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婴室》:己所不欲,勿害于人

标签:
育婴室 |
分类: 文娱小区 |
都说惊悚片有三大重要元素:梦境、镜子和古屋,梦境代表虚幻情境,镜子代表虚幻影像,而古屋则代表了历史和故事,很少有惊悚片能将这三种元素结合到很精妙,但正在热映的这部《育婴室》便做到了。从名字来看,很明显可以看出婴儿也就是孩子会是整部影片的一大主线,而“室”又代表一个封闭的空间,表面上看这是一个养育婴儿的房间,但再看影片的阵容:导演是在印度素有“鬼王”之称的皮查农·塔玛杰拉,这样的题材加上印度鬼王执导,很容易让人想起印度古曼童的传说,也更让人对这部影片产生期待值和猎奇感。
故事的开篇由元末时期讲起,饿到极致的军阀途经淮河边上的小镇,由于战乱之年土地荒废粮食无收,凶残的军阀竟杀死孩子以食之,这样的传说代代相传,一直笼罩着这座小镇。将故事向前推到古代,这样的开头很少见,不过如此设计无疑会加重这座小镇的历史厚重感,同时简明扼要的点明影片是以孩子为主线,很容易将观众快速的带到故事情境中。之后,故事被拉回现代。主人公少晖是一位青年画家,他整天幻觉不断,常常见到一个陌生的孩子和一位熟悉的母亲,她们像是在向自己发出着某种召唤,让他去为她们揭开那尘封已久的秘密……
由于少晖失去了9岁前的记忆,所以他更加渴望想了解自己的身世,于是他回到了那个我们片头看到的小镇,去寻找自己去世的母亲和妹妹。他的身世之谜贯彻整部影片,导演对于故事前期埋下的种种埋笔,再到后来抽丝剥茧式的逐渐揭晓答案,这个过程既做到了足够惊悚,又做到了情节上环环相扣、逻辑上丝丝入理,体现了“印度鬼王”导演绝非浪得虚名。在惊悚氛围的营造上,影片并没有用一惊一诈的音效去故弄玄虚,而是每一处疑点都有一定的根据,都会让人在后来的情节发展中找到原由,影片在推理方面完全做到了侦探片的水准。
值得一提的是,影片的选景非常考究。地处淮河边上的小镇有着江南小镇式的古朴,而且影片大部分时间内都是雨水不断,这样烟雨江南的美景与镇里行为怪异的百姓形成了鲜明对比。无论是欲语还休的郭大爷,还是瘸腿的酒鬼少华,或其他几位或隐或现的神秘村民,都让整个故事显得异常神秘,很难让观众猜出其中端倪。这种看不见的悬疑感产生的内心冲击远比视觉上的惊悚效果要让人恐惧,做到这点很难得。
影片最后的落脚点依然是亲情,是母亲对于儿女的爱,是人性的美好对比人性的丑恶。孔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放在这部《育婴室》中讲就是:己所不欲,勿害于人。所有的功过皆有因果,当一个善良的母亲,一个爱女心切的女性被逼到走投无路时,她虽然选择了自杀,但真正的凶手俨然是幕后的那个神秘人,那个在灾难之际懦弱,太平时期凶残的人。这是一种人性的悲哀,也是一种世俗的悲哀,这样一部电影值得我们每个人去思考,去从中获得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