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虎森中篇小说《好走》获第三届BenQ华文世界电影小说奖首奖
(2013-07-01 10:07:03)
标签:
文化 |
嘿哟嘿哟嘿,我得首奖了!
湖南省浏阳市官渡镇浏阳四中
王虎森
邮编:410304
嘿哟嘿哟嘿,我得首奖了!
今天上网,我看到了第三届BenQ华文世界电影小说奖决审会议纪录,知道自己的中篇小说《好走》获得了首奖,真是喜出望外。
知道得奖的消息,是在很多天之前的6月12日,那天,我打开自己的邮箱,收到了一封6月11日的邮件,佳芳小姐(工作人员)告诉我获奖了。她要我暂时保密,不要对外公开。至于我得了什么奖,她没说。后来我又跟她通了几封邮件,她还是只祝贺我获奖,仍然没告知最具体的内容。6月14日,我发给她我的“获奖感言”(繁体字版)。内容如下:
得知拙作《好走》获奖,我感到意外的惊喜。感谢,衷心的感谢!
1990年代,有一个词语在大陆热得烫人:下海。那个时候,流行着全民经商的说法。因为法制不健全,在这个经商大潮中,出现了一些极端的现象。我的一位同事(以前曾是我的老师),因为别人“痞”了他一些钱,多次催要未果,于是想出办法将那个人绑架到我们这个地方来。后经派出所做工作,他也知道这是犯法的,就把那个人放了。我的一个高中同学,送精肉腿子去长沙。长沙一个外号叫毛鸡公的人,收了我同学的精肉腿子,但一直不给钱,前前后后竟有六千元之多——问他要钱,他总是今天拖明天,明天拖后天。当时的法律和法院似乎拿这样的痞子没办法。我的这个同学就喊几个人,开着一辆车,要将那个毛鸡公绑架到我们这里来,但最终失败,他的那个六千元也就打了水漂。
这些事就发生在我身边,我开始思考它们。后来我在一份报纸上看到了一篇文章,说一个孩子因为自己的父亲恶意拖欠人家的钱不还而被绑架,我动了写小说的心思。我把孩子作为小说的主角,他是无辜地被卷进了“历史”之中。我自己是中学教师,从孩子成长的角度来写,我应该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小说写完之后,我又进行了多次修改。等自己满意了,我就投稿。我投过大陆很多家杂志,多数如石沉大海,只有一家著名的杂志给我回了信。编辑老师在信中对我说,你在小说中对绑架者给予了同情,是出了原则方面的问题,所以不能发表。我做梦也没想到自己会受到这样的指责。在小说中,我给予最大同情的自然是那个被绑架到异地他乡的孩子,对痞子,对绑架者,我也没有轻易地否定,他们生活在时代和历史中,他们作过恶,但并不是什么大恶人。我只是按照生活本来的面目来写人,却被人误解,真让人哭笑不得。不过,从另一方面来说,这样的回音毕竟比什么回音都没有要好。
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我以这部小说参加了第三届BenQ华文世界电影小说奖。最终能够获奖,说明它还是有价值的。感谢肯定它的评委们,是你们慧眼识珠;也感谢那些对它提出更高要求的评委,是你们让我看到我还要在哪些方面加强。
我希望这部小说能够变成电影。我相信,如果能筹到资金,能找到一个有表演天赋的小演员,根据这部小说拍成的电影会是优秀之作,至少,不会差到哪里去。
张爱玲说,出名要趁早。我今年已经45岁了,但我对文学的痴情一直未改,我一直在努力,如果因果报应是真理的话,我也许会大器晚成。
再一次衷心致谢!
第三届BenQ华文世界电影小说奖设首奖一名,二奖一名,三奖一名,优秀奖两名。当时我想,能够获得优秀奖,我就心满意足了。根据佳芳小姐要我发小说的电子版给她这一情况来分析,我想,运气好的话,也许我会得个二奖。
今年高考,四中考得非常不错,作为高三语文老师,我也出了一份该出的力。现在又有这样的好事,我感觉自己真是要时来运转了。获奖是个催化剂,我那部酝酿了很久的小说,一直没有写出来。高考结束之后,我有了相对完整的时间,于是我疯狂地写,天就是再热,我也写。到今天为止,这部小说已经完成了百分之九十左右,离大功告成的日子不远。写好之后,我会把它放一阵时间。
得首奖的作品,自然得到了决审评委的一致好评。但我非常清醒,我看复审会议记录的时候,有些评委就对《好走》提出了意见,多半是中肯的。白居易说: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我对自己说,王虎森,继续努力,在职业和事业上,好走,好好走。
附1
《好走》故事大纲
因为父亲王存孝骗了李忠义八万多块钱,10岁的男孩王勇被绑架到了湖南一个偏僻的山村。他因此开始了一段奇特而残酷的成长生活。其间,父亲王存孝曾到过这个山村,但由于还欠了很多钱,他没能将儿子王勇带回去。于是,王勇这个10岁的男孩子便在这个山村生活了好几个月。王勇这这几个月的命运便构成了小说的主体内容。
特定的时代,奇特的经历,生活即使再残酷,成长也是不可阻挡的。“好走”,是一声叹息般的祝福。
附2
第三屆BenQ華文世界電影小說獎決審會議紀錄
【中國時報】2013.6.28
2012 BenQ 華文世界電影小說獎得獎名單
首獎 王虎森《好走》
貳獎 周維剛《小鎮道士》
參獎 郭昱沂《雲南小提琴》
佳作 譚劍《拯救老店大作戰》
佳作 施百俊《愛的圈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