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学童】折纸中的数学

标签:
折纸数学数字与生活 |
分类: 家有学童 |
折纸中的数学
一.
都说折纸起源于中国,中国早在西汉时期就出现了以大麻和少量苎麻纤维制造的纸张,随后经日本传播到全世界。欧洲也有自成一体的折纸艺术。19世纪,西方人开始将折纸与自然科学结合在一起。折纸不仅成为建筑学院的教具,还发展为现代几何学的一个分支。如今的折纸,不仅仅是儿童的玩具,也是一种有益身心,开发智力和思维的活动。凭着我对折纸的热爱,在无数次的折纸实践中,我发现其实折纸和数学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于,在折纸中,我们可以用到很多数学知识。
二.
如何将一张普通的A4纸,不借助任何工具,折成15°、30°、45°、60°、75°和90°的角?
三.
A4纸若干张,各种颜色的记号笔。
四.
先从简单的做起:
(1). 如何用A4纸,折成45°角?90°角?
步骤:用一张正方形的纸,沿对角线对折,得到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
如图所示,这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是相等的。因为三角形的三个角总和为180°,而直角是90°,所以两个相等的角是(180-90)÷2=45° 。
(2) 如何用A4纸,折成30°角?60°角?
步骤:用一张长方形的纸(图1),将较短的一边对折(图2),用长方形其中一个顶角,对准中间平分线翻转折叠(图3)。
如图4所示,这是一个直角三角形,长边是短边的两倍,所以角度也是2倍的关系。因为三角形的三个角总和为180°,而直角是90°,所以剩余的两个角,分别是30°和60°。
(3) 如何用A4纸,折成15°角?75°角?
步骤:上图已经折出30°的角(图1),把30°的角对折,就能折出15°的角(图2)。因为三角形的三个角总和为180°,而直角是90°,所以剩余的角是180-90-15=75°。
五.
通过上面系列的练习,我们发现,生活中无处不蕴含着数学知识,数学寓于折纸之中。对于数学的了解,可以增加人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性。折纸的时候,很自然得会出现许多几何的图形,例如:正方形、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也会引入角度的概念,例如:30°角、45°角、60°角等等。普通的折纸,不仅仅是娱乐,更蕴含着很多数学奥秘。要想做好折纸这一项游戏,必须要认真学好数学,研究数学的规律,才能创造出更多的新作品来。通过折纸,可以启发我们的创造力、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更可促进手脑的协调,丰富我们的业务生活,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多姿多彩!
二零一八年十一月六日,老师在班级QQ群里公布《数字与生活》获奖名单,轩轩获得三等奖。
其实我觉得我们这篇小论文写得还是不错的,有点可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