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旧作新发
什么是社会福利主义
三论 社会福利、社会成本与全面小康
在社会主义一词中间,加个福利二字,就成了社会福利主义。不要小瞧了这个加了福利二字的社会主义概念。这社会福利主义是经过许许多多曲折和论争才形成的概念。过去我们总怕人说你是修正主义。这顶帽子很重很重哩。刘少奇就是被这顶帽子压死的。前苏联就是被这顶帽子压垮的。您不反对资本主义,不支援世界革命,而专搞自己国家的社会福利主义。那似乎是违背马克思主义的。可马克思并没有直接反对我们搞社会福利主义啊。尤其是在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福利资本主义盛行于世的时代,您不搞社会福利主义,而专搞所谓与资本主义对着干的社会主义,那恐怕就会失去民心呢。
什么是社会福利主义?无论是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当社会物质文化水平达到一定高度之后,全面普惠民众,实施公共福利,即所谓共同富裕。那就是社会福利主义。所谓公有制还是私有制,已经被全面股份制基金制和证券化一体化所取代,蜕变成为共有制,或称为社会所有制,责任占有制。有人称之为混合所有制,其实不妥。混合所有制是一个含混不清的概念。不如用社会所有制或共同占有制确切。各种所有制其实核心还是一个利益与责任问题。没有利益在其中,占有只是一个空名而已。而要取得利益,就要负有责任,承担义务。否则,久而久之,就会失去其利益。所以颐翁始终认为,占有是一种责任。各种各样的所有制,最终都会归结为一种责任。即责任占有制。只有时时刻刻都在负责任,担义务,才会有持久地获得利益的机制和体制。未来大同世界,各种各样的所有制,都必然为多种形式的责任占有制所取代。不是属于某个人或某些人的私有,也不是无人负责的公有或共有。而是具体担责任和承义务的责任占有制。这责任就是十分明确地职责和付出,这义务就是造福社会,同时包括造福于责任人自己。这种社会福利主义,其实就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她必然要求逐步实现全方位的责任占有制。哈哈,为说明责任占有制,又有点啰嗦了。
所谓社会福利主义,不是一切交由货币,交由市场来处理和调节。市场不是万能的。没有市场也是万万不能的。社会福利,是在人人平权平等,尊重个人偏好的基础上,有选择地共同消费产品和服务。如义务教育,公费医疗,带薪休息,基本养老金和各种儿童和老年人免费待遇项目等等等等。其中比较突出的就是公租房和廉租房。这从北欧各国福利现实已经略见一般。不过依现在情况看,如不改变以往会计核算方式方法和税收机制体制及税种税率等等一系列国民经济管理体制机制,似乎已经难以为继了。这就是颐翁提出外缘成本法和社会簿记论的理由。感兴趣的朋友,不妨去网上搜索阅读颐翁的《会计革命与新世界大同书
》和颐翁相关博文。社会福利主义需要有社会保障制度和社会财源税源的支持。只有把社保低保和社会必要的税金,纳入到社会成本里边去,使这些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得以保障,才能有满足社会福利需求的财源。而个人和企业在保障普惠的社会福利成本之后,激励其向生产经营的深度广度进军,进一步搏得他们应有的,超普惠福利的超额收入。即,K=C+g+m
W=K+ch 即,W=C+g+m+ch
颐翁这一研究成果,早在1980年中国会计学会成立大会上就已经提出来了。并在1985年全国中青年经济理论研讨会上获奖。后来又进一步写出了成本论大纲13篇。经过近三年时间的创作,在网上以博文形式发表。去年自费出版了《会计革命与新世界大同书》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在网上搜读该书的博客版。望求有志之士予以支持和提出宝贵意见。颐翁有诗叹曰,
社会福利当普惠,惠及民众乐民生。
民众投靠共产党,党管民生普惠成。
成败全在公福利,有福同享乐大同。
大同不远渐趋近,趋近小康众福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