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化探讨
人类社会虽然进入了命运共同体的发展阶段。但其各种文化差异始终会是存在的。唯有包容融合在互谅互让的命运共同体文化之中,方可有持久的世界和平存在。否则,各自强调自己的民族区域文化地方文化,必然会冲突不断,甚至发生世界规模的大战。现在有了联合国及其各种国际组织,应当说人类命运共同体文化已经开始形成。为巩固和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文化,我们不得不对各种文化体系展开深入研究,彼此取长补短融会贯通,向着未来不断弘扬人类命运共同体文化的大同方向发展。而这首先就是要研究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及其融合过程。
所谓西方文化从本质上看是一种强调个体个性发展的个体文化。西方文化主要特征是具有个体性特性的文化。其核心问题就在于西方强调个体自由度的发挥。所以,西方文化总体上可称之为“个体文化”或“个性文化”
发展文化的核心是各种观念在一定程度上达成共识,逐步扩大有共识部分的文化意识。在当前的世界上,已经有两种不同观念的共识,那就是东方文化的整体性和西方文化的个体性,它们是人类此前历史发展的结果。而不是一成不变的结论。不同的政治、经济、社会环境造就了不同的文化观念,产生了不同特性的各种各样的西方文化意识和东方文化意识。
西方文化从本质上看还依然是个体文化。这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结论。而是正在与东方文化形成融合状态下的事实。西方文化主要特征是具有个体性特性,其核心问题就在于西方强调个体自由度的发挥,所以,西方文化可称之为“个体文化”千万不要误会误解这个体文化的含义。一切概念都不是固化的一成不变的。这是为研究方便起见,才不得不采取的概念定义方法。文化的核心观念是共识,即共同认知。在当前的世界上,有两种不同的观念的共识,那就是东方文化的整体性和西方文化的个体性,它们是人类历史发展的结果。但不是结论。不同的政治、经济、社会环境造就了不同的文化观念,产生了不同特性的西方文化和东方文化。仅此而已。
系统理论研究认为,整体文化和个体文化都是提高社会系统功效的重要因素。因此它们是互补的,是可以融合的。这两者都不能偏废,因此,东西方文化从本质上看可以说是互补的。以西方自由化为文化背景的资本主义社会与东方以整体化为文化基础的社会主义社会,从提高社会系统功效的角度来看,两者也不是对立的,而是互补的。正确的发展方向,应该是互相取长补短,相互学习。事实上历史也正是这么发展和这么做的。西方文化在不断地向东方文化学习,从东方文化中吸收有益的观念,融合在西方文化中。例如,一些西方国家也倡导
“雷锋精神”
“团队精神”,引入东方文化的集体主义精神,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的“国家干预”、“国有化”、“社会保障体系”等,本质都属于社会主义的东西。
文化和意识形态的东西之所以能够传承下来,必须通过两种途径(或形式)一是“民族凝聚的形式”二是“个体转换的形式”这两种形式彼此呼应,构筑成一个稳固的文化观念传承体系。任何意识形态的文化,首先是民族性的文化,它是适应民族生存特点而形成发展的,它往往凝聚为民族特有的国民性格和社会心理意识。不同时期、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甚至非常不同的文化传统和文化类型。但是,民族精神和社会心理必须通过具体的活生生的个体生命的存在得以显现。一切自然的、社会的、历史的、文化的、意识形态的历史,都要经由“个体”思维的反馈、转换、过滤、筛选等活动,才能获取其崭新的思想内容和理论价值。缺少“个体”这一现实媒质,一切将变得毫无意义。在自然、社会、历史所建构的三维文化背景中,与历史发展相伴随的形态文化成为对人们影响最大的文化背景。历史形成的文化氛围每时每刻都在塑造着符合文化类型的各种各样的人格。每个个体也以自身的心智去建构、维系、支撑传统文化的平衡与存在。传统文化时时刻刻在影响着每一个人。改变着每一个人。每一个人又在既定文化环境中保存和再造着传统文化。各种各样区域文化意识形态的保存、再造过程,也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文化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所有各种传统文化不断得以延续流传变异的过程,也就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文化的形成过程。这才有各种传统文化彼此融合的出路。他们都在一个个自我更新着,都有其内在动因、内在机理、内在规律,星火相传,相继,而最终凝聚为地球村人类命运共同体文化。
颐翁有诗叹曰,
莫说自己有多能,集体功劳建奇功。
正道沧桑成历史,尔虞我诈难大同。
大同不远君需信,一瞬千年乐为松。
松树挺拔山崖上,莫说自己有多能。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