地位和人民需要已不相称,需要改成一个更加响亮、能承载省会文明和人文素养且耐人寻味的名字。
看罢此新闻,我很想笑但又笑不出来,颇感困惑:
1、石家庄的名号不够响亮?
提议者无非是认为“石家庄”的“庄”太小了,给人以农村的意味,名号不够响亮,和堂堂6900万人的省会城市形象不符。河北省的经济状况如何我不熟悉,人文素养提高成啥样我不了解,但要说“石家庄”名号不够响亮却绝对不敢苟同,作为省会城市,这是连小学生都知道的常识,和北京、长沙、武汉等早已是如雷贯耳!
2、更名就体现了自主创新思想?
该政协委员还煞费苦心的为石家庄拟定了3个名字:西柏坡市、冀都市和北宁市。 “西柏坡作我们城市的名字无疑可以增加城市魅力”,“冀都这个名字在河北历史上还没有重名,符合自主创新思想”,等等。为啥选中了这3个名字我没兴趣知道,也不觉得这3个名字就能体现“省会文明和人文素养”,但仅仅因为历史上从来没有的重名就“符合了自主创新思想”颇感好奇,难不成我们国家大力提倡的“自主创新思想”到了我们国家的各级官员手里就是这样理解的?
3、地名何以能够
“传承省会文明与人文素养”?
中国人口很多,同名同姓的不在少数,可人生的际遇确是大相径庭,“刘德华”可以是叱咤娱乐圈的天王巨星,也可以是一公司的普通职员,还可以是每天从门前经过扫大街的大爷,地名和人名一样,都仅仅只是一个方便识别、记忆的符号而已,何以承载了“传承省会文明与人文素养”的重任,历史上地名的更换也不在少数,但从没听说过有这种理由!
从以上3点可以看出,“石家庄更名”纯属毫无必要之举,滑天下之大稽,理应强烈关注国计民生的堂堂省政协委员,何以会提出如此荒唐的提议,忍不住问问:政绩工程重要还是百姓重要?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