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颐和园赋3

(2019-08-22 08:02:30)
标签:

颐和园赋3

颐翁诗词

文明的反思与人类进化

时尚

文化

     颐和园赋 <wbr><wbr> <wbr><wbr>3 颐和园赋 <wbr><wbr> <wbr><wbr>3 颐和园赋 <wbr><wbr> <wbr><wbr>3

                     颐和园赋 

    北京皇家园林的精华是颐和园。绚丽的昆明湖,不仅水面大,有西堤六桥和十九棵古柳。而且有游船通往古都各处河池湖海。北连密云水库,西连玉泉山和永定引水渠。明清之前就有瓮山泊旧景十余处。颐和园位居三山五园的核心地带。其前身清漪园,是乾隆为其母做寿而扩建瓮山泊所成。至慈禧名为颐养天年,故称颐和园。其实那颐和与叶赫谐音,焉知不是其为其祖上复仇之意?颐翁曾有诗叹曰,

   山河清漪换颐和,颐和缘解清叶赫。叶赫那拉多积怨,怨结清初太祖说。

   孝庄临朝康熙演,演至慈禧同绪跎。跎蹉岁月女权掌,掌权叶赫毁山河。

    此前,颐翁曾有颐翁戏说颐和园六篇博文问世。颐和园仁寿殿,原本与香山东门里一样称勤政殿。慈禧时改称仁寿殿。这与清漪园改颐和园一样,看似无深意,其实也很有说道。乾隆是掩盖其游乐奢华的帝王生活,声称勤政。慈禧则公开回避政事,倡导所谓“寿协仁符”她当时也正是与光绪两人同享帝王之福。而光绪则还一直记挂着朝政。而这仁寿的谐音,却是忍受呢。孔子提倡三忍。慈禧却不是那个意思。她自己当然是不得不时时处处隐忍,不敢太过放肆。光绪则只有忍受着。众大臣们谁敢不忍?所以这仁寿殿还真就是忍受殿呢。这母子君臣关系还真是有点“四不像”呢。据说麒麟在民间俗称“四不像”慈禧还特意把两个铜铸的凤凰放在内侧,而把两个龙放在外侧。以示这大清朝女权高于男权。颐翁有诗叹曰,

   仁寿忍受颐和园,慈禧光绪完收山。戏说千载人间事,劳碌万民谁个欢。

   争权夺利无羞耻,胜者王侯罪续延。大同时节恩怨了,娱乐简约笑当年。 

   其实戏说,并非全是杜撰,当然更不是正史志书所载。颐翁以常来颐和园的退休老头自居,解说若干建筑和景致,所以称戏说。譬如东部景福阁上边有一个双顶的姊妹亭,没有什么匾额。查资料才知,其名唤“荟亭”为光绪时所建。为什么取名荟亭?草字头正好是双顶啊。荟字下面的繁体字會,说明自比龙日的光绪帝,上面一人之下还有很多大臣管着他这个皇帝,很不自由呢。哈哈,有谁会这么说呢?唯有颐翁啊。

    其他地方先不说,过佛香阁和众香界,路边第一个亭子,就是“湖山真意”当然过去游览的路没有现在这么宽。不过主要建筑物都是原来的。这“画中游”系列,基本保持了原貌。颐翁说,上下皆名“画中游”其实好有意思呢。不只是在上面和下面看,好似画中人物,全颐和园,全京城,全中国上上下下,那个不是如画中人物一般的匆匆过客?且东有爱山楼,西有借秋楼。两楼加上下两个画中游,足见爱之善,之山,皆借秋之果,之漏(时间)之楼,之搂是也。哈哈,倒过来呢?楼山爱啊,楼秋借啊。您自己去慢慢品来,也是蛮有意思的呢。当然,画中游不只是看景啊,还要看戏,过去也叫听戏,所以在画中游就可以看到听鹂馆顶层的戏演历朝故事了。看来这皇家很是会享受的。不用进到听鹂馆里,在山上画中游这一边玩着,就可以看戏了。那就更是戏说戏说的戏说了。那东面的德和园就是仿照听鹂馆建的。在园子后山上,也是同样可以看到戏台最顶层演出的。

    从湖山真意,下到下边那个画中游二楼,站在画中游的阁楼上,俯瞰“山色湖光共一楼”的楼顶,与远处的昆明湖和龙王岛及十七孔桥,别有一番情趣在心头啊。那楼,其实是“山色湖光共一楼”的点睛之笔。顺斜坡跨矮墙过去,下到邵窝殿,过绿畦亭,就可以进云松巢院内了。这云松巢是什么意思?朝松云顶礼膜拜啊!哈哈,那为什么还有个绿畦亭和邵窝殿呢?尤其是那邵窝殿,总让人难解其秘密。邵窝?什么意思?倒之殿窝邵?邵与少同音,还是没弄明白,据说那邵窝还有些典故呢,留待以后详解如何?下面这怀仁憬集、听鹂馆及其提额“凤翔云应”“来云依日”本篇就都略而不谈了。不然这赋就太长了。颐翁有诗叹曰,

  颐翁戏说颐和园,园和颐戏需漫谈。谈戏画中游中画,画中游画楼爱山。

  山色湖光一楼共,共楼一画邵窝缘。缘在观湖山真意,意云松巢绿畦瞻。

   照理说,我们应当感谢乾隆皇帝修了清漪园,即后来的颐和园,使我们今天有了对外展示自己国家,集五千年文明古国建筑之大成的实景。就像当年秦始皇修万里长城一样。可对当时老百姓来说,肯定是苦不堪言的事。尤其是在原本修的延寿塔已经完成八层,只差一点就要完工的情况下,拆除重建八方佛香阁,是多么的愚蠢。此前为什么不搞个模型,多方论证一下,而是匆匆忙忙动工,中途又改塔为阁呢。照颐翁杜撰的说法,不是没有搞模型和论证。而是此时乾隆才从南方来的工匠口中传出,他是汉人陈阁老的儿子,被雍正掉了包。这才重新决策改塔为阁的。此前一直没有人说破给他,直到这延寿塔修建到八层时,才偶然间闻听此说。立即想出这建阁以代塔的念头。这样就有了不是建塔(见她)而是拆塔(撤她)重建阁(我)以示“格老子”说了算了。哈哈,很有意思呢,不然,为什么延寿塔建至八层才拆?而又改建八方佛香阁呢?所以说,此前未经论证,就仓促动工之说是不符合实际的。而且此后乾隆又频繁下江南,并专门单独去陈阁老的宅邸拜谒。这不能不使我们联想起民间野史,有关陈阁老之子抱去雍正观瞧,被雍正以女儿调包的传说。哈哈,颐翁的戏说也不是一点依据也没有呢。这延寿塔建至八层而改建佛香阁的记载,是清史早有文字记载的。花几十万两银子的工程,又拆了重建,其原因绝不是草率行事,而是别有居心呢。

    延寿塔佛香阁,名称和式样及材质等等差别甚大。延寿塔的延寿,是盼望他的母亲寿比南山,益寿延年。而佛香阁的佛香呢,是什么意思?人死后才能成佛啊。佛香则有咒其死而成佛的意思呢。联想到乐寿堂前的青芝岫(俗称败家石)是破乐寿堂之门而入。当时就引起太后的不满。称其是不祥之物。为什么还是放在了那里?这青芝岫的名字是乾隆后起的。岫是美丽的石头。暗含讥讽其母是块美丽的玉石而已,什么也不懂,败坏了清朝的名声。结合近期上演的甄嬛传,是甄嬛害死了雍正。不难看出其中端倪。且乾隆总来清漪园,光留诗就有一千五百多首,为什么却规定不住在这里过夜?足见其母子之间隔阂之深,绝非亲生。颐翁有诗叹曰,

   延寿塔改佛香阁,母子分歧清戏说。何止孝庄与康顺,同治光绪慈禧恶。

   帝王家事多暗战,何如百姓苦乐呵。钱权多了成灾祸,穷奢纵欲火入魔。

   常来颐和园,却一直没有仔细看看写写她。虽然许多地方都多次看过,但似乎还多是很了了草草的,没有仔细琢磨琢磨每一处亭台楼阁的名字含义等等等等。今从这圆朗斋,瞰碧臺和写秋轩开始如何?哈哈,这圆朗斋是啥意思?倒之斋朗圆是也。斋与择谐音一意也。选摘明月是也。下边就是瞰碧臺呢。瞰,是俯下身来看啊,看碧,一片绿油油的。那碧绿当然是树木花草。写秋轩

是绚秋写呀,绚丽多彩的秋天真值得好好写一写呢。就先说这三处吧,别搞多了,招人烦呢。颐翁有诗叹曰,

   瞰碧泻秋斋圆朗,昆明水暖鸭先知。俗语村言君莫怪,文人雅士浪吟诗。

   解析帝后思春戏,亭剑石在云意迟。福荫轩美观生意,景福阁南德和憩。

   据说慈禧小名叫小翠,进宫才称兰儿。后来晋升为兰贵人,懿嫔,懿妃,懿贵妃,圣母皇太后。一般秀女进宫均称自己没有名字,请皇帝赐名。咸丰为什么称其为兰儿?兰与澜谐音,足见其一见心动,波澜骤起的情性,境况。且此前恐怕是咸丰在玉澜堂早有所感悟,或早有准备矣。他从乾隆帝那里已经领悟到,要将世道的波澜止住,天下太平。则西面有石舫,象征大清之舟,如石舫一般,水不可覆。这东面勤政殿后的居所,则把波澜如玉一样止住的含义。偏偏那乐寿堂前的玉兰花,是咸丰格外喜爱的。所以决定再遇有美丽可心的秀女,就叫她兰儿。所以这次是咸丰真的看重了当时的小翠。脱口而出说,就叫兰儿吧。而不是随口说出的名字。慈禧当年凭借其天生丽质难自弃,早有情缘天作合的聪慧,也真是随处讨咸丰喜欢。不仅会唱甜美的江南小曲小调,而且无师自通,认识许多文字,嘴甜话少。常在太后皇后面前献殷勤,等等等等。可后来当慈禧垂帘多年之后,渐渐对玉澜堂起了反感。感觉这玉与狱同音啊。所以就在仁寿殿后面盖了个德和园,避一避这玉澜堂“狱”字的晦气。据说慈禧从不喜欢玉器,只喜欢珍珠玛瑙翡翠和如意之类的金银财宝。恰恰这光绪来颐和园就住玉澜堂,已是经常的事。慈禧早有对光绪的不满之意。正好有了戊戌变法的把柄,将计就计,真就把玉澜堂改成了狱栏塘了。这似乎是乾隆帝所始料未及的。他与他的母后不和,不住玉澜堂。而光绪与他的母后也不和却不得不住在玉澜堂。而且是如同监狱一样的禁锢在玉澜堂。颐翁有诗叹曰,

   自古帝后多嫌隙,乐寿玉澜两分离。贯穿清史美太后,孝庄慈禧满唏嘘。

   儿皇谁都不愿做,林彪之前有少奇。木兰当户织不断,至今唧唧复唧唧。

   多亏乾隆有远见,在佛香阁上修了众香界,在众香界后又修了四大部洲。使我们这些文人墨客无可挑剔。东边山脚下搬来了苏州园林的谐趣。西边西湖岸上搞了个耕织图。为什么不叫耕织园而叫耕织图?还特意搞了个蚕神庙。看来乾隆图的就是个蚕桑耕织乐趣,而不是真要做个农夫村妇。据说这桑葚是健肾的。乾隆岂能不知?那山万寿山山后的苏州街,又叫买卖街。可就是乾隆和后来皇帝们没事闲来浏览观光的好去处。免得他们到外边去游龙戏凤。

    总揽颐和园全园布局严谨,浑然天成。夏赏荷花,冬咏飞雪。颐翁有幸持老年证免费常来观赏,其乐融融,而做此赋罗嗦;拟写对联云,

        船荡昆明观山景,蝉鸣古柳赏苇荷。

    又凑成一首诗。诗云,

            船荡昆明观山景,蝉鸣古柳赏苇荷。
            佛香阁美乐友戏,浪韵桥含闲听歌。
    又做一副十字诗对是,
            景乐蓝天人乐影寻天境  
            蝉鸣紫月夜鸣缘弄月欢  
    又把一些景致建筑名称汇集为一首诗,诗云,
   春花秋月夏荷塘,冬雪冰封鱼深藏。亭台楼阁观不够,史画名篇绘长廊。
   佛阁众香山万寿,秋山听鹂舫石昂。德和乐寿东谐趣,玉澜知春晓文昌。
   宜芸馆内书何少,仁寿殿后转轮藏。迎旭澄怀桥九曲,排云门殿堂绘芳。
   颐乐二宫门邀月,云辉玉宇正牌坊。留佳寄澜对鸥舫,水木自亲畅观堂。
   秋水鱼藻亭轩好,会云五圣松巢香。荇桥石丈延清赏,多宝寅辉塔关防。
   四大部洲仙山后,宝云赅春阁园荒。湖山真意游中画,景福福荫荟柳杨。
   半璧湖界耕织远,宿云眺远斋八方。花承善现寺益寿,藻鉴澹宁清遥凉。
   治镜玉带桥阁靓,千峰彩翠写秋忙。知春亭堂无尽意,山色一楼共湖光。 
   涵远景明含新绿,镜练绣漪仁风扬。重翠霁清养云秀,苏州街景市逛长。 
   昆仑石碑立东岸,紫气东来颐乐狂。庆善廓如八角韵,意迟云在德辉煌。
   昆明浪激十七孔,祈雨龙庙帝慨慷。双塔随君游园内,铜牛望阁几度殇。
   狮吼筝飞观日月,诗吟酒品乐琼浆。常游不倦多遐想,漫步听歌赋联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