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话说兔爷(旧作)

(2023-11-14 11:25:07)
标签:

话说兔爷(旧作)

旅游观光

时尚

文化

颐翁诗词

分类: 龙年话龙
话说兔爷(旧作)
旧作重发

                  话说兔爷     福兔迎春话干支 

 

        图腾文化,当在旧石器中期。人们开始刻画纪事之时。

        我从2008的戊子年,鼠第一开始,每逢新年至春节期间,总要写几篇有关当年的时令属相的博文。牛年说牛,搞的最多。竟然搞了24篇。蔚为壮观啊!去年的虎年话虎,也搞了十多篇。2011年是辛卯兔年。我有三个亲人属兔。似乎也得多写一些有关兔属相的博客才好。不过查了查网上的资料。中国的兔文化,还真欠发达呢。兔图腾,起于何时?已无可考。不过从月兔与嫦娥奔月的传说来看,这兔图腾似乎应当是很古老的。既然没有现成资料可考,那就只好杜撰一些了。

        首先,兔与图,同音。看来仓吉造字时,是以兔子的形象为蓝本,开始其涂涂抹抹的。先就是画了一个兔子的形象,头小身大,如繁体字的圖、圗、啚或凸等等。古时野兔遍地都是,那是一个鼠与兔类泛滥的时代。应当是早在6500万年前,恐龙灭绝之后的,又一个独霸地球的动物世界。但是后来由于鼠兔对地球环境的破坏,受到了大自然的惩罚。才使得狼和鹰狮虎等得以迅速发展,出现了这些以鼠兔为食的猛兽图腾。中国的龙图腾,是由多种动物组合而来的图腾。因为鼠兔的弱小,很早就被其他图腾的部族所吞并。所以很少有记载说龙身上的那一部分是鼠兔。据说是“蛇”氏族不断 合 并"鹰"、"鹿"、"马"、"猪"、"鱼"等部族,因此,在"蛇"上增加了鹰的爪、鹿的角、马的身体、猪的咀、鱼的鳞等,渐渐成了一个变体的动物--"龙"。  

这是一个大联合、大统一的整体,是中国多民族统一的象征。也有说是由骆头,蛇身,鹿角,龟眼,鱼鳞,虎掌,鹰爪,牛耳构成的. 在中国的神话与传说中,龙是一种神物,具有虾眼、鹿角、牛嘴、狗鼻、鲶须、狮鬃、蛇尾、鱼鳞、鹰爪、九种动物合而为一之九不像之形象。它集狮头、鹿角、虾腿、鳄鱼嘴、乌龟颈、蛇身、鱼鳞、蜃腹、鱼脊、虎掌、鹰爪、金鱼尾等。其实,龙吟如兔,龙跃如兔。兔、图、土是汉字中最早出现的读音。至于兔在12地支中排位第四的故事,都已经被大家嚼烂了。说什么兔子因其骄傲、中途睡觉才落在了老牛和老虎的后面。实在是有损于玉兔的美好形象。我只能把它放在本博文的附录里了。

        不过从狡兔有三窟的说法来看,兔的智慧是超人的。不仅跑得快,必要时土遁而去,也是最有效的一招。据查,兔不只是有三窟。而是在一处居所有三窟。每隔一段距离。大约是一次跑累了的距离,又建了互为犄角之势的另外一处的三窟。过去每逢年节,家里都要摆上兔爷,以示吉祥如意。我记得小时候的兔爷,底坐下还有一个可以吹响的苇子哨。吹孔一般在兔爷的背后。小时候还常到沟边採一些毂毂友子草,编成兔子的形象耍着玩。可见这兔子很早就已经是小朋友们最喜爱的形象了。

        正因为兔与土同音。所以我认为这土地爷,原来就是兔爷才对。或者说兔爷就是土地爷。因为只有兔在野地里打洞最多。神出鬼没,仙风道骨。在月上柳梢头的时候,更是频频出没于荒山野岭之间。所以才有上月宫成仙捣药的可能。再从人类的胚胎学考证。开始时是鱼的形象,接下来则是兔的形象,然后是长了尾巴的猴子形象,最后到四五个月时,才成为人形。这说明人类的进化过程。曾经有过兔形基因阶段。所以才有许多药物试验,用兔子来完成。在十二生肖的形象中,叫爷字辈的只有兔子。人称兔爷!可见我们人类对兔子的热爱程度。兔子以仅次于鼠牛虎的第四位,排列于十二生肖。可偏偏排在辰龙之前。为什么?龙是排在第五位的辰时。五即吾,即悟。是我醒了的时候。这需要在明年来说了。卯时,是太阳即将出来,但还没有出来的时候。所以才有昴日星官的官名。不过古人在后来封神时,却忘记了卯时是兔子值守。而是听到了鸡叫声。以为是公鸡在值守。所以把鸡封了昴日星官。兔子很生气,去找嫦娥诉说郁闷之情。恰巧嫦娥也有后羿(后裔)不回家的郁闷。于是便偷吃了灵药,抱着玉兔,奔上了月宫。也有说因为人间普遍称颂英雄(鹰凶)兔爷非常难过,与嫦娥同奔月宫的。

        不管怎么说,这玉兔捣药的千年佳话,总是值得人类频频称颂和家喻户晓的。特别是在北京,节日里兔爷的地位,恐怕是非其他计时图腾形象所可比的。就连今年春晚,也还是特别请上来以往有代表兔爷形象的冯巩出场。他那对炯炯有神的大眼睛,您别说,还颇受爱兔者的欢迎呢。好了这篇也够罗嗦的了。颐翁有诗叹曰,     

   话说兔爷第一篇   兔爷形象难画全   狡兔三窟若百姓   顺应时代境界宽 

   鹰凶高瞻为食兔   兔敏低藏福寿绵   有幸民间留美誉   过年吉语醉兔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