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环境,一个不知喊了多少年的话题,却效果甚微。就在本月初,北京及其周边地区出现大雾天气,美国驻华使馆发布的北京PM2.5监测数据再次爆表,指数为522,超过了最高污染指数500。这让万千的北漂打工者不禁感叹:以前挣得钱少,还可以喝西北风,现在看来西北风都喝不成了~
这固然是一句调侃,但更多的是无奈。社会各界对环境问题的争论从未间断过,无论危言耸听,或者引经据典,亦或者制定法律法规都不见成绩,结果却是口号喊的越响亮,效果却更不敢恭维。那么,这个问题真的无法解决么?如何解决呢?
笔者认为,解铃还需系铃人,首先解决的是人的思维问题。应该是从自己、从孩子身上做起,比如说垃圾分类、禁止用一次性用品、禁止用塑料用品等,而且节约每一张纸、节约每一杯水都对环保是有好处的,比如说家用电器的待机状态,会增加10%的电费,如果我们把电视机的插头拔下,就可以节省了。还有比如说洗脸的水、洗菜的水,可以拿去冲厕所,很多家庭已经都在这样做,这些都是举手之劳的。
其次是社会的保障制度和法律法规。不可否认,这个保障制度是有的,这个法律法规也是有的,但是这二者还不够完善,还不够合理,还不够科学。只要政府官员来用心作这件事,广征民意,制度和法律自然可以得到完善。当然,重要的还是落实,是执行,不要再让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句话适用于保护环境的问题上来。
另外,人们的衣食住行每一个环节处理不当都会对环境产生影响。以“行”为例,也就是汽车,比如说在北京,大气污染物中,39%的一氧化碳、74.8%的碳氢化合物、46.2%的氮氧化物来自机动车的尾气。这还不含汽车造成的噪声污染、废水污染、原材料的污染等。所以,开发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势在必行且刻不容缓。
来看国内车企对这方面的作为。截止目前中国至少有55家企业进入发展新能源车的行列,陆续推出了各种新能源车型,包括今年已上市的比亚迪E6、北汽C30等纯电动车以及荣威550插电式混合、雷克萨斯RX400h油电式混合等车型,涵盖纯电动、混合动力、燃料电池等技术。
尤其是,今年底的广州车展上又展出了54台新能源车,这意味着明年将有更多新能源车型在市场出现,其中仅广本就可能有三款新能源车将在明年上市,包括两款混合动力车型CRZ和FIT
Hybrid,以及一款有望国产的飞度纯电动车。其中,CR-Z搭载了Honda首例三模式变速箱系统,配合城市街道、高速公路、弯路行驶等路况及驾驶习惯,给驾驶者创造“运动”、“普通”、“节能”三种驾驶模式。FIT
Hybrid则采用了1.3L
i-VTEC发动机匹配小型轻量IMA混合动力系统,还配备了有助于降低油耗的EcoAssist节能驾驶辅助系统,从而实现了30Km/L的优异燃油经济性。环保与节能的双赢是人们企盼多年的事情,新能源车的技术突破将缓解人们对于石油的依赖和生存压力,并且在废气排放上也将极大减小,使空气得到净化,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

不过做到车型及能源的环保仍然是不够的,车内环保装饰同样不容小觑。想必不少车主有这样的感慨,如今新车内的刺鼻气味一点不比装修来得少,故而在车内安装了空气净化设备,不过这终是治标不治本。不过在2011款雅阁身上这样情况得到了缓解,该车特别改进了内饰材料,大幅度减少采用对人体健康有害的挥发性有机物(VOC)和难以回收的PV
C塑材,因此实际坐进雅阁车内已没有有的新车那样刺鼻的味道了。
言而总之,一个有战略眼光的车工企业是有发展前景的,更是将赢得民心的。只顾眼前的利益涸泽而渔无异于饮鸩止渴,在此也希望更多的企业和企业家不要做穷得只剩下钱的“土财主”,而去作一个社会道德的楷模,一个国家的精神支柱,因为这样精英阶层的人才代表着这个国家的良知和这个国家的文明程度,更代表着这个国家的未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