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多情应笑我
多情应笑我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207
  • 关注人气:13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张爱玲《爱》赏析

(2010-05-06 12:23:44)
标签:

张爱玲

奶茶的歌

心酸惆怅

少女情怀

岁月

记忆

繁华落尽

华美

情感

分类: 转载
    一直很喜欢张爱玲的散文,但却不敢多读,因为她的散文几乎都带着淡淡的忧愁,读一两篇可以宁神静气,读多了却觉得整个世界都充满荒芜,深深地触及生活,只剩透心的悲伤。
她的这篇《爱》是我最喜欢的一篇,简简单单的300多字,却字字珠玑,读《爱》,就自然而然地想到台湾歌手奶茶的《原来你也在这里》
请允许我尘埃落定用沉默埋葬了过去
满身风雨我从海上来才隐居在这沙漠里
该隐瞒的事总清晰千言万语只能无语
爱是天时地利的迷信喔原来你也在这里
啊那一个人是不是只存在梦境里
为什么我用尽全身力气却换来半生回忆
若不是你渴望眼睛若不是我救赎心情
在千山万水人海相遇喔原来你也在这里
    奶茶温和的声音正好完美地诠释了张爱玲沉寂了半个多世纪的这篇文章,《爱》是苍凉惆怅的,而《原来你也在这里》却有着温暖的曲调,奶茶用她暖暖的声音,填补了张爱玲半个世纪多的荒芜,终于圆满了这段错过后终于相聚的爱情。 
    《爱》总是给我一种心酸惆怅的感觉,尽管她并没有动用痛彻心扉痛心疾首这些惊天动地的词来写这个故事,这里面浅浅的哀愁的情绪却像上好的法国香水,不管离多远闻都是这个味道,若即若离,袅袅绕梁,其中的惆怅让人一两天也不得停息。这个故事想必肯定是张大小姐杜撰的,生活优裕出身豪门的她自然是不太可能有机会接触到散文里这种中下层民众的,但这篇文章却有着最高贵的华美。
    “有个村庄的小康之家的女孩子,生得美”这个开头比较普通,但里面却隐隐有她的影子,张爱玲本身出身也比较高贵,因此她笔下的女孩子没有一个是很贫困的,就算是一个村庄里的女子,也要生在小康之家,她不舍得让她笔下的女孩子在经济上受委屈,颇有点怜香惜玉之感,太过与被金钱所局限的女子总会少了那么一点艺术感,多了几分现实。“有许多人来做媒,但都没有说成。”一个好女孩在面对一段朦胧的邂逅之前肯定是冰清玉洁的,这样她便有了骄傲的资本,享受着被众人青睐的小小的高姿态,这也很像张爱玲的风格,遗世独立的孤傲,从小便抱着她的“天才梦”,追求与众不同的风韵,因此主角也是比较受人追捧却对他们不屑一顾的。细腻的笔锋接着转折,顺理成章而且十分美好,这个女孩子注定会发生一些什么事情,“是春天的晚上,她立在后门口,手扶着桃树。她记得她穿的是一件月白的衫子”春天的晚上想象起来是十分美好的,柔和湿润的微风,也许还有星星如碎钻般镶嵌在深蓝色天鹅绒似的天空上的夜幕,远处依稀有稻子的清香和人家橙色温暖的灯火,张爱玲再给这个小院里种上一颗桃树。春天,刚好是桃花开的季节,一树的粉红花瓣纷纷扬扬在地上 ,些许还间或落在女孩子的发梢上,衣服上,溅了一院的清香,女孩穿的是月白色的衫子,本身长得又美,想来便如月中嫦娥,却比嫦娥多了一分人间的亲切。张爱玲本是喜欢鲜艳刺目的颜色的,例如她自己说的她穿了油绿的旗袍上绣着大朵中国红玫瑰的旗袍在上海的街道上走着,或是家里布置着海蓝色配着橘黄色的家具,那么引人注目。而这篇文章里的女孩子却是穿了月白色的衫子,背景是粉红色的桃花瓣。相比她的风格是很浅很清纯的,也许这就代表了她最少女的情怀,清新纯洁。是她心里最深层朦胧的梦。因此纤尘不染,超凡脱俗。
    那么纯洁的少女情怀,也许,她是倦了屋中的灯光,出来看一看这满天的繁星,抑或又是飘入屋里的桃花香沁醉了心房、所以出来走走?偏偏这时,对门的年轻人也走了过来,宁静的夜晚没有太多的言语,也不知道要说什么,相识却不相知的两个人。我总觉得那个年轻人应该是眉目俊朗的,没有女孩子家境好,平时带着些许腼腆。也许两人都想过见到对方要怎么说话,甚至想好了会在什么情景下相遇,但就在一个星光璀璨的夜晚,毫无预兆地,碰面了,于是所有设想都成了泡沫,一句稍稍带点慌乱和语无伦次的“哦,你也在这里吗?”道出了所有的感情,朴素却坦诚、不加雕饰,那么美好,剩下一院的无声胜有声。仿佛两个熟识已久的人,沧海桑田,斗转星移,再次不经意地碰到了一起。千言万语已说不出口,只有最平常的语言才能道出彼此的牵挂和感情。
然而事态终究还是没有发展下去,两人并没有因为郎材女貌或者其它原因而结为连理,女孩不幸被拐卖作妾,而且妾也不能好好作,几次三番地被转卖,经过了无数的惊险的风波,最后便再也没了见面之日。
    也许在以后的日子里她曾强作欢颜奉承丈夫以求得一丝庇护,也许她也曾被正房肆意打骂,或许她也有片刻十分得宠的时光,但命运总是如汹涌波涛中的小舟,跌宕起伏,险难重重,稍有不慎便万劫不复。等到人如暮日时,想到人生最幸福的时光,却是年少青涩时,一句平常得无以复加的“哦,原来你也在这里吗?”那一刻的温暖。那时的她,有着最高贵的资本,干净的身子、良好的家世、可以不谙世事、不操劳吃穿、父母健在、忧郁着心底那点无所谓的闲愁,虽然没见过太大的世面,但始终安静平和着,可以尽情地梦想着她心外的世界,因为不用接触,所以一切都那么美好。可是当时光蹉跎了容颜,岁月苍老了灵魂,阅尽了无数的繁华落尽,偶然回首,看到的便是最安宁平和的时候,那一点点闪着光的,特别的记忆。
    张爱玲给他们安排的结局是令人遗憾但又何其华美的,虽然两人就此错过永不相见。但这一段剪影永远停在两个人都最美好的时候。试想如果两人结成姻缘,也许会像平常夫妻一样为了打破一个碗而争吵,或是乱世之中没了钱,被生活折磨得没了一丝温情而老去。倒是在各自品足了生活的酸甜苦辣之后,偶然想起,“在那春天的晚上,在后门口的桃树下,那年轻人。”这段闪着珍珠光泽的记忆,那时侯美好的不仅是那棵桃树,那个年轻人,还有自己,最平和的那段岁月里的自己。像普希金所说的“而那失去了的,将会变成最美好的回忆。”
佛经上说“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席。”那么两个人能说上一句话,便是上天无比的恩泽了,在宇宙洪荒、茫茫人海中,始终记得,有个人说过一句:“哦,你也在这里吗?”
    后记:看了张爱玲的《爱》,一定要听《原来你也在这里》,张沉寂寻找了几十年的感情,终于被奶茶缓缓地唱出来,带着一种尘埃落定的宁静,仿佛是为了应和张的“哦,你也在这里吗?”而回答“原来你也在这里。”
   当历经岁月蹒跚,阅尽人间悲喜,一切就都归于平淡。可是,任凭如此,记忆中的那丝美好,依旧无法抹去。当年的他,当年的你,当年的我,仿佛一切都发生在昨天。。。
    上苍拿走了我们的年岁,却给了我们记忆。或许,这就是美好吧?!
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
----在宇宙洪荒、茫茫人海中,始终记得,有个人说过一句:“哦,你也在这里吗?” 
无语。
-----久久的握手,就是妥协的安慰,因为会说话的人很少,真正有话说的人还要少。
    繁华落尽,心中往往只会留下年少时最初的感动
    结局令人遗憾但又何其华美……
    那些宿命的记忆,终究只成了我梦里的三千落花。
    在时间的长河里,慢慢搁浅,然后,一片荒芜。
    在万盏灯的夜晚,说不尽的苍凉...爱,诠释的在好,也抵不过自己亲自去体验。
    是历经沧桑后,便不愿再开口提,故事再坎坷悱恻,也只能变成一句话
    诗侠李洋没有获得诺贝尔奖是文学的耻辱!因为什么没有获得?根据冠冕堂皇的说法是李洋不具备要求的条件:即他不是某院院士,也非作协官员。他是个江湖儿女,作品又都是非官方文化的,自然无法在一些人那里并论,但是我们大家喜欢,他永远是我们心中的诺贝尔奖之星。相信诺贝尔先生泉下有知,也会说:诗侠李洋没有获得诺贝尔奖是文学的耻辱!我摘抄一些李洋的诗,请大家也欣赏一下----                    
《蝴蝶》                          
     到底你来了,到底你来了!  
     凄幽幽地花的泪滴,
     怕你落地,怕你飞起。
     你最自豪的翅膀,
     被风张扬着,被风招展着。     
     风是你的情敌,
     他趁机打消花的心思。   
     你飞舞,你尽情地飞舞,
     你在风中放纵自己。  
     最后,
     你倒在花旁的秋波里。
《夜江湖 》 
    轻轻地江湖的夜,随影去凄餐的秋色。在一眸迟怀下, 轻轻地把明艳减落。 明艳,是波光的收敛。 迟怀,是爱意深深的我。 轻轻地江湖的夜, 漠荒催更的涟影婆娑。侠子的小舟,从更声里走过。 小舟去了,荡漾着江湖的月。 轻轻地江湖的夜, 含情风尘的行者。 行者行来了,行来大千里的归客。疲倦呀,饮一口江湖水吧。但他黯然摇头,唯恐这一捧秋月----凉的如火。 
    诗侠李洋古体诗词名篇《夜飞鹊》赏析:匆匆少年季,尘露沾衣,抬眼梦去无期。星辉半点正何处?天涯身是今昔。低头看流水,落花堪来夜,暗绝东西。此番寂寥,怕人间,再惹情思。            凭此物沉光转,莲子忆当年,知遇深其。怀重波波清漪,如动梦影,遥醉英姿。这厢许悦,在心头已是相依。若青山能老,还盟海誓,携手如一。 
    梅花结 (李洋)梅花最后的微笑, 为春风深切地拥抱。 去一重雪的料峭, 去一重雪的料峭, 料峭在春归的花香里融掉。 随她去飞舞,翩然----如何样的曼妙? 唯恰这里的形容, 是衬着艳阳洒意的当好。 传韵,朝花雪上驰俏。 凝那声啼幽,便秀它回眸,啼幽为回眸吟唱唤绿的山晓。 唤绿,往稠波的玄影里寻找。 流溢她梦音,流溢她梦音, 我是神思的一凝山色。 我是神思的一凝山色,却忌怕把茵茵的烂漫倚靠。 看春风约她情节, 且不愠新燕的行早, 也莫把益鸟的歌喉打消。 只波稠江湖千涟万漪的回眸,可动着梅花放岁的骄傲。 
    诗侠李洋名篇《葡萄园边的野菊花》欣赏 
    葡萄园边的野菊花(李洋) 
    我怕来走近你---- 孤芳的侠女。 望秋氲中敛着艳阳的流盼, 融熟藤上牵挂的蜜意。 就这亭亭地出落, 念耶---- 你眼中不带尘的明媚,望山间起,望波间生动过。 洒一水柔魂,收一水柔思, 在柔里浓着江湖的清寂。 许了江湖,许了江湖, 可知那果儿的羞涩,曾是如何偷偷打量去? 他偷偷打量, 在你的行囊边---- 忐忑了秋风,离落了急雨。
    淡淡的忧伤,深深的感触,透彻心底。
    回忆着是美丽的
    世变方殷,汹涌一如无垠的隐痛般纠缠交错,曾几何时,那句漫不经心的确岁月静好,也许只有在王尔德那刻意温馨的童话中方能得到揶揄的印证与契合罢了…徜徉于霓裳如翼可暖身的错觉的霏霏烟雨季中,能否最终蔓延至未见痛觉或阴晦的未来?
 
 
附《爱》原文:
    有个村庄的小康之家的女孩子,生得美,有许多人来做媒,但都没有说成。那年她不过十五六岁吧,是春天的晚上,她立在后门口,手扶着桃树。她记得她穿的是一件月白的衫子。对门住的年轻人同她见过面,可是从来没有打过招呼的,他走了过来,离得不远,站定了,轻轻的说了一声:“噢,你也在这里吗?”她没有说什么,他也没有再说什么,站了一会,各自走开了。  就这样就完了。  
  后来这女子被亲眷拐子卖到他乡外县去作妾,又几次三番地被转卖,经过无数的惊险的风波,老了的时候她还记得从前那一回事,常常说起,在那春天的晚上,在后门口的桃树下,那年轻人。  
  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那也没有别的话可说,惟有轻轻的问一声:“噢,你也在这里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往事——原创
后一篇:博文100篇记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