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册数学教材分析及教学总体设想
(2009-09-18 11:31:03)
标签:
教学教育教案 |
分类: 教育随笔类 |
教材分析及教学总体设想
|
本册教材特点分析: |
|
|
|
理解的基础上学习数学,促进学生对数学的认识。 |
|
2、展现知识的产生和应用过程,形成问题——建立模型——解释与 |
|
应用的基本叙述模式,引导学生逐步形成多样化的、科学合理的学习方式。 |
|
|
|
和交流 |
|
4、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发展学生的学 |
|
习兴趣和自信心。 |
|
5、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螺旋上升。 |
|
|
|
本册教材教学总体设想: |
|
1、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发展数学。 2、引导学生独 |
|
立思考与合作交流。3、加强估算,鼓励算法多样化。4、培养学生初步的 |
|
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
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活动。6、要让学生在具体的操 |
|
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交流。 |
|
7、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 |
|
识应用到生活中去,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
|
|
2008—2009年度第二学期教学课时安排计划
|
周 次 |
日 |
课 |
教时 |
执行情况 |
|
1 |
2.23---2.27 |
1.报到 2.学前教育 |
4 |
|
|
2 |
3.2――3.6 |
1.分苹果(竖式除法) 2.分橘子(有余数除法) 3、分草莓 |
4 |
|
|
3 |
3.9—3.13 |
1. 租船 2.派车 3.小熊购物 |
4 |
|
|
4 |
3.16――3.20 |
1.买鲜花 2.练习二 3.过河 |
4 |
|
|
5 |
3.23――3.27 |
1.辨认方向 2.认识路线 3.练习四 |
4 |
|
|
6 |
3.30――4.3 |
1.数一数 2.拨一拨 |
4 |
|
|
7 |
4.6――4.10 |
1.比一比 练习五 |
4 |
|
|
8 |
4.13――4.17 |
1.铅笔有多长 2.1千米有多长 3.练习六 |
4 |
|
|
9 |
4.20――4.24 |
1.买电器 2.回收废电池 |
4 |
|
|
10 |
4.27――5.1 |
1.五一放假 2. 期中考试 |
4 |
|
|
11 |
5.4----5.8 |
1.小小图书馆 2.练习七 |
4 |
|
|
12 |
5.11――5.15 |
1. 认识角 2.练习八 3.长方形与正方形 |
4 |
|
|
13. |
5.18――5.22 |
2.欣赏与设计 3.捐书活动 |
4 |
|
|
14. |
5.25――5.29 |
1.运白菜 2.买洗衣机 3.练习九 |
4 |
|
|
15 |
6.1――6.5 |
1.读统计图表 2.讨论,练一练 |
4 |
|
|
16 |
6.8――6.12 |
总复习 |
4 |
|
|
17 |
6.15――6.19 |
考试总复习 |
4 |
|
|
18 |
6.22――6.26 |
考试总复习 |
4 |
|
|
19 |
6.29――7.3 |
考试总复习 |
|
|
|
20 |
7.6—7.10 |
考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学生学习基本情况分析、择优促差措施
|
学 |
|
二年级共有学生197人,大部分同学有着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主动、积极。在课堂能够积极动脑思考、书写规范,工整。能按时完成课内外作业,性格活泼开朗,有着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学习态度,但每个班有个别同学,如二(4)班的郑国龙、朱明昊等同学学习基础薄弱,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注意力不集中,养成习惯较差,上进心不强,不能自觉按时完成作业,今后还需加强良好习惯的培养。 |
|
择 |
|
1、在课堂教学改革上下工夫,努力学习新课标,用新课标、新教材、新教法指导新课堂。 2、认真备课,钻研教材,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 3、对困难生不另眼看待,要了解他们,关心、爱护他们,争取家长配合,促使他们上进。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