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孙鹏
孙鹏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1,538
  • 关注人气:11,35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清退研究生能解决什么

(2010-09-21 15:19:25)
标签:

曹操

中国

华中科大

清退

北京大学中文系

分类: 针砭时弊

    近日,武汉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在官网上公开发布声明,要求307名未能按期完成学业的研究生退学。此举引起广泛关注。此次被清退的学生中,半数以上属于定向、委培,并且相当部分是企业高管和政府官员,还有少数名人。他们长期不来学院上课,有些甚至已超时学习两三年。

    此政策原本为照顾国企技术骨干而制定的研究生单考政策,如今已成为官员和企业高管获取文凭的渠道。而文凭背后存在各种隐性的利益关系。文凭能有助于官员晋升,官员、企业高管能为学院带来科研项目和经费。而此次华中科大清退研究生着实另人称赞,笔者认为这是一种敢为天下先的做法。

    当然也有不少网友认为,华中科大此举有推卸责任的嫌疑,是违背与学生的契约关系的。但是话说回来,这种契约是合理的么?如果不是,适时制止便为上策,毁约赔款也是值得赞许的,起码华中科大有这个胆量。相反,不少大学、机构还在做着如此蝇营狗苟的作为,则更加可耻,所谓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清退研究生能解决什么

    从社会角度来看,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孔庆东先前便提出学校是贩卖文凭的“文化驾校”的理论,着实打到了中国教育制度的痛处。还有一个重要点在于,如今的社会阶层往往中重学历不重能力,凭证是举而非任贤是举,这让我想到了中国古代帝王家的一个痼疾,立嫡不立庶,立长不立贤,这样造成的后果就是在其位,无其力,食其禄,祸其根。这是值得有关部门思考反思的。

    以“证”取人从某个角度来讲和以貌取人有着惊人相似的,貌在古代来讲是非常受重视的,就像三国时期曹操在会见别国使节时,让崔炎代替一样接客一样。但曹操用人却重才重德,从对关羽的待遇来讲便可窥之一二。晏婴三尺而为齐相,周昌口吃而能辅汉这便是成功的例子,而孔子以貌取人失之子羽则是反而教材。

    再从学校角度谈,华中大学涂又光教授提出过一个理论:泡出来白菜、萝卜的味道,取决于泡菜水的味道。大学的文化氛围决定其所培养出来的学生的素质,此次华中科大淘汰307名研究生,也证明了我们的研究所教育还不足以培养如此多的人群。对于已经在读的学生来说,应该给他们更多一些机会,而不是广泛撒网之后,再把那些交了钱浪费了时间的赶出去。

    在一项8300余名网友参与的“华中科大清退研究生”的网络调查中,近七成网友力挺校方此举。认为“学校应该建立严格的淘汰制,否则没法提高质量”。还有23.7%的网友认为,“研究生培养机制可以更加灵活点,学校不必太过于苛求学制”。从调查出我们不难发现,此作法同样是民心所向,所以笔者认为华中科大清退研究生做法值得提倡,但更应引起有关部门的反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