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药的五味之苦胆汁在偏方秘方等药物炒制上的应用初探

(2022-09-29 16:59:20)
标签:

欣桐中医

中医五味

猪胆汁炒制药物初探

心慌害怕症治疗

分类: 我的中医

中药的五味之苦胆汁在偏方秘方等药物炒制上的应用初探

 

                         萧欣桐

 

      五味不仅仅是药物味道的真实反映,更重要的是对药物作用的高度概括。《内经》云:辛甘淡属阳,酸苦咸属阴。”《洪范》谓:“酸味属木、苦味属火、甘味属土、辛味属金、咸味属水。

 

一、五味的功用

《素问·藏气法时论》指出:“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这是对五味作用的最早概括。

      辛:“能散、能行”,即具有发散、行气行血、宣散排浊的作用。一般来讲,解表药、行气药、活血药多具有辛味。因此辛味药多用治表证及气血阻滞之证。如苏叶发散风寒、木香行气除胀、川芎活血化瘀等。

甘:“能补、能和、能缓”,即具有补益和中、调和药性和缓急止痛,补充血液,布散津液的作用。一般来讲,滋养补虚、调和药性及制止疼痛的药物多具有甘味。甘味药多用治正气虚弱、身体诸痛及调和药性、中毒解救等几个方面。如人参大补元气、熟地滋补精血、饴糖缓急止痛、甘草调和药性并解药食中毒等。

酸:“能收、能涩”,即具有收敛固涩,调气调血的作用。一般固表止汗、 敛肺止咳、 涩肠止泻、 固精缩尿、 固崩止带的药物多具有酸味。酸味药多用治体虚多汗、肺虚久咳、久泻肠滑、遗精滑精、遗尿尿频、崩带不止等证。如五味子固表止汗、乌梅敛肺止咳、五倍子涩肠止泻、山茱萸涩精止遗以及赤石脂固崩止带等。

苦:“能泄、能燥、能坚”,即具有清热燥湿、固通血脉、降泄、通泄大便、坚阴(泻火存阴)等作用。一般来讲, 清热泻火、下气平喘、降逆止呕、通利大便、清热燥湿、 苦温燥湿、泻火存阴的药物多具有苦味。苦味药多用治热证、 火证、 喘咳、呕恶、便秘、 湿证、阴虚火旺等证。如黄芩、桅子清热泻火,杏仁、葶苈子降气平喘,半夏、陈皮降逆止呕, 大黄、枳实泻热通便, 龙胆草、黄连清热燥湿,苍术、厚朴苦温燥湿,知母、黄柏泻火存阴等。

咸:“能下、能软”,即具有泻下通便、软坚散结、纳气藏精的作用。一般来讲,泻下或润下通便及软化坚硬、消散结块的药物多具有咸味,咸味药多用治大便燥结、 痰核、 瘿瘤、症瘕痞块等证。如芒硝泻热通便,海藻、牡蛎消散瘿瘤,鳖甲软坚消癥等。

当然,还有淡味和涩味等。淡味:能渗、能利,有渗湿利水的作用,多用于水肿、小便不利等证;伤津液。涩味能收、能敛,具有收敛固涩作用。涩味药大多敛邪,邪气未尽者勿用。涩味,因其具有收敛之性,可归属于酸味。腥味,具有寒凉之性,可归属于咸味。臭味,因其具有温热之性,可归属于甘味。如人们喜欢吃的臭豆腐,其味具有降血脂、降血压、降低胆固醇、调节胰岛素分泌等多种生理保健功能。

 

二、五味的炒制

 

     李时珍说:升者引以咸寒,则沉而直达下焦,沉者引以姜酒,则浮而上至巅顶。大凡生升熟降。故药物经炮制后,可以改变作用的趋向。如黄柏原系清下焦湿热药,经酒制后作用向上,就能兼清上焦之热;黄芩能走上焦,用酒炒制后,增强了上行清热的作用;砂仁行气开胃消食,作用于中焦,经盐煮后,可以下行治疗小便频数。

     归经是以不同药物作用于不同脏腑经络为依据,说明某药对某些脏腑经络的病变起主要治疗作用,是药物功用与适应范围的一种归纳。如,杏仁止咳,故入肺经;生姜止呕,故入胃经。药物的炮制很多是以归经理论作指导的。如,酒制升提,姜制温散,盐制走肾而软坚,醋制注肝而收敛等。醋制青皮能增强疏肝的作用就是一个例子。药物经过炒制之后的作用方向,如下图所示:

 

1、酒炒则升

      中药的五味之苦胆汁在偏方秘方等药物炒制上的应用初探


      2、姜炒则散

                中药的五味之苦胆汁在偏方秘方等药物炒制上的应用初探


   

        3、醋炒则敛

                中药的五味之苦胆汁在偏方秘方等药物炒制上的应用初探


       

 4、盐炒则降则软

            中药的五味之苦胆汁在偏方秘方等药物炒制上的应用初探


5、蜜炙则和

 

                中药的五味之苦胆汁在偏方秘方等药物炒制上的应用初探

       

6、胆汁炒则燥则坚

                中药的五味之苦胆汁在偏方秘方等药物炒制上的应用初探


      欣桐中医:前面五种炒制方法,介绍者众,唯胆汁炒制药物,诸书皆无。我在此提出来,就是为了弥补这个空白的。你看上面这个示意图,胆汁炒制药物如果研究好了,就像一个太阳,可以恩泽万物,普惠天下的。中医药书籍,汗牛充栋,只有一个利用猪胆汁的汤药。那就是《伤寒论》中少阴病,下利脉微者,与白通汤。利不止,厥逆无脉,干呕烦者,白通加猪胆汁汤主之。服汤脉暴出者死,微续者生。

      用到猪胆汁,说明病人已经到了生死一线的时候。不服,必死;服了,还有一线生机。古人在这里是这样解释猪胆汁的作用的:“至于猪胆汁,以人之生理推之,原少阳相火之所寄生,故其味甚苦,此与命门相火原有先后天之分,当此元阳衰微、命门相火将绝之时,而以后天助其先天,西人所谓脏器疗法也。且人尿与猪胆汁之性皆凉,加于热药之中以为引导,则寒凉凝聚之处自无格拒,此又从治之法也”。

     我认为,猪胆汁作用不仅仅于此,也不是这么解释的。什么“热药之引导”,说得猪胆汁好像什么导游似的。病人寒极,热药下去,水克火,药入口即呕,自然之理。猪胆汁性寒凉,可以中和附子干姜温热的药性,反佐之法也,这是其一;其二,猪胆汁味苦,在这里可以起到固通血脉的作用。对,固通,没毛病。固者,苦能坚也;通者,书中写到苦能通泻二便,为什么就不能想到通利血脉呢?苦味入心,增强心主血脉的功能。血脉通利了、稳固了;附子干姜的能量一来,如太阳高照,整个人暖洋洋的,脉自然而然就恢复了,人就有救了。

       因此,利用胆汁炒制药物,利用得好,是能够起死回生的。下面谈谈使用何种胆汁炒制,效果更好。

 

 

三、采用何种胆汁炒制

   

     要采用何种胆汁炒制,首先要了解各种胆汁的阴阳属性;然后,根据病症的病位、病性和药物的性味进行选择。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易取的动物胆汁,大家可以根据需要便宜行事。

1、猪胆汁,来自于猪(老鼠胆汁,也可以,但老鼠太小了,虽简便但难行),在十二地支中属于亥水。亥水,阴中之阴,味厚,苦寒,其性滋润。坚固血脉之力最强;其次,通利血脉;再次,燥湿之力。张仲景在白通汤中选择猪胆汁,而不是其他胆汁,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因为,在那种情况下,脉弱近无,稳固血脉自然成为首要任务。

      不仅猪胆汁坚固血脉之力,猪身上的一切似乎都有这个功能;你只要猪肉吃多了,超过一定的量,整个人血液的运行似乎也变得慢了起来。因为,猪肉味厚,其性寒凉、滋润,吃得多,脂肪变多,血脉凝滞、坚固,血管就硬化了。你吃牛羊狗肉,吃得再多就不会有这种情况发生。现代人想减肥,就要从少吃猪肉开始。

    坚固血脉,就吃猪肉。当然,吃老鼠肉效果最好。亥子丑三会,老鼠猪肉牛肉,都有坚固血脉的作用。

2、蛇胆汁,来自于蛇(马胆汁,也行,可惜造价高了些),在十二地支中属于巳火。巳火阳中之阳,气厚,苦热,其性发热。燥湿之力最强;苦味燥湿,最强档就跟那个太阳示意图似的。其次,通利血脉;再次,坚固血脉。湿病,在中医治疗中,是一大难题。我根据阴阳之理推论,认为在各种湿病的治疗中,如果把其中起关键作用的一味药或几味药,选用适宜的蛇胆汁炒制,必然事半功倍。

如果细分,蛇也有阴阳属性不同;其胆汁炒制的燥湿、固通血脉之力也会有一定的差距。那种大蛇,属阳;小蛇,属阴。无花纹的蛇,属阳;有花纹的蛇,属阴。无毒的蛇,属阳;有毒的蛇,属阴。同样是蛇,选择阳属性的蛇,燥湿效果可以最大化。如此条分缕析,是不是有一种叫做“科学”的味道?其实,中医就是一门科学;并且,是一种高科技。学好了,用好了,善莫大焉。

说到这里,白通汤的猪胆汁,你认为是母猪的好,还是公猪的好?有的人使用猪胆汁没有效果,我估计是使用者没有考虑到这方面的问题。公猪属阳,母猪属阴。如果稳固血脉,自然母猪的猪胆汁好些;通利血脉,自然公猪的好些。再细些,母猪如果毛有花色,最佳。公猪如果纯白无杂色,则通利血脉最佳。看到这里,你就知道,学习中医基础理论,一开篇就是阴阳五行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了。

现在想想,治疗风湿,用这个蛇那个蛇的,它的理论来源就在这里。用来用去,我认为最终还是这个蛇胆起了作用。我通过阴阳之理,推测出它“燥湿之力最强”,可不是白来的。这就是理论家的厉害之处,他不需要实践,就能够用理论指导实践。

        祛风湿,多吃蛇肉,喝蛇血;泡蛇酒,也是这个道理。巳午未三会,蛇肉马肉羊肉,都有祛风湿的作用。

       3、鸡胆汁,来自于鸡(猴胆汁,也可以,但猴子是保护动物,谁敢去杀猴子?),在十二地支中属于酉金。酉金阴中之阳,味薄,苦辛,其性疏通。通利血脉之力最强;其次,燥湿;再次,固脉。

      当然,通利血脉,选公鸡的胆汁最好。固脉,就不必要选了;用猪胆汁就行了。你看看治结石病,食积病,都用到鸡内金,说明鸡身上的东西,都有通利的作用。白凤丸选择鸡作配料,不是毫无道理的。

      再联系实际,一个人如果气滞血瘀,买一些当归、川芎,放进锅里与一只火红的公鸡炖着吃。那效果,肯定棒棒哒。当然,用鸡胆汁炒制行气活血化瘀的药,也肯定是效如浮鼓。比没有用鸡胆汁炒制的效果,是不能同日而语的。并且连带着,把身上的湿气也祛除了,何乐而不为?

       预防血脉瘀阻,平时多吃吃鸡肉。尤其是那种叫鸡公,阳气最足,通利血脉之力最强。这个通利,主要在血脉经络上,就像交通网络,使其不产生拥堵。申酉戌三会,猴鸡狗的肉,都有通利血脉的作用。

4、兔胆汁,来自于兔(当然,虎胆汁也不是不可以,关键是,谁敢打老虎的主意啊),在十二地支中属于卯木。卯木阳中之阴,气薄,苦酸,其性发泄。通调气血津液之力最强;其次,固脉;再次,燥湿。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酸味入肝,肝的功能主疏泄而藏血,其气升发。因此,酸味药就具有调气调血调津液的作用。很多书上,把气薄发泄理解为发散、渗泄、泄下的作用。我认为,这有点望文生义的嫌疑,是错误的。这个发泄,应该是升发、疏泄的意思。

      如果肝的升发、疏泄的功能出了问题,经常吃点兔肉,吃着吃着说不定就好了。当然,如果进行药物治疗,把关键性的药物用兔胆汁进行炒制,效果会更好。

       肝炎病人可以养养兔,经常吃点兔子肉,会减轻一定的症状。这个通调,与上面的通利不同,一个作用在道路上;一个作用在路上的东西上。道路是血脉经络,路上的东西是气血津液。酸味药主入肝、脾、肺经,吃兔肉就有补肝脾肺,最终达到补充气血的作用。酸味药有收敛、固涩之功效。吃了兔肉的人都知道,兔肉带点酸味,这个酸味,能够把你补好的气血固敛、储存下来。就好像补阴阳气血的时候,都要加一些五味子、山茱萸、白芍、酸枣仁之类,就是这个原因。而吃兔肉,气血边补边存,越来越多,一个人想不健康都难。学八字的人都知道曲直仁寿格,里面一般都有个卯木,这个卯木就扮演了这个兔子的角色。当然,如果八字中这个卯木受到伤害,那就坏了,得肝病了;那就更要吃兔子肉了。

       寅卯辰三会,虎兔龙肉,都可通调气血津液。这个龙,完全可以用黄鳝、泥鳅、鲤鱼、鲫鱼、草鱼、鲢鱼等来替代,多多益善,绝对不会跟吃猪肉一样,会担心长胖。利用鱼胆汁炒制药物,也是可以增强药物通调气血的作用的,有兴趣的不妨在炮制师傅的指导下试一试。

      苦以燥湿,苦以坚阴,苦以通利,苦以通调。但大家千万不要忘记了,苦,还可以清热。如果碰到寒性病症,最好不要用胆汁炒制药物进行治疗。当然,那种寒热相兼的病、需要寒热并调的除外。苦,最先入心,火气降下来,阴坚阴存,气血津液的消耗慢了,血脉通利了,精神也会放松,心情愉悦。从这个角度来说,用胆汁炒制药物太重要了。

      寅卯辰三会,是一种组方方法,找一些药性药味相近的通调气血,气薄发泄,滋补肝肾,可谓药精力专,一个人的精气神,很快便会补上来了。这个适合气血虚弱,没有其他病症的情况。

      另一种组方方法,亥卯未三合,补气血为主,坚固血脉与燥湿为辅,也就是祛邪与扶正的路子。用到三种药物,气薄发泄的药物为主,味厚滋润的药物和气厚发热的药物为辅,效果也不错的。

     

四、秘方偏方推理应用

 

 拉拉扯扯这么多,如果没有用,岂不是隔着玻璃接吻-----白费劲了?因此,下面隆重推出三个方子,一个利用到姜炒和盐炒;另外两个都是根据我的胆汁炒制理论来的。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在专业炒制药物师傅以及医师的指导下,可以与没有服用胆汁炒制药物的人进行对比验证,看看这个理论能不能落到实处。

 

     1、颈部瘰疬

         A、山慈菇40克,姜炒;白蔹60克,盐炒;二者为末,调为膏药,全部敷在患处。每日一换,4天一个疗程,4个疗程可愈。

         B、白头翁80克,鸡胆汁炒制,为末,调为膏药,全部敷在患处。每日一换,4天一个疗程,4个疗程可愈。

 

     2、心慌害怕

        小麦120克,(母)猪胆汁炒后【不加猪胆汁240克】,煎服,一日三次,三日一个疗程,三个疗程痊愈。

 

 中药的五味之苦胆汁在偏方秘方等药物炒制上的应用初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