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娱乐场所从业人员实名制,是隔靴搔痒?

(2010-06-11 18:48:16)
标签:

实名制

从业人员

河水

肾药

水灾

龙门山

杂谈

分类: 针砭时弊
    今天有消息称北京将在全市娱乐场所推行从业人员IC卡管理制度,防止各类违法犯罪人员藏身其间,禁黄、禁赌、禁毒,有效管理和保护娱乐场所从业人员。做为推动“4·11三禁”专项行动的后续或者说深入工作,这是值得群众击掌相庆的。然而,在笔者看来此番作为却是“隔靴搔痒”,治标不治本。
                         
    黄,赌,毒本来就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的意志而消亡的。从某个角度来讲,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即便对社会有害。如今,这三项“高雅游戏”似乎已成为上流社会的御用消遣方式,不是穷人不能玩,是不敢玩。用去年比较流行的一句话说就是:有背景的小妖都被佛祖救走了,而没背景的则被孙猴子一棒打死。作为没有背景,没有后台的穷人,玩这些?无异于飞蛾投火,成为被儆猴的鸡。以此来说,有这么大的市场就没了“供给商”?显然不现实。用王晶导演的话说就是:我拍三级片,是为了市场需求。有需求,没供给,是影响生态平衡,影响产业链的。故以此说,便杀不死这三个“蟑螂”。

    从业人员实名制这种方法欠妥,是不合理的。记得一句肾药胶囊的广告语便蛮有趣:补不是办法,治才是根本。不错,实名制会在起初起到一定的效果,但日子久了,难免那些违法犯罪人员会起“免疫”。我们的有关部门注射的非但不是山西的疫苗,而且黄,赌,毒人员也不是任人宰割的百名儿童,要知道“蟑螂”不是你象征性的踩两脚就会死的,你听到吱吱的声音,只是它迷惑你的假象。

    说完犯罪人员的狡黠问题,我们来分析黄,赌,毒问题,当然最主要的还是“黄”的问题,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源头在哪里是一个问题,怎么堵又是一个问题。上文已阐明,源头是客观存在的,是无法湮没的,那么怎么堵呢?在这里笔者先要讲一个故事。

    尧在位的时候,黄河流域发生了很大的水灾,庄稼被淹了,房子被毁了,老百姓只好往高处搬。于是尧派了鲧去治水,鲧花了九年时间治水,没有把洪水制服,鲧临死前嘱咐儿子“一定要把水治好”。

    儿子改变了他父亲“堵”的作法。当时,黄河中游有一座大山,名叫龙门山,它堵塞了河水的去路,把河水挤得十分狭窄。奔腾东下的河水受到龙门山的阻挡,常常溢出河道,闹起水灾来。禹到了那里,观察好地形,带领人们开凿龙门,把这座大山凿开了一个大口子。这样,河水就畅通无阻了,之后他带领群众挖通了九条河,经过十年的努力,终于把洪水引到大海里去,地面上又可以供人种庄稼了。

    故事中鲧的儿子便是­——为了治理洪水,置家庭于不顾(三过家门而不入)的:禹。

    抛开禹精神层面上的东西值得我们学习不说,就看他的作法,效果,与胆气,便是我们当今诸多人所不具备的。你也可以说笔者太愤青了,那如果你不烦,我还可以给你讲愚公移山的故事。

    总之整治黄,赌,毒犯罪这件事,整治出了成果:共打掉卖淫嫖娼团伙213个,查处存在涉黄问题的娱乐服务场所39家。打掉聚众赌博团伙90个,依法刑事拘留设赌抽头人员189人,收缴赌资96万余元,这说明收获颇丰。然而,整治不出成果,这也说明收获颇丰,说明社会和谐了。

    但愿此项规定,能整出更大的成果,而不是我笔下的隔靴搔痒。






我最近在玩新浪微博,很酷、很新潮。
和我一起来玩吧!
http://t.sina.com.cn/zixiaoyueyueniao

特约撰稿\推广宣传\专栏合作\媒体联络:

QQ:137006031(注明博客,非工作勿扰)E-mail:sp19891021@sina.co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