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孙鹏
孙鹏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1,538
  • 关注人气:11,35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杨振宁“10年内出诺奖”的谬论缘由

(2010-09-13 08:50:26)
标签:

上帝

中国

宋体

诺贝尔奖

诺奖

文化

分类: 针砭时弊

有网友曾戏言,如今有三座大山压在中国人民身上,分次为:诺贝尔奖、奥斯卡还有便是世界杯。相对于后二者,诺贝尔奖项无疑更为权威,更为荣誉,因为获奖者是世界各国在某些领域对人类作出重大贡献的学者。以这点来看,后二者便是萤火之光比皓月之明。

遗憾的是,中国人并非沾手此丰碑级别的奖项,确切的说是拥有着中国国籍的人没有荣膺过此桂冠。早年有杨振宁、李政道、丁肇中,近年有钱永健高锟问鼎该奖项,然而他们却是以别国国籍的华人身份获得。所以,严格来讲拥有中国国籍者并没有沾手过,这也成为了中国人民的一块心病,一座“大山”。

杨振宁“10年内出诺奖”的谬论缘由


此次,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10日在成都电子科技大学演讲预言,中国本土10年内将出现诺贝尔奖获得者。他的预言让国人一片欢腾,但欢腾的背后又有着何等的隐忧呢?要知道热情、自信并不是获得诺奖的决定性因素。那么,杨振宁又何出此言?

首先,他错误的估计了国内部分学者,专家的敬业能力,在当下,学术界开始变得功利化,浮躁化的大前提下,真正吃着公款,潜心搞科研、搞成绩的专家有几人?他们做的只是把握着自己的话语权,用这个权利来换得对自己更大的利益。这边出问题了,收些钱财便义正言辞的证明这个问题是正常发生的。真正坚持个人原则的又有几个?虽然不可否认好的学者确有存在。

其次,错误的低估了学术突破上的困难。作为物理界泰斗级人物的杨老先生,且35岁便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他,成就自然功高盖世,当然他的成功也绝非不可复制。然而,这个复制也同样有一个过程,尤其对现今中国的科学环境下复制的难度颇为渺茫。成功者走向成功,回头缅怀往往便是付之一笑,便抛言:极其容易。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极其容易的课题,却让中国走了数十年而显有作为,这是确实思考的。

不可否认,这或许是杨老先生恨铁不成钢的一种体现,是激励年轻人的一种作为。但梦想与现实总是会有差异,这个差异不是说精神上坚韧就可以达成的。就比如朝鲜,他们说自己是最幸福的国家,我们牵强着露出苦笑,大可认为这是阿Q精神。他们又说,自己是全世界最强大的国家,这个谁会相信?

抛开杨老先生的话不论,在我们国家自身便存在着不少制约获诺奖的硬性条件。诸如科学研究起步晚、经济投资不够大、社会的激励机制诺贝尔奖评审的制度甚至可以牵扯到中国的教育体制等等。种种的种种,无疑不是一个10年可以完成的。

 

 

 

 

    附:一次采访中,凤姐透露自己晚上作一个梦。她梦到了上帝,上帝说可以帮她实现一个梦想。凤姐十分欣喜,张口便说:“我....我想找到一个符合我标准的老公,然后再让自己漂亮一点,嘻嘻。”说完凤姐抛了一个媚眼给上帝。上帝从口袋里掏出一包烟,眉头紧锁着点燃,长叹一声:“你再说一个,再说一个。”凤姐有些不快的说:“那就让中国人得一个诺贝尔奖吧,也算我为大家作了个公德,弥补一下被我吓哭的那么多小孩。”上帝把烟头捏灭,言道:我们还是再商量一下前一个吧.........

 

 

 

 

 

我最近在玩新浪微博,很酷、很新潮。
请大家关注我吧!
http://t.sina.com.cn/zixiaoyueyueniao

特约撰稿\推广宣传\专栏合作\媒体联络:
QQ:137006031(注明博客,非工作勿扰)E-mail:sp19891021@sina.co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