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要欺骗自己

(2012-03-19 14:54:21)
标签:

股票

不要欺骗自己

 

周日早上,刚刚从高烧中解脱的儿子又恢复了常态,跑进屋来,对这尚未从梦乡中清醒的我大喊:爸爸,下雪了!!3月中旬下雪?这对于在北京生活四十多年的我而言,的确是无法在记忆中寻找到踪迹,况且又是在这个我极为熟悉的日子里。窗外一片亮眼的白色,不过这雪已经开始融化。今年天气还是有些反常,大江南北皆是如此。从某种宿命的角度上看,也是社会的一种映射。有人说我世故多了些,这还是经历与认识的差别,有些事看似勇敢,实则并不可取。人类社会行为准则没有任何可以统一衡量的标准,谁对谁错,哪里能分辨得清楚。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火候未到,许多事情很难。这依旧是一个平衡、失衡、打破结构、再造平衡的过程,没有达到那个地步,很难得到想象中的结果。用炒股哲学可以对应许多人和物,抄底抄到半山腰的先烈多得是,真正能踏准节奏的是凤毛麟角。作为草民,还是要做草民该做的事情,富贵、权势并不代表幸福,而真正的幸福其实在我们自己心中。能够看破这一层,人之修炼才又精进了一步,心情舒畅、邪不压正,自然身体康健、烦恼自然消除。要知道,别人的所作所为是无法左右我们自己心情的,能够左右的只有我们自己。

 

这些日子一直在谈平衡,从政治角力到经济纷争,平衡应当是最重要的。缺乏了相应的对抗,就容易失去平衡,结果会是大家都不愿看到的结局。只左没右不好,只右不左也不行。其实在西方民主、自由本身就是包含左右色彩的,民主更偏向左,自由更偏向右,这二者包含对立的成分。而中国向何处去?这是个大命题,不是表面上的左右能谈得清楚,至少到目前为止出现了左右失衡。无论怎样,面临这种大变革,带给我们的还是太多不安全感。仅就国有企业的未来,太多针对性的言论,特别是一些精英们在不停地鼓噪。国有企业有其自身的问题,全是因为姓国不姓私吗?其实许多问题在发达国家也常见,比如在历次经济危机中大发横财的高盛。垄断存在于各个行业,对于国民而言,是在外资垄断好,还是让国资垄断好,或许答案很容易分辨。国有资本管理的问题,在体制上就存在着问题,国务院国资委似乎并不名正言顺,把管理权收归人大应当更加符合产权归属。之所以有些人将触角伸向国有企业和养老金,该因这是中国尚未被分割的最后财富。国有企业会动摇国之根本(从法律及经济上),养老金会动摇国之信心、社会之稳定,想一想都可怕。但是有些舆论在导向上有意无意地将人们现在的不满归咎于国有企业,将投资者盈利的期许建立在养老金入市基础上,这些主张竟然得到部分人的赞许,只能说有些人太幼稚了。许多美妙的披着改革外衣的画饼,最终是什么结果,多多回想一下,我想不难得到正确答案吧。

 

有些投资者就是在自欺欺人,明明是被欺骗了,却能YY为庄家故意混淆视听的把戏。比如有只股票被继任审计师翻出违反会计准则的丑闻,导致有可能披星戴月。可是在股吧中,不少人天真地认为这是故意操控以打压吸筹,未来重组后将一飞冲天。未来类似出现信息披露问题的股票会很多,许多事实告诉我们,一旦某家企业做出的欺骗举动,那么这家企业的诚信就存在问题,这种股票是我们应当极力回避的。也许在特定环境下,某些重组传闻会带来炒作机会,但是总归以欺骗手段愚弄投资者的企业,未来还会不断故伎重演。立即抛弃欺骗企业,这应当作为风险控制的重要原则。

 

尽管在现实中我们不得不面对不诚信的社会,但是在投资中、在理念上,我们可以做到向不诚信说不。如果为了利益的可能而心存侥幸的话,那就是在被别人欺骗的同时欺骗自己。在一个经济下行期妄谈牛市,何尝不是一种欺骗呢?

 

程程

二〇一二年三月十九日

 

与其留给孩子物质财富,不如留给他可以借鉴的思想,这是我整理出书的初衷。日常博客文章难以成章,因而内容都经重新写作,谈的是感悟、思路和方法,与有缘人分享。《吾股杂谈—以小人物的智慧造成功投资》由商务出版社出版,以下为出版社邮购官方链接:

http://item.taobao.com/item.htm?id=1413186021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