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股票 |
说大底太早
不变的是变化。许多变化不是一蹴而就而是潜移默化,不知不觉中出现了逆转。许多当初看似违背良知的事物,早已成为了不得不遵守的规则。真的回想对比一下,你才会感到变化的巨大,甚至为长时间的麻木感到恐惧。其实这种变化也是有拐点的,有些拐点不那么清晰,有些拐点则需要事后总结。比如说二十几年前的某个夜晚,就是中国社会生态发生巨大变化的拐点。对于一般人来说,很难清醒地认识到趋势转变,哪怕是在多年后也未必清楚。把握拐点却是成功者必须具备的素质,或许这就是所谓的前瞻性思维或者战略思维吧。但是人的思维存在着惯性因素,某一拐点的把握及成功会让思维形成定势,甚至会陷入偏激固执中,进而影响到对之后形势的判断。可以成功一时,却无法成功一世,哪怕是伟人也很难。即便是最后大彻大悟,这些只能意会、难以言传的东西,也无法完全由后人传承,毕竟没有那个经历很难具备那个感悟。人文科学相比自然科学难度就在这里,社会变迁与传承使得所谓规律总是失效。
抄大底、逃大顶,其核心也是在拐点的判断上,我们一定要找寻影响市场发展的标志性事件。需要提示注意的是,有些事件在这个阶段是标志性的,可是在另外的阶段就未必。而现在关于是否是底的争论,在相当程度上是标志事件的看法不一,特别是政府行为及其影响程度分歧很大。正如我之前博客中一贯强调的,当前影响市场的标志性事件应当是资本外流,资金流出的趋势决定了未来资本市场的方向。尽管有些人一再否认资本流出,不过从既得利益团体极力主张人民币国际化以及真实状况来看,资本流出是不容否认的现实。也正由于如此,妄言底部是极度乐观的反应。因为太多人还沉浸在2008年政府一揽子救市措施带来资本市场逆转的惯性思维中,现在也在期待这种变化的形成。在他们心目中,政府货币政策趋松才是引发市场变化的标志性事件,殊不知,此一时也彼一时也。
在一个韩国央行投资几亿美元都能拿来炒作的市场,只能说明更多的是忽悠。国家队入市抄底?呵呵,许多动作也就是姿态。不是说有十几万亿的黑洞,怎么又出来了几万亿社保结余?都是在给投资者良好的预期,而实际能兑现的实在是少而又少。说大底太早,所谓底,只不过是散户投资者一厢情愿的想法。有些人天天在谈牛市,非常符合大家良好的愿望,可惜愿望不能替代现实。沉溺于愿望之中,无非是套狠了、损失大了,多少给自己心理安慰,多少为自己错误的操作找借口,这些都是心智不成熟的表现。股市又一次刺穿2200点,继续向着调整新低迈进。哪怕是其后的反抽,也难以改变整体趋势。如果这样的走势还不能警醒,还不能去思考一下到底发生了什么样的根本变化,那么真的就没有什么希望了。
每天都在写些不成熟的看法,欢迎与同好者商榷,哪怕现阶段无法实现盈利,如果能在思考能力上有所提升,这也是莫大的收获。
程程
二〇一二年七月五日
与其留给孩子物质财富,不如留给他可以借鉴的思想,这是我整理出书的初衷。日常博客文章难以成章,因而内容都经重新写作,谈的是感悟、思路和方法,与有缘人分享。《吾股杂谈—以小人物的智慧打造成功投资》由商务出版社出版,以下为出版社邮购官方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