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汉字解析8一音多字多义

(2019-11-25 09:49:30)
标签:

汉字解析8

一音多字多义

时尚

文化

颐翁诗词

分类: 文库类

        P1090374  P1090116  P1090373 

旧作重发   

           一音多字多义  汉字解析  8

  

    汉字从语文、语音、语言三方面考察,其行文是第一位的。这正符合了形音义的顺序。形文与行文读音一致。象形字,是让形象动起来表达书写人所要说出来的意思,叫行文。要看得懂形文行文的意思,才能理解理会和交流,才能懂得所要表达的全面意向。单独一个象形字,虽然也有其一定的意义。但并不能表达行文中多个汉字一起表达的文意。只有把行文中的多个汉字组合起来,并加上若干语气词,才能全面完整表达文意。语音则多有不一致,很难跨区域交流。语言,是语文与语音结合起来表述思想感情的。这很有必要。可弥补形声二者脱节的缺陷。譬如递交国书信函之类,同时需要言谈对话,说明其中就里。有时有可能在对话中说不明白,或不便直说的,还要借助于笔写。譬如诸葛亮与周瑜交谈之间,分别在手心写一个“火”字。这就是中国汉字汉语汉文的独道之处。其他国家人很难理解中国人交往的方式方法。对以往的汉字,许多时候需要以训诂的形式和方法来解读。训诂,金文篆文,

        http://www.fantizi5.com/zi/an/e8aead.jpg   http://xh.5156edu.com/hzimages/dz/dz3463afc66019.gif       http://xh.5156edu.com/hzimages/jgf/jgf69378b2269.gif  http://xh.5156edu.com/hzimages/xz/xz5360agc52423.gif     http://img2.imgtn.bdimg.com/it/u=1367998030,3773102660&fm=116&gp=0.jpg    http://xh.5156edu.com/hzimages/xz/xz10469agc24249.gif

    训与寻,谐音。训似乎也有寻的含义。诂与沽与估与古谐音。似乎也有些近义之处。这说明同音字,在汉字形成之初,往往有一定的近义

之处。后来繁衍多了,歧异歧义歧议也就多了。加之朝代更迭,权威涌现而有更复杂的异义出现。这才有现在的一音多字多义,一字一言一文多解等等情况发生。所以日本人,往往曲解中国汉字汉文化以及汉人汉民族等等。动不动就说中国人狡猾狡猾的。这是他们对中国人汉文化的一种误解。汉字汉语往往有一语双关的时候。本来人类语言交流和文字交流交往就多有歧议歧见。汉字汉语汉文就更是多了许多神秘色彩。其文化艺术语言艺术也正体现在这里。所谓顾左右而言他。也正是规避避险避嫌的最好办法。所谓含混其辞,其实是一种汉语的艺术。但也给我们今人研究古文古汉语带来了不小的麻烦。我们不得不借助于训诂的方式方法来花大气力研究石壁天书,石鼓文,甲骨文,金文,大小篆书。即便是汉唐以后,推行了隶书和楷书。因为多民族融合,多语言文字的融合等等原因。使汉字表述非但没有简单明了,反而更加复杂而具有艺术魅力起来。训诂研究,已经成为一种专门的学问。

    所谓训诂,其实是以研究古文字古汉语古文献为主要内容的一个独立学科。所谓“以形索义”、“因声求义”、“比较互证”是三种基本方法。其实形声义与字语文的多种多样的组合,何止于三种五种方式方法分类。那只能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了。就像研究写作方式方法。尽管可以有许许多多论述流传后世。但好作品,还是要自己独创些令人难以想象的方式方法,来创造语言艺术和诗词文化艺术。颐翁有诗叹曰,

         汉字汉语汉文化,民族民风民华夏。

         文明古国古文明,艺术奇葩漫八卦。

         知己海内求慎言,莫说脏话尊儒雅。

         各路精英须训诂,做人夹尾读史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