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投诗问路

(2023-05-30 11:10:11)
标签:

教学论文

王虎森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此诗作者是孟浩然,唐朝著名山水田园诗人,和王维齐名,合称“王孟”。前四句写景,突出洞庭湖的浩大气势,尤其“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一联,为咏洞庭湖的千古名句。后四句透露诗人的目的,联系诗歌标题,我们知道此诗是孟浩然写给当时的丞相张九龄的,他希望张丞相能举荐自己。

像这样的诗歌,我们称之为“干谒诗”,“干谒”是拜访的意思,唐朝很多诗人写过这类诗。一个无名小卒或者不大出名的人,他要获得成功,总是需要得到有权有势的人的赏识和提携。

唐朝实行科举考试,在考试前,考生们往往会把自己的诗文集成一卷,送给那些考官看,这一来表明自己有才华,二来也让考官对自己有个印象。这种风俗叫做“行卷”。

据说,白居易十六岁的时候到了长安,他带着自己的诗稿拜访当时诗界的领袖顾况。顾况是名人,白居易是何许人也,他不知道,因此他有些高傲,就拿白居易名字开起了玩笑:长安米贵,居大不易。但当看到白居易在《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的诗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时,他改变了自己的看法,说:道得个语,居即易矣。得到了像顾况这样的名人的赏识,这为白居易后来考取进士铺平了道路。在中国,《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的前四句,几岁的小孩子都知道背诵,但它其实是一首五律: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唐朝干谒诗写得最精彩的,莫过于朱庆馀。

 

近试上张水部

·朱庆馀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不看诗题,我们以为朱庆馀是在写一位新娘,洞房花烛夜过后,第二天早晨,她就要见家娘家爷(舅姑),为此她刻意梳妆打扮一番,但她还是不放心,于是低声问自己的丈夫:我的眉画得怎么样?我这身打扮怎么样?这是第一层意思。诗歌还有第二层意思。看一看诗题,“张水部”指时任水部员外郎的张籍,他在当时很有名望,很多人希望结识他,并被他引荐,朱庆馀就是其中之一。“近试”是指快要进行科举考试了,在这紧要关头,朱庆馀把自己比作“新娘”,把张水部比作夫婿,把主考官比作舅姑,他要张水部看一看自己的诗歌写得怎么样,合不合主考官的意思。

  张籍一看朱庆馀的诗,自然知道对方是言在此而意在彼,于是回诗一首(《酬朱庆馀》):越女新妆出镜新,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

  朱庆馀看到张籍的回信,知道这位张水部肯定了自己的才能和他诗歌的价值,自是满心欢喜。后来怎么样?朱庆馀果然高中进士。

  其实,投诗问路,有点像今天的广告,是无名之辈在名人面前的第一次亮相,他自然是竭尽全力展示自己最优秀的一面。唐朝诗人们为了自己的似锦前程,采取投诗问路的方式,给我们留下了佳话。我们这些后代的读者,既能读到他们优美的诗歌,又能了解当时的风俗,还能从中获得成功的启示。

 

说明

此文发表于《长白山诗词》2023年第3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无花的情人节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