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股票 |
多一份执着 少几分侥幸
那日回家,父母拿出几张稿纸,上面是我中学时写的作文。现在读来别有一番滋味,结构与文字还算不错,还有老师的批语。估计可以作为写作水平的证明,而不必像有些人那样遮遮掩掩。记忆中这不是最好的文章,曾经写过一篇《琵琶行》评论,由于立意独特、行文流畅被大人们看好。结果原文被老师拿走了,草稿也被父亲的同学收了去,反而自己现在只留下模糊的记忆。那时同班还真有位才女—某位散文家的闺秀,可是老师对我颇有偏爱,认为文字朴实、真诚。引经据典有过,却不喜欢刻意地掉书袋,能够用普通的文字刻画真实的情感,或许才容易引发共鸣。那时虽小,思考却多,从这篇残留的文章上也能看出。一晃多少年过去了,尘封的记忆随着墨迹而缓缓铺陈开来,更多了几分感概。
看到了自己当年书写的文字,想起了一些趣事。我的字体风格还是有明显变化的,单从笔迹来看,尽管小时候练过几日毛笔字(楷书),可只有架子,却没有风格,呈现张牙舞爪状。中学时也曾借过同桌的笔记,印象深的有两位女生,一个是横平竖直、字字规矩成萌状,一个是潇洒飘逸、赏心悦目。也曾刻意地模仿过,估计是性别不同的关系,没有能够成功。可能是继承父亲基因更多些,字体规整有余、个性不足,连累着课堂记笔记,总是难以跟上老师的速度。字体发生基因突变是邻近大学毕业实习期间,那时情感上有小波折,于是在笔记本上写了些感受及抒情文字。记得那时在船上,外面是起伏的波浪,这厢是优美的旋律,笔下是自然流动的文字。仿佛是瞬间的事情,写出的字体也有了灵性,完全不同于以往,既有楷书的底蕴,也有规整的个性,更难得的是多了份洒脱。熟知我文字的同学对此惊叹不已,很奇妙的事情。当然尚未达到硬笔书法的地步,可是于我却是完全的飞跃,或许这也是一种顿悟?
有些事情还真的需要顿悟,不过这种悟也是要建立在一定基础之上。自身的领悟能力,必要的修炼,适当的环境,巧合的机缘,恐怕都是引发顿悟的诱因。悟性决定了高度的极限,坚持决定了实现的程度。每个人都有慧根,只不过侧重点有所不同。股市也是如此,有些人善炒,有些人善守,赚钱并无一定之规,需要根据自己的特长、喜好、技能选择。错误的方法不仅劳心费神,而且效果也不好。但是技巧、方法都是外在的,更重要的是要修炼人心。不争一日之短长,或许当你不在乎钱的时候,反而财富会聚集在你身边,而你也有足够的运势去驾驭。股市是极好的人生修炼场,大隐隐于市,能够在利益纠葛中超凡脱俗,确实不容易,面对起伏的市场而心绪平和更不容易做到。
在经济发展的长河中,我们每日所关注的动态,其实根本起不了什么决定作用。历史的趋势就是在那里,或许会有轨迹的变迁,却难以逆转其方向。无论人们怎么呼吁救助市场,该来的危机还会来,希腊债务又有部分到期,一拨拨的冲击总在继续。整个欧洲债务是个天文数字,整个欧洲福利模式难以为继,除了达到新的平衡,谁也无法凭借现有能力将之拖出泥沼。该来的总归要来,这是历史规律。中国市场也是如此,再多努力也要回归结构调整的道路上去,有些是主动性调整,有些是被动性调整。调整就意味着痛苦,主动寻求痛苦很难,壮士断腕的勇气多数人没有,因此被动忍受痛苦是必然,尽管后者要比前者严重得多。昨日通过简单的数字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有些人的侥幸心理,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股指在周边不好的氛围下努力走强,也是类似心态的表现。
现在能够站在更高角度看问题的人不多,太多拘泥于个人的利益,因此我们很少会看到前瞻性的东西。而投资本身就是寂寞中求索的事情,关注的就是未来,因此需要多一份执着、少几分侥幸。能够做到排除干扰、冷静思考、知行合一,无论是投资还是个人修炼,都距离成功更近了一些。
程程
二〇一二年三月七日
与其留给孩子物质财富,不如留给他可以借鉴的思想,这是我整理出书的初衷。日常博客文章难以成章,因而内容都经重新写作,谈的是感悟、思路和方法,与有缘人分享。《吾股杂谈—以小人物的智慧打造成功投资》由商务出版社出版,以下为出版社邮购官方链接:
http://item.taobao.com/item.htm?id=1413186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