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平阳畲族风情

标签:
喜欢畲族文化 |
据历史记载畲族始于唐代,是中国的一个古老民族,演延至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畲族同胞们主要分布于我国的闽、浙、粤、赣、皖五省八十多个市、县的部分山区,其中浙江省畲族人口达十七万多人,占全国畲族人口的27.38%,仅次于福建省。我们浙江省畲族人口主要集中在丽水、温州、金华三个市的十多个县中,而在我们温州市平阳县里也分布着这样的畲族。http://www.e56.com.cn/system_file/minority/shezu/fengsu.files/she3.jpg
在这里你可以看到至今还保持着古朴的畲族生产方式和风俗习惯,其中民间手工刺绣和编织,如斗笠、竹编、剪纸等等,竹制生活用品精美而丰富,尤其是用篾丝编织的斗笠,最是繁复美丽,也是畲族妇女最喜爱和最常用的装饰品,还有那用竹制成的竹箱、竹书架、竹水壶等等,还有剪纸工艺,形式古朴、造型多为草木花卉等,样式多变,真是让人爱不释手。
畲族服饰也是有着其独有的特色,旧时男装为直襟黑色麻衣短裤,女装以自织蓝色麻布取料,大襟长袖,女子婚后梳头髻、戴头笄等。畲族妇女多穿大襟小袖衫,衣领袖口和右襟多镶花边。花边为宽纹的是中青年妇女的服装;老年妇女穿窄纹花边的衣服、短裤,裤角镶有锯齿形花纹,束黑色绑腿。
农历三月三,是畲族的传统节日,除举行赛歌会外,还要煮乌饭祭祖先。人们在山上取黑色柴子之汁,和饭蒸食,表示要解毒去邪。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俗称“五月节”为畲族一重大节日,习俗略同于当地汉族,一般为裹粽子、敬祖宗等。但畲村裹粽样式有些不同,三角粽、甜粽、咸粽都有,多裹“菅粽”,菅粽圆柱状,上扁下圆,用菅草叶条扎成5节,意为“五月节”。全家人聚在一起过端午节,其中嫁出去的女儿和女婿、儿子、媳妇也都全部一起回家团聚。
秋季里节日包括有中元节、中秋节、重阳节等。农历七月十五日中元节,俗称“七月半”或“鬼节”。农历八月十五日中秋节,为畲家祖公秋祭日,蒸千层米糕。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畲家男女爬山登高,成群结队结伴而行,并定点举行歌会。家家户户蒸制“重阳糕”。
在这样美好又风情各异的畲族乡村,还有这满目绿荫如盖、郁郁葱葱的各种景色和习俗中,那大自然中随处可见的绿山、绿水、绿地,这一片诗情画意的环境,还有那怀旧的风吹拂着畲族们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真的是让人为之流连忘返。
据历史记载畲族始于唐代,是中国的一个古老民族,演延至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畲族同胞们主要分布于我国的闽、浙、粤、赣、皖五省八十多个市、县的部分山区,其中浙江省畲族人口达十七万多人,占全国畲族人口的27.38%,仅次于福建省。我们浙江省畲族人口主要集中在丽水、温州、金华三个市的十多个县中,而在我们温州市平阳县里也分布着这样的畲族。
在这里你可以看到至今还保持着古朴的畲族生产方式和风俗习惯,其中民间手工刺绣和编织,如斗笠、竹编、剪纸等等,竹制生活用品精美而丰富,尤其是用篾丝编织的斗笠,最是繁复美丽,也是畲族妇女最喜爱和最常用的装饰品,还有那用竹制成的竹箱、竹书架、竹水壶等等,还有剪纸工艺,形式古朴、造型多为草木花卉等,样式多变,真是让人爱不释手。
畲族服饰也是有着其独有的特色,旧时男装为直襟黑色麻衣短裤,女装以自织蓝色麻布取料,大襟长袖,女子婚后梳头髻、戴头笄等。畲族妇女多穿大襟小袖衫,衣领袖口和右襟多镶花边。花边为宽纹的是中青年妇女的服装;老年妇女穿窄纹花边的衣服、短裤,裤角镶有锯齿形花纹,束黑色绑腿。
农历三月三,是畲族的传统节日,除举行赛歌会外,还要煮乌饭祭祖先。人们在山上取黑色柴子之汁,和饭蒸食,表示要解毒去邪。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俗称“五月节”为畲族一重大节日,习俗略同于当地汉族,一般为裹粽子、敬祖宗等。但畲村裹粽样式有些不同,三角粽、甜粽、咸粽都有,多裹“菅粽”,菅粽圆柱状,上扁下圆,用菅草叶条扎成5节,意为“五月节”。全家人聚在一起过端午节,其中嫁出去的女儿和女婿、儿子、媳妇也都全部一起回家团聚。
秋季里节日包括有中元节、中秋节、重阳节等。农历七月十五日中元节,俗称“七月半”或“鬼节”。农历八月十五日中秋节,为畲家祖公秋祭日,蒸千层米糕。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畲家男女爬山登高,成群结队结伴而行,并定点举行歌会。家家户户蒸制“重阳糕”。
在这样美好又风情各异的畲族乡村,还有这满目绿荫如盖、郁郁葱葱的各种景色和习俗中,那大自然中随处可见的绿山、绿水、绿地,这一片诗情画意的环境,还有那怀旧的风吹拂着畲族们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真的是让人为之流连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