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东塘村宋体校车松江镇农村教育 |
分类: 针砭时弊 |
昨日,湖南衡阳市衡南县松江镇一辆送小学生上学的三轮车坠河,造成14名小学生死亡,6人受伤。遇难孩子多数来自该镇东塘村,因本村小学多年前被撤销,孩子只能到附近的因果村上学。据了解,受清晨浓雾影响,一辆由松江镇东塘村开往因果村的三轮车运送20名小学生,在驶到因果桥时,发生交通意外,整车坠入河中。
说到此事件,我们有必要提一下“撤点并校”这个概念。相信农村人对此概念并不陌生,拿笔者家乡来说。过去的中学成了现在的小学,过去的小学成了现在的幼儿园,过去的中学老师现在执教小学,过去的小学老师执教幼儿园。而现在上初中的孩子,都要骑自行车去隔着五六个村子外的镇上上学,毕业班还会朝六晚八。这就是优化了农村教育资源配置?对农村教育资源进行了整合?效果就是学生挤爆重要学校,普通学校生源稀缺,严重失衡。
这样的现象就衍出了一个问题,山区怎么办?路远怎么办?就只能配置校车了。而此事件问题就出在校车上,出在司机上,出在学校方面,当然是表面来看。校车是农车改造的三轮车,司机拿没有证儿,什么证儿我们不得而知,学校是撤点并校后的仅存硕果。这是我们第一反应能找到的问题,有关领导也找到了。于是免去包括县教育局局长在内的6名相关责任人的职务,并且速度惊人的与14名遇难学生家长签订了补偿协议。
但是我们冷静下来看,这里面的问题直系责任人就不在教育局长了,也就是说追责机制存在重大偏差。送学车明显应该属地管理,送学车不是校方租用的,送学车用和不用,坐和不坐也不是校方所决定的,他们没有这个权利。教育局长和校长在别的方面也许不称职,但就此事而言,责任在于相关部门车辆运营管理不严,教育局长不该背这个黑锅,起码主要责任不在于他。
再往下说,罢免了教育局长及相关责任人就能解决问题了?不能。现在很多地方都合班并校,除了领导为了方便之外,谁还方便?而且,教育上的领导往往只负责形式上检查,而不注重实际问题解决。可以说教育在中国是最穷的,现在中国大力发展经济,而非大力发展教育,农村人员流动性很大,学校设置问题尴尬,这就涉及到了一个教育体制的问题。
教育局长免了有什么用?形式而已,这种大环境能改变么?能有35w的公车,就不能有好点的校车,好点的路,好点的司机?上面本来拨的教育经费就少,到了下面七扣八扣的,所以说这就不全是教育局长的问题了,因为他没有制定这种政策的权利。真应了那句话:再穷不能穷公仆,再苦不能苦领导。
我最近在玩新浪微博,很酷、很新潮。
特约撰稿\推广宣传\专栏合作\媒体联络:
QQ:137006031(注明博客,非工作勿扰)E-mail:sp19891021@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