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情感角度来分析南京“lv”背包女子跪地一事

标签:
情感禅小岩 |
文字:禅小岩
昨天中午,南京长途汽车站附近,一名背着印有LV字样款背包的女子,跪倒在人行道上,身前的地面用粉笔写着“请求3元打电话或吃饭,如方便帮点路费”。记者上前询问她究竟遇到什么困难,这名女子却低着头一言不发。记者表示如果有困难,可以借钱给她,这名女子这才抬起头,也许发现了记者身上背的相机,非常敏捷地站了起来,大声呵斥道:“你不许拍照,要拍的话我砸了你相机!”然后恶狠狠地看着记者,迅速捡起地上的物品,在众多围观市民的目光中转身离去。过了几分钟,当记者再次转回来,发现这名女子又笔直地跪在了原地。(新闻来源:扬子晚报)
心理情感分析:
一个正常的女子绝对不会当街跪在人行道上,可是反过来说她不正常吧,当看到记者身上背的相机的时候竟然大声呵斥,可以判定她还有一定的廉耻之心。她内心不希望自己被媒体曝光,那么自己的声誉,自己的尊严将会扫地。但为何她还会固执己见迫不得已做出这样的事情呢?难道她缺的真的是三元钱吗?我想不是的!她缺失是一个诺言,一个心里的调和和弥合期。为此,我做出如下的揣测:
1:她很可能和家里闹了矛盾和纠纷,于是一气之下来到大街上,越想越愤怒,怒火烧红了脑袋。或者是为了一个无伤大雅的玩笑,但觉得丢了面子,为了拾捡一个丢掉的尊严,因此落下脸面的同时也是为了拾起另一张脸。
2:这个或许只是她的幌子,她真的有困难,而通过这种极端的方式希望得到社会的援助,但是看到记者的时候,她心里开始犹豫不决,开始怀疑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否值得自己冒这么大的风险,真要是被曝光了,事件被解决了还好,如果万一解决不了,岂不竹篮打水一场空,赔了夫人又折兵!
3:她实在是走投无路了,心里畸形,一时冲动所致。在心理学中有这样一种观点,也就是说人的意识都有一定的混沌期,在这个时间段所作出的任何事情,而自己一丁点的印象都没有,事后会造成这段记忆的流逝和空白,而对自己前期所犯下的荒唐事则唯唯诺诺不敢相信。
4:她受到了重创,心里强大的压迫感让她窒息,只有采取做一两样超非寻常,也就是悖于人们正常的思维的事件才能在其中寻找到一个精神复合的契合点。
现在社会很多的年轻人由于一贯生活在充裕甜蜜的家庭氛围中,而一旦出现任何无法预料的风云突变时,往往会变得措手不及,甚至乱了头绪,真是剪不断理还乱,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所以,她对眼前的这一切觉得无所适从,于是抱着破罐子破摔的态度,觉得人生反正一下子跌进了万丈深渊。
这个过程的弥合对她来说无疑与是一个致命的摧残,所以才会做出如此让人匪夷所思的事情来。来和自己多舛的人生形成一定的配套,也就是心理学中所说的配套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