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中国特色2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应当从何时算起?颐翁以为,应该从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以后,全面展开市场化政策变革时算起。而不包括此前的若干改革措施。一是此前还没有形成下海经商的热潮。二是人们的收入差距还没有拉开那么大。特别是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与普通老百姓收入差距还没有拉开那么大。颐翁虽然是1991年8月离开税总到文化部新办的中国文化旅行社任财务总监。但当时还没有意识到中国已经正式开始进入商品经济时代。而是1992年4月参加上海集贤县举办的各旅行社总会计师集训班,学习邓小平南巡讲话时,才感觉到了中国搞商品经济的味道。到1999年末的住宅商品化浪潮,更加进一步感觉到了中国特色的商品经济与西方商品经济的巨大差别。西方是在搞了房产税遗产税,群众福利普遍提高之后,才有了可以贷款买房的。而一般老百姓多数还是是租房住的。北欧更是国家建福利房,低租金租给老百姓。在中国的影响下,美国掀起了老百姓贷款买房的热潮,最终于2008年爆发了次贷危机。波及到欧洲爆发了欧债危机。
谁说这世界不是相互渗透和影响而发展的?若没有前苏联高福利社会的影响,西方资本市场经济岂能搞起了福利资本主义?福利资本主义进一步促进了资本市场经济的高速繁荣。当然好景不长,就爆发了金融危机和债务危机。这是财东们始料未及的。中国则因照搬了法国的增值税,最终出现了许多行业的价格畸形,百姓之间福利分配不公。现正着手解决。所谓世界经济一体化,并不只是世界各国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而已,同时有诸多彼此互相学习、渗透及方方面面的关联和影响的问题。这也许是各国高层和经济学家们看不到的东西。这也正是颐翁写本系列博文的目的之一。
中国的商品经济特色,最主要的还是公有制占主体的社会主义特色。这一点是不容置疑的。列宁在搞新经济政策时,早就提出过国家资本主义的设想。但斯大林和毛泽东都没有采纳。到邓小平时代的后期才认识到了这一点。但颐翁以为,搞住宅商品化的步子,太急了点。为什么不可以再晚一点,稳一点推出?现在似乎想把房价降一点都难呢。怎么办?也只能慢慢来了。现在首要的是给老百姓涨工资,在物价缓步上升的同时,抵消高房价对经济的负面效应。各方面管理层的高工资就不要再与老百姓涨工资一块涨了。逐步缩小三大差别才是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同时也是现实经济发展的需要。
颐翁有诗叹曰,
特色商业当然好,百姓生活步步高。经济发展商主导,产销平衡现高着。
实践第一富民策,教师公务仁医疗。社会簿记实施早,治商为公腐败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