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爱梵高·星空之谜》:不疯魔不成活的麦田守望者

标签:
至爱梵高·星空之谜 |
分类: 文娱小区 |
http://si1.go2yd.com/get-image/0IuOoJPU4au
很 多艺术家对麦田都有着一份特殊的情愫:被称为“麦地诗人”的海子将麦田视为生命的本源,人类家园的象征;美国作家杰罗姆·大卫·塞林格更是想成为一位麦田 守望者,希望去发现、保护、引导霍尔顿式的孩子……而在遥远的欧洲,同样有一位艺术大师对麦地情有独钟,他就是二十世纪的著名画家文森特·梵高。他曾创作 过《麦田上的鸦群》《麦田与收割者》等几十幅关于麦田的画作,他与霍尔顿都有一颗纯洁的心灵,高尚的理想,他们都大胆地反抗丑陋的世俗。他们都是当之无愧 的“守望者”,而梵高最终还选择了在麦田中开枪自杀。
这是怎样一段故事?背后又有着怎样的玄机?或许,我们能从即将在12月8日上映的这部名为《至爱梵高·星空之谜》的电影中找到答案。 http://si1.go2yd.com/get-image/0IuOpCIY8y8
显然,这部《至爱梵高·星空之谜》在如今的电影市场中是一个另类般的存在,恰如当时拒绝流于世俗的梵高一般。影片是以油画的风格来呈现,虽然时长仅有95分钟,但制作周期却长达7年,125位画家共创作了65000张油画,由于它是以12幅/秒的速度叠加成这部油画电影,所以每一帧都堪称是一幅艺术品,都是对梵高最好的致敬。这样的尝试虽然极具风格,但也有相当大的风险,正如当时梵高顶着巨大压力对后现代主义风格的大胆尝试。事实证明,梵高超前式的艺术风格是成功的,我相信这部电影同样会取得成功。
当 然,一切的形式都是服务于内容,服务于人物。整部电影并没有去正面讲述梵高的艺术成就,画作价值和个人精神,而是将他视为一个普通的小人物来展开叙事,用 写实平缓的镜头语言来揭开梵高最后的那段人生路。这种人文主义精神的表达给人带来了极大的内心触动,与观影前的期待点截然不同。在故事架构上,影片以第三 人称的角度,采用了大量倒叙和插叙的手法,大量意识流的回忆闪回穿插,以及人像展示式的戏剧结构,颇有艺术化的同时又为这部电影注入了几分悬疑推理的气 质,很好地将观众带入到了梵高的个人世界。
http://si1.go2yd.com/get-image/0IuOqGijiiG
一 部电影能否成功,人物的塑造至关重要,但这部《至爱梵高·星空之谜》却与众不同。它虽然是在塑造梵高这个人物,但表达方式却是在别人的评叙中,在侧面的烘 托中,这其中包括梵高唯一的好友加歇医生、有梵高的知己玛格丽特、有梵高所住旅店的老板女儿以及渔夫的讲述,这使得梵高的人物故事充满着真实与虚幻的复杂 交叉,这在电影中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神秘观感。
对于这段历史的回顾,影片用最梵高的方式呈现了梵高生前的生活场 景,逼仄的旅店、罗讷河上的星夜以及如梵高画中般金灿灿的麦田……能够达到如此高的艺术成就,离不开梵高个人“不疯魔,不成活”的匠心精神。他身无分文, 全靠弟弟经济支持;他被很多人称为疯子,甚至曾用剃须刀割下了自己的耳朵;但对于画画,他却如痴如醉,虽然他生前只卖出过一张画作……最终,他选择在麦田 中自杀,他的死因有太多疑点,但他坚持称自己是自杀,可见他渴望着结束自己的生命,正如曾经决心割掉自己的耳朵一样。
http://si1.go2yd.com/get-image/0IuOrVwmgBk
梵高说:如果有位画家看到的色彩和别人不同,其他画家会说他是疯子。的确,梵高就是这样一个“疯子”,他是一个被世俗抛弃,承受世间最大痛苦,却为世界奉献出最伟大作品的“疯子”,是一个守望着麦田,拥有着人类伟大灵魂的“疯子”。所以,我们至爱梵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