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市化的反思
二十一世纪二十年代展望 9
上海世博会的召开,促进了中国城市化高潮的到来。可颐翁却一直担忧城市化的未来前景。其实中国适合搞城乡一体化。而不宜单提城市化。这不是马后炮。而是从八十年代颐翁进社科院搞经济研究之前,就已经明确提出来的主张。没办法,小人物只能在现在提一提城市化的反思问题了。北京人口已经发展到2300多万。每年除南水北调补充10亿立方米之外,还要抽10亿地下水。您不觉得有点晕吗?正在筹建的丰台站据说比北京南站还要大。北京中国尊的高度528米,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地上108层,地下7层,地下建筑面积8.7万平方米,基础埋深约37.8米。据说可抗8级地震。李四光曾经建议北京楼房建筑不超过9层。哈哈,颐翁是不是在说梦话。不过前些年颐翁经常骑自行车延永定引水渠去参观那个地质博物馆。有些年没地震了。人们已经忘了北京的地质构造了,就算是没有地震,北京的城市规模也已经达到了极限。难道不该反思反思吗?也正是因为有了反思,才有了建雄安新区的思路。
中国不仅人口应该控制,城市规模也应该控制。中国人多耕地少。即便是产量提高了,也还是需要进口粮食。何况国外经济发展已经开始出现城市空心化的问题。未来富裕人群,有谁还乐意住在闹市区?休闲和娱乐是人类生存未来更需要的方式。居住在山水园林之间,工作之余,玩点琴棋书画。这肯定是精英们都向往的生存状况。也应该是众多人类个体富裕之后的生活方式。特别需要提醒那些,现在天天忙于工作的工作狂们。人最需要的是新鲜空气和洁净的水。人是高级动物,而不是智能机器。有了互联网的现实社会,开会也不一定非要坐到会议室里。未来办公的高楼大厦,是最好的观光旅游场所。所以,中国尊特意有几个楼层搞了旅游观光厅。也许人们在旅游观光同时,携带的手机电脑就已经可以同时完成了会议议定内容及其发布。
如何控制城市规模?当然首先是控制人口。其实现在发达国家已经出现了人口下降的趋势。未来人类人口峰值是多少?还不好说,请参看颐翁搞的人口文化研究。何时达到世界人口峰值?这要看人类自己总体的觉悟程度而定。但城市规模似乎已经不可能再无限扩大了。从未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前景分析,人类总体觉悟水平正在迅速得到提高。特别是有了个媒体这个难以控制不了舆论工具。人类正在进入一个整体文明文化程度大跨越的时代。正义的事业和善良的人群是不可战胜的。不要被某些逆潮流而动的各种反文明势力的战争恐吓所吓倒。那也许正是黎明前短暂的黑暗。马克思主义者一贯对人类的前途命运持乐观态度。颐翁有诗叹曰,
城市化进程需放缓,莫要急着加楼层。绿水青山依旧,莫发蒙。
看人文担承,普及加普惠,兴农策,回荡声。城中村,村中城。
民主的反思,展望 教育的反思,展望7 科学的反思,展望6
提高民众福祉,展望5 财税金融体制需要改革 回归古朴的展望
回归古朴的展望 展望二十一世纪二十年代 中国人口问题研究1-6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