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多事之际需谨慎

(2012-02-10 14:53:05)
标签:

股票

多事之际需谨慎

 

昨日对药案及其后续事件谈了些观点,估计不少人会有不同意见。这很正常,恰如“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评判标准之不一致,观点自然不同。即便是同一人,随着阅历和认识的积累,也会出现180度的转变。至少细心的朋友们可以从笔者博客中发现端倪,或许日复一日并不明显,可是真正对照现在与两三年前再看,估计我自己也会感到惊奇。之所以对这起悲剧做分析,还是在做一种反思,从孩子培养与教育的角度去反思,尤其要反思我们父母的所作所为。早上送孩子去幼儿园,看到一位父亲冲孩子发火,感觉不那么好(想一想自己也经常这样做)。潜移默化下来,孩子就会认为解决问题的方式就应当是简单粗暴,一言不合就可以大动干戈。那一日,孩子同学及老师告诉我孩子与同学打架。按照一般的习惯,家长肯定是先劈头盖脸一顿训,甚至打上两巴掌。可是这真的很管用吗?这种教训与其说是教育了孩子,而不如说是我们大人的一种宣泄。于是我问孩子为什么打架?他说是小朋友先动手。然后我就帮助他分析,小朋友动手该怎么去做?与之对打,伤到别人,家里赔偿、父母训斥,倒霉的是自己;别人伤己,身体受损,即便道歉之类,也得不偿失,倒霉的还是自己。因此我们在选择回应时,不是盲目地去应对,而是要想一下后果是什么。小朋友动手打人,首先要做到自保躲开,然后是让老师介入解决问题,对打是最不好的手段。尽管孩子尚小,似乎也有所领悟。坚持耐心教育,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方法论,对于他们未来健康成长很有必要。做不到这点,未来很可能害了他们,也伤害了自己。虽然说孩子成年后的过错从法律上与己无关,可真的是一点儿关联没有吗,就像药父那样,至少要背负一辈子的心理和道义的负担吧。许多人并没有意识到,认识上的差距导致观念上的分歧,这再正常不过,希望通过交流能够相互提高。

 

与这几天说的闹剧相比,一场真正的大戏,是决定未来国家走势的大戏,已然拉开帷幕。不经意间,一个巨大的悬疑突然摆在了面前,许多人在追寻真相,可惜却是徒劳,也许最终会有答案,但是很可能不会有真相。作为平头百姓,我们无法左右事态的发展,而且无论怎样发展,我们的现实利益也不会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正确的应对恰恰是距离漩涡远一些,历史证明,普通人试图火中取栗,不会有什么好结果。不过从这件事上,我们还是可以领悟些什么,不轻信、不偏信,相信逻辑、独立思考,无论是打着什么幌子,能够清晰地分辨本质,才能做到趋利避害。特别是要奉劝一些年轻人和容易偏激的人,不要成为别人的枪手,许多事情远比你们想得复杂。

 

有些话题太沉重,而且太敏感,还是聊聊八卦、谈谈人生、说说教育要稳妥得多,顶多是打打哈哈,谁也不愿意为自己添麻烦不是。可是越是深入研究股市,越是离不开有些问题,只能旁敲侧击打哑谜。当然谈论技术图形会稳妥,不涉及其他相关因素,可是单纯的这种方式牢靠吗?至少对于大多数投资者而言,用于进行形势判断是不合适的,很难反应环境的变迁。这么多蹊跷的事件发生,难道我们还不应谨慎吗?

 

2012年注定是不平凡的,注定是形势复杂的,许多事情并不是我们这些凡夫俗子看得清并左右的。离近了看都有危险,还是远距离地风花雪月比较安全。什么人就要习惯过什么日子,谁也不能与命斗不是,顺其自然吧。善待孩子,让他们多感受亲情和温暖,这世道多不容易呀,他们的日子还长着呢。

 

程程

二〇一二年二月十日

 

与其留给孩子物质财富,不如留给他可以借鉴的思想,这是我整理出书的初衷。日常博客文章难以成章,因而内容都经重新写作,谈的是感悟、思路和方法,与有缘人分享。《吾股杂谈—以小人物的智慧造成功投资》由商务出版社出版,以下为出版社邮购官方链接:

http://item.taobao.com/item.htm?id=1413186021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滞胀苗头凸现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