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多少人为了生活,前程“舍身忘嫁”,于是一个新的名词--“剩女”应运而生。意为绝大部分高学历,高收入,长得漂亮,因为择偶条件高,从而沦为“剩女”的大龄女青年。而且在“剩女”中又分支出一个名词叫做“亚剩女”意为低学历,低收入,相貌不扬,但择偶条件高,社会上诸如此类的群体不在少数,其代表便是于网络走红的凤姐,我们这里简称“凤姐女”来代表这个群体。那么试想:她们到底该不该幻想嫁给钻石男呢?笔者认为不该。
首先从中国传统思想上看,讲究的是门当户对。这种婚姻取决于男女双方的经济条件,物质基础以及社会背景,如果双方的条件相同或是差距不大,那么往往会意味着婚姻的美满,幸福。因为双方的所处的基础是相等的,其各自的背景也属基本相同,建立在基础上的上层“建筑”--婚姻关系,也能长久的维持下去。反之,若没有这些根本的基础,岂非是空中楼阁?海市蜃楼?或许你会说电影,小说里不是都有“凤姐女”和钻石男相爱,最终白头偕老?但那终究是虚幻的。或许你会说真正的爱情是要冲破世俗的礼教?但人本来就在世俗中,又怎能脱离世俗?那是不现实的。
其次这样的婚姻往往是有玄机的,是有某种目地的。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何况是定终身的婚姻大事。一个钻石男若屈就于“凤姐女”一定是有原因的,我们来看一些这样的典型婚姻。了解历史的人都知道,中国历史上有7大丑女之嫁夫记,人们往往只看到了“钻石男”的高尚品行,而忽视了其真正的意图。我们首先谈中华民族始祖母—嫫母。5000年前,黄帝为了制止部落“抢婚”事件,专门挑选了品德贤淑,性情温柔,面貌丑陋的丑女(封号嫫母)作为自己第四妻室。并广而告之天下人:“重美貌不重德者,非真美也,重德轻色者,才是真贤。"细心的读者不难发现,这件事的政治目地绝对高于黄帝对嫫母的恩爱。还有齐宣王娶钟离春为后是为了警戒自己,诸葛亮为了岳父黄承彦的藏书而于丑女黄月英结合。放眼当今,谁又敢说钻石男迎娶了“凤姐女”没有种种原因呢?这里也不否认有个别例子,但那是凤毛麟角。
最后这样的婚姻断定不会幸福的,正所谓龙配龙,凤配凤,一个受过良好教育与一个目不识丁的人结婚,一个面貌鄙陋与一个玉树林风的人结合,注定会是一个“杯具”的开始。这种婚姻隐患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女方很容易在心理上形成优势,在生活中慢慢的会一点一滴的流露出来,从而给男方渐渐的造成心里压力,自尊心和自信心不时的动摇,这种压力会慢慢的积累起来,等到了一定的时候便会暴露出来,积累的越久就会越强烈的爆发出来,最终导致婚姻失败,家庭破裂。
诚然,说到“凤姐女”当然要提凤姐,有人会说现在很多钻石男在追求凤姐。但很多人却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资深网民一般都会清醒的意识到,这是一个炒作,这是一个有策划的作品。炒作无罪,但没有尺度地炒作,为了制造新闻而炒作,不惜损害公序良俗地炒作,显然不值得推举,不仅如此,还值得挞伐。所以凤姐事件是有预谋的,更不可让大多“凤姐女“奉为圭臬,那是愚蠢的。
诸上所述,美好的爱情不等于美好的婚姻,“凤姐女”不该幻想嫁钻石男,应该“量身裁身”万不可“削足试履”。
浏览博主更多文章:
进入本博首页
*********************************************************
严正声明:本博文章均系原创,新浪首发。网络转载请注明出处,平面转载请与本人联系!
策划约稿/宣传推广/专栏合作
请联系:QQ:137006031
E_mail:sp19891021@sina.com
**********************************************************************************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