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股票 |
衰退迹象逐渐显露
上周谈到了家人身体健康的问题,许多网友表示祝福,这里表示感谢。生病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产生疾病的原因,小病治成大病,大病治成绝症。普通人拥有的最宝贵资源是什么?时间!!健康的身体可以让有效时间延长,可惜许多人却为了眼前的利益或者说生活压力,忽视了身体的健康。四月份,已经有两位网络成名写手过世,许多病症也开始低龄化。不健康的饮食是一方面,更可怕的则是颠倒黑白的生活习惯。以前在做企业上市时曾与四大和投行共事过,他们真的是在拼身体,工作忙起来,凌晨两三点回家、早上十点开会是常事。从养生学上讲,十一点前入睡是最佳生活方式,那时人体肝脏等器官开始修复工作。这些器官长期无法正常运转的结果,就是人体免疫力下降,最终导致病变发生,甚至是恶性肿瘤。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是人类早已形成的生活习惯,违背自然属性而做的事情必定会受到惩罚!!这里提醒年轻人及中年人,为了自己及家人生活的幸福,请养成良好的规律。少一点财富无所谓,少一点欲望就可得到满足;少一些健康有所谓,少了太多享受人生的时光。
万物相通,经济体的发展也与人体相似,都需要有休养生息的过程。经济危机也是一种自身调节的措施,而忽视危机的本质,利用外在手段消除症状而非根除病因,那么就会遭遇更猛烈的破坏。早在2008年金融海啸来临之际,我曾经说过天佑中华,给了我们这么好的调整良机,当时不仅有能力调整,而且能够承受调整带来的影响。很可惜最终的决策是本人所不希望的,而且会至少贻害十年。事情也正像我当时推断的那样,以劳动力成本及食品价格上涨为主要推动力的通货膨胀来临了,这也是我最担忧的结果。一季度数据中CPI掉头上涨、PPI继续下跌,这正是典型滞胀的体现。一方面生活成本在不断增加,另一方面企业需求持续不振。有些人将之归结于流通成本增加推高物价,这是比较错误的观点,转移了根本问题所在。这种经济数据表明,企业经营正面临着较大的困难,作为经济发展窗口的深圳出现了经济负增长并非偶然,这会逐渐传导致整个经济体。罔顾经济规律,不因势利导调整结构,持续不健康的刺激,还会有什么的结果?
上市公司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生存,那么这些价值创造者又能提供投资者多少价值呢。值得注意的是,在银行盈利不断增加的同时,又一波规模性融资潮来临。有些是采取定向增发的形式(如兴业银行),有些是采取配股的形式(如招商银行),有些金融机构则发行企业债券。无论形式如何,本质是相同的,那就是利用当前良好的业绩尽可能多地储备资金,以应对未来经济衰退期的挑战。实体经济是创造价值的基石,就如同民众是国家的基石一样,但是对于这些重要的、必不可缺的东西,往往最容易被忽略、甚至是被挤压。经济结构调整一定是利益再分配的过程,这种分配并不那么简单,谁也不愿意放弃或者分享既得利益。在当前缺乏强势领导的情况下,这种利益再分配更加困难。主动调整难以做到,势必要迎接被动调整,这也是我难以长期乐观的原因。
一季度的数据只是引线,而二季度数据才会见真章。当然数据可以人为调整,可是却无法改变人们的感受。资金因看好经济前景而进入,也会因看衰前景而退出,中国长达30年的资金净流入历史已面临真正的拐点。面对如此庞大的经济体和资本市场,政府已经无法再像之前那样把控,无论多少政策扶植,甚至是上交所把铜牛搬到户外这样的八卦期许,也无法阻挡调整的趋势。病了,就要休养,更要对症下药,吃了兴奋剂也改变不了日渐衰退的迹象。
仍然在资本市场拼搏的朋友们,再次提示大家,我们未来面临的很可能是想象之外的惨烈熊途。
程程
二〇一二年四月九日
与其留给孩子物质财富,不如留给他可以借鉴的思想,这是我整理出书的初衷。日常博客文章难以成章,因而内容都经重新写作,谈的是感悟、思路和方法,与有缘人分享。《吾股杂谈—以小人物的智慧打造成功投资》由商务出版社出版,以下为出版社邮购官方链接:
http://item.taobao.com/item.htm?id=1413186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