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作新发
话说北京 76 尊儒重教
在北京呆久了,您就会发现,北京虽然属于法制社会,但其尊儒重教的传统始终是一条主线。历朝历代概莫能外。北京为什么可以和平解放?而广州、南京、上海则在历史上很难有过像北京这样的经历。这就是每一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历史文化传统,并以各种方式传承下来。所以,研究每一个城市的历史文化传统,及其传承特点和精髓十分重要。否则您就会不适应这个城市的生活节奏和生活习惯,人情世故,社交往来等等等等。许多人不能适应北京的社会风土人情和文化传统,不得不半途离去,到南方去混日子。到现在各方面也还有京派海派之分呢。颐翁就是属于看不起上海人的京派之列。那就算他也属于京派好了。哈哈,与广州人的霸气,上海人的牛气比起来,北京人更多的是和气。这需要您在北京慢慢去体会呢。毛泽东虽然在延安磨去了很多棱角却还是充满着湖南人的霸气。他终于不适合北京的一团和气,经常到外地,特别是到南方去散散心。最后搞了个文化大革命,霸气冲天,兼有上海帮的牛气冲天。虽然常有周恩来居间调和,但还是本性难移啊。包括某某人,镇压学运,不允许自由化等等。都是不了解北京,不愿意做北京人的结果。
尊儒重教,这是颐翁总结的北京的性格。不只是有国子监和各个教派的宗教场所。以及若干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等等等等。各军兵种各总部,包括各大企业公司的总部。您不尊重哪一家都会出问题的。所以只有一团和气才行啊。当然这一团和气,也不是一点原则也没有。但这原则就是一个“人和”或曰“仁和”二字。不是不要法制。法制是明摆着的,可还是要人去执行啊。在法律条文的框架内,也还是有很多调整余地的。这就要宽严有度才好啊。如果像上海帮那么叫起真来。北京就会天天闹腾的国无宁日呢。北京就是北京。所谓包容厚德是必须的。
北京的尊儒是有传统的,明清以前就有辽宋金元与南蛮子的融合文化存在。这文化,当然首推文人化的趋向。文人自春秋战国之后,特别是汉代独尊儒术之后,中国两千年多年一直是儒家思想占主导地位。儒家文化也不是不要法制或不懂法制。而是在法治基础上,通情达理地摆平各种事物。过去偶有法家秉政,最后还是归于平和的儒家,百姓才能过上太平日子。您搞所谓儒法斗争那一套,在北京几乎闹腾不了几天。即便您是所谓海派人物,要想长期在北京主政,您就必须慢慢变得缓和下来,尊儒重教,尊重北京固有的文化底蕴和文化传统。朱镕基讲得好,上海人很精明,但不高明。广州人的精明不如上海人,但比上海人聪明且霸气要多,广州人很识时务。务实也是广州人的特性。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啊。没有广州人解决不了的难题呢。与沿海城市比较,内地的长沙和成都就多有区别呢。湖南人的霸气是出了名的。成都人的朴实无华,也很有名。虽然蜀绣和湘绣就差一个字,但却是两种不同地方人性格的体现。一重彩绘,一重清秀。重庆自与成都不同。接受了许多上海的习气,不如成都人朴实,反多了不少上海人的狡诈,广州人的务实,但总是缺北方人的憨厚。
回过头来还是说北京人。人常说,不到北京不知道自己的官小啊。您一个县团级,在外地就是土皇上了。可在北京您即便是司局级,也算不上什么官啊。所以,一般人在北京谁都不敢耍横摆老资格或混充大款什么的。北京有老资格的人,有名气的人,有钱的人多得是。即您便是官二代,富二代,星二代,也还是最好老老实实做人。不然一闹出事来,就会舆论大哗。众叛亲离。连毛泽东都感到要夹起尾巴做人呢。何况刘林江周等等等等。所以北京虽然有许多独栋别墅,但多数很难卖得出去。据说积压了几千套呢。历史上能够保存下来的名人故居,几乎都变成了博物馆。就是说,这些人只是在那住过,但不是他家的私产。北京作为政治文化中心,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其娱乐业,商业和制造业等等,始终不如上海天津广州重庆等等外地城市。一般说吃在广州,玩在杭州,穿在上海,官儒在京。但您要想生活自在,您最好别在北京。尤其现在,交通拥堵,空气污染严重,水资源匮乏,远不及其他二三线城市。北京虽然尊儒重教,但并不太适合文化人生活。主要是官气氛围太浓重啊。说话办事都得特别小心谨慎呢。可文化人多数都是大大咧咧地口无遮拦。历史上吃了这方面亏的所谓文人(多有官位),何止是三家村人啊。俗语说伴君如伴虎啊。虽然是共和了,讲法制了。可谁没有点小毛病啊。那陈希同不过就有几件没有交公的访问外国的赠品,不也还是给判了13年吗?哈哈,又有点扯远了。这其实是场上无君子呢。尊儒重教,那是对一般百姓而言。在官场上可就不是如此呢。其明争暗斗总是免不了的。虽然可以多方调和。但有些儒生一旦卷入政治的漩涡,下场要比在外地惨多了。要不怎么苏东坡多次被贬黜出京,到偏远地区。但他走久了,皇上还又想他了。离了这帮文人,谁来捧场啊。便又招回来。然后再贬黜去。其实这就是中国京城的所谓为官之道呢。京官难做啊。您既要有儒雅之气,又不能过于腐儒气。当然,对我们这些退休养老之人,则是例外。北京有的是山水林园。不愁没处消遣呢。
颐翁有诗叹曰,尊儒重教乐颐翁,观景玩博混京城。
颐指气使行有道,悟佛观音护真情。
山水园林多得是,莫学屈宋与龙彭。
大学国子人争慕,官儒联体务求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